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還有空間”“擇機用好儲備工具”“外資投資我國債券市場具有穩定、可持續的提升空間”“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目標和決心不會變”……

4月1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4年一季度金融運行和外匯收支情況。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調查統計司負責人張文紅就M2餘額超300萬億元、人民幣匯率、外資增持人民幣債券等熱點話題回應關切。

朱鶴新表示,總的看,前期出臺的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正在逐步發揮作用,國民經濟持續回升、開局良好。未來貨幣政策還有空間,將密切觀察政策效果及經濟恢復、目標實現情況,擇機用好儲備工具。

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外匯市場穩定運行

今年以來,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出現反覆。朱鶴新表示,美元指數近期升破106,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日元、歐元、英鎊等主要貨幣以及一些其他新興市場貨幣波動有所加大。

“受外部衝擊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出現了一些波動。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保持穩定,在穩定的基礎上還有一定升值。”朱鶴新說。

他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目標和決心不會變,人民幣匯率也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基本穩定。

短期看,一季度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多個領域邊際改善,積極因素增多,這將有力對沖外部擾動因素,對人民幣匯率是有支撐的。

從中長期看,(人民幣匯率的)支撐因素更多。中國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際收支自主平衡,外匯市場深度和廣度將進一步拓展,市場主體的風險中性意識也將顯著增強。

“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在宏觀上和微觀上都有堅實的基礎。我們始終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外匯市場穩定運行。”朱鶴新說。

他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以我爲主、兼顧內外均衡,堅持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既注重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也會繼續綜合施策、穩定預期,高度關注外匯市場形勢變化,堅決對順週期行爲予以糾偏,防止市場形成單邊預期並自我強化,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外資今年一季度淨增持我國債券416億美元

境外投資者正悄然迴流中國債市。

據王春英介紹,外資今年一季度淨增持我國債券416億美元。截至今年3月末,已經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29個境外機構進入到中國債券市場,外資持倉量已經超過5700億美元,佔境內債券託管總量的2.6%左右,佔比較去年末上升了0.2個百分點。

王春英認爲,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有望延續穩定增長態勢。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人民幣資產在全球範圍內有比較獨立的資產收益表現,這有助於投資者分散風險。同時,中國債券市場規模全球第二,廣度、深度不斷拓展,流動性非常好,也將提升人民幣債券的投資價值。

從政策角度看,王春英說,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穩步擴大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更加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首先是面向更多境外機構,放開回購業務,豐富境外投資者的流動性管理工具。同時,繼續推動境內人民幣債券在離岸成爲被廣泛接受的合格擔保品。此外,優化境外機構直接入市、“債券通”“互換通”運行機制,持續加強與境外機構的交流溝通,營造更好的投資環境。

“中國持續提升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水平,改善投資環境和完善優化服務,外資投資我國債券市場具有穩定、可持續的提升空間。”王春英說。

回應M2餘額超300萬億元:貨幣總量增長可能放緩 需要資金的高效企業會獲得更多融資

鄒瀾表示,廣義貨幣(M2)餘額超過300萬億元,是過去多年來金融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個反映。

“總體看,當前存量貨幣已經不低。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地方債務風險防控加強,經濟更爲輕型化,信貸需求和往年相比有所轉弱,信貸結構也在優化升級,但各方面對這一變化有認識適應的過程。”鄒瀾表示。

他直言,一些銀行在經營模式和內部考覈上仍然有規模情節,超過了實體經濟的有效融資需求;部分企業藉助自身優勢地位,用低成本貸款融到的錢買理財、存定期或轉貸給別的企業,主業不賺錢,金融反而成了主要盈利來源,這就容易形成空轉和資金沉澱,降低資金使用效率。

鄒瀾表示,相關部門將加強對資金空轉的監測,完善管理考覈機制。未來,隨着經濟轉型升級、有效需求恢復、社會預期改善,資金沉澱空轉現象也會緩解。當前,龐大的貨幣總量增長可能放緩,數據上會有擾動,不宜簡單做同期比較。但這並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減少,真正需要資金的高效企業反而會獲得更多融資,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提升的體現。

回應社融增速回落:注重引導信貸均衡增長 避免過度衝高導致後勁不足

如何看待一季度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回落這一現象?張文紅在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人民銀行更加註重引導金融機構信貸均衡增長,一季度新增社會融資規模雖然同比有所回落,但仍處於歷史上比較高的水平。在穩固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同時,避免過度衝高導致後勁不足,有助於增強信貸增長的可持續性。

數據顯示,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餘額是390.32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累計增加12.93萬億元,同比少1.61萬億元。

“這主要是受上年高基數的影響。從歷史同期看,今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的增加量仍處於較高水平。”張文紅認爲,一季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增長與今年的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基本匹配,特別是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實現8.7%左右的增長,實際上是不低的。

3月末有10項存續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總量達7.5萬億元

鄒瀾透露,截至3月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總量達7.5萬億元,約佔中國人民銀行總資產的17%,存續工具數量爲10項,已經在不斷整合、優化,支持領域基本實現了對“五篇大文章”的覆蓋。

“爲了激勵金融機構更快優化信貸結構,一段時間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創新業務,在原有的再貸款基礎上,以優惠利率形式,有針對性地設立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金融機構優化產品和服務提供激勵,爲金融機構短期可能增加的一些經營成本給予一定的補償。”他說,從運行機制看,首先是商業銀行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選擇、自擔風險向企業發放貸款,然後纔是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商業銀行的申請和實際貸款情況發放再貸款。

鄒瀾強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並不改變商業銀行貸款和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再貸款的業務屬性,不是中央銀行直接或間接向企業發放貸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