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保險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減震器”“穩定器”。近期,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2023年“成績單”陸續出爐。“服務國家大局”“做好五篇大文章”成了上市保險公司年報上的熱詞。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國人保“八項戰略服務”投資規模近8000億元,2023年承擔風險保障金額超3500萬億元;中國人壽投資實體經濟累計超過4萬億元,綠色投資存量規模超4600億元;中國平安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投入8.77萬億元;新華保險服務實體經濟投資累計超9200億元;中國太保引導長期資金服務實體經濟,2023年全年新增投資約1200億元。

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科技金融方面,2023年多家上市險企持續對接專精特新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保險需求,推出涵蓋研發、生產、銷售全流程保障的專屬保險產品,並給予其融資支持。以中國人保爲例,2023年中國人保承保高新技術企業11萬家,提供風險保障87.2萬億元,知識產權保險爲科技企業提供風險保障近250億元。

隨着我國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多家上市保險公司發力養老金融,助力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太保構造“保險+健康+養老”解決方案,“太保家園”已形成12城14園佈局,投資總儲備牀位近1.6萬張;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大病保險覆蓋近3.5億人,長期護理保險項目覆蓋超3800萬人,城市定製型保險承辦項目數量創新高,建設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上市保險公司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一方面,加快數字化發展,強化科技賦能保險價值鏈,另一方面,利用科技手段推動保險向“風險減量服務”轉變,助力提升社會風險防範與處置能力。

年報顯示,2023年,中國平安實現智能引導客戶自助續保3003億元,同比增長13%,AI座席服務量約22.2億次,智能化理賠攔截減損108.2億元,同比增長16%;新華保險完善以“智多新”“隨信通”“智慧櫃員機”爲代表的智慧客服集羣,累計服務客戶2,252萬人次;中國人壽啓動金融科技數字化工程建設,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中國太保推進基於大模型技術的數字化員工等智能化標杆應用研發,強化一體化數智新風控;中國人保探索服務產品、服務場景生態運營,助力構建“保險+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風險防控能力不斷提升。

“2024年,集團將進一步加強數字化建設,制定實施數字化建設行動方案,強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保險場景中的應用,提升數智化運營管理水平和客戶服務能力。”人保集團董事長王廷科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人保財險將實施“風險減量服務工程”,踐行“保險+風險減量服務+科技”商業模式,完善矩陣式管理體系,優化事業部運行機制。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保險業將數字化轉型上升爲保險業重要發展戰略,科技與業務深度融合,豐富保險服務手段,拓展保險服務範圍,提升保險和服務效率,強化保險數據安全,形成了新型的數字化保險生態,推進保險業全面變革,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生保障。

展望2024年,在業績報告發佈會上,上市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談到的共同話題是保險公司將更持續踐行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堅持長期主義的理念,做好“五篇大文章”。

王廷科表示,中國人保要突出服務國家戰略,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找準定位和着力點,在落實做好“五篇大文章”和“七大保險”中,制定行動方案,抓好“八項戰略服務”。

中國人壽董事長白濤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要聚焦主責主業,堅持保險姓保,發揮好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功能,服務於國家戰略,爲社會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