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凌晨,高新發展(000628.SZ)發佈公告稱,此前公司擬收購的四川華鯤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鯤振宇”)70%的股權一事或將無法落地。18日開盤後,高新發展股價“一”字跌停,報49.90元/股。

“公司正在與交易對方就是否終止本次交易進行協商,本次交易預計很可能無法按照當前方案繼續推進,是否變更方案或終止交易將根據相關規定於2024年4月19日公告。” 高新發展在公告中稱。

2023年9月26日,高新發展發佈公告稱,準備入局AI算力,擬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華鯤振宇的控制權。而對於可能造成收購失敗的原因,高新發展在18日發佈的公告中表示,標的公司所處行業受內外部環境影響,市場預期較高,公司未能與部分交易對方就本次交易作價達成一致意見。

第一財經記者18日試圖就收購一事致電高新發展,但是截至發稿,公司電話未能接通。

股價坐上過山車

公開信息顯示,高新發展主營業務爲高新技術產品的開發、生產、經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開發、建設,房地產開發和經營。2022年高新發展併購森未科技、芯未半導體,公司業務切入功率半導體賽道。2023年9月26日,高新發展發佈公告稱,準備入局AI算力,擬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華鯤振宇的控制權。

華鯤振宇是國內一家佈局“算存一體化”的算力企業。公開資料希納是,華鯤振宇由國資控股60%,此前曾承接長虹計算產業戰略轉型升級任務,負責基於“天宮”自主品牌服務器、存儲、PC、機器視覺等系列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

高新發展對於華鯤振宇的收購看中了該公司在“存算一體”市場方面的佈局,同時華鯤振宇產品中的供應鏈整合能力也有助於其在雲算力和人工智能算力領域的佈局。

根據高新發展此前發佈的公告,該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成都高投電子集團持有的華鯤振宇30%股權,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共青城華鯤振宇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的華鯤振宇25%股權、平潭雲辰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的華鯤振宇15%股權。也就是說,如果交易成功,高新發展將持有華鯤振宇70%股權。

根據高新發展此前發佈的收購公告,該公司對華鯤振宇100%股權給出的估值爲不超過30億元。其中,發行股份部分定價爲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具體確定爲12.24元/股。

上述公告發布之後,高新發展股價應聲走出11個漲停板,公司股價一度暴漲近5倍。宣佈收購案以來,高新發展的股東戶數急劇增長,從不到兩萬戶暴增至近十萬戶。

2024年3月19日,高新發展定期披露收購進展公告,彼時公告只提及各方正在積極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各項工作。從那天開始,高新發展的股價衝上最高值95.7元/股,隨後開始轉跌。截至發稿,高新發展的股價相較此前的高點已經縮水47.86%。

公司在18日發佈的公告中稱,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公司股票收盤價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停牌前收盤價已上漲239.50%。由於本次交易預計將無法繼續推進,可能導致公司股價下跌,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

多家公司跨界算力“碰釘子”

在跨界算力這件事上高新發展並不是第一個“碰釘子”的公司。主營彩票印刷業務的鴻博股份(002229.SZ)日前因跨界算力而陷入財務數據違規披露和人事管理糾紛的雙重輿論風波。主營調味品的蓮花健康(600186.SH)此前因跨界算力但尚未取得智能算力業務所需的運營資質而被上交所發文質詢。

平治信息(300571.SZ)與天昕電子(成都)有限公司的股東簽訂《投資協議》,擬以收購及增資方式,合計投資2260萬元持有天昕電子60%的股權,跨界算力運營。不過該公司最新披露的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大幅縮水,同比下降幅度預計在95.92%-94.28%之間。

記者查閱高新發展的財報後發現,高新發展當前也面臨着不小的經營壓力。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高新發展202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大幅縮減47與此同時%,於此同時,公司2023年長期借款金額同比增加102.11%,此外,公司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同比增加15.70%。這說明高新發展可能面臨較高的資金需求但經營效益下降。

對於今年以來市場發生的多起企業跨界算力業務但經營受困的問題,民生證券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皇氏集團追“光”後股價坐上過山車的案例殷鑑不遠,儘管樂於見到企業爲了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積極跨界,但是二級市場也應保持冷靜。

記者瞭解到,上述證券分析人士所說的案例是在2022年的1月份,廣西老牌乳業企業皇氏集團(002329.SZ)對外投資設立皇氏農光互補科技有限公司,跨界開展光伏組件相關業務。到了2022年底,公司應收賬款和存貨雙雙高企。尋求轉型一年後,皇氏集團的應收賬款和存貨均有所增加,而公司的股價也經歷了從2022年初的4.51元攀上了11.02元的高峯隨後又跌落回年初差不多水平的歷程。

“算力也好,光伏也罷,跨界重資產且技術門檻較低業務的後續落地究竟是擲地有聲還是一地雞毛,這需要靜待市場驗證,這也是對企業經營和應對市場挑戰能力的考驗。“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