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片酬話題,又掀風浪。

最近,周迅因《如懿傳》被罵。

原因之一,就是一億片酬的舊聞被挖。

不過,這一消息已經被闢謠過。


前不久,《 小丑2:雙重妄想 》發佈預告。

兩位主演華金·菲尼克斯(2000萬美元)和Lady gaga的片酬 (1200萬美元)也即刻拉來跟內娛對比。

還比輸了。




自某爽天價日薪被曝,「208W」也早已變成內娛明星的代名詞。

高亞麟也曾在採訪裏說到:

中國演員的片酬已經傲然全球了,比國際影星拿的片酬都大

但拿了那麼多錢,演技依然爛,作品更爛。

觀衆對內娛的逆反情緒,也是從那時起逐步高漲。


但比起內娛觀衆對此深惡痛絕,國外卻有截然相反的例子。

最近, 福布斯公佈了去年全球演員收入排名。

榜首亞當·桑德勒(7300萬美元,約5.25億人民幣)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不僅因爲他星光不比其他巨星,更是著名的「爛片之王」。

曾直接喜提金酸莓獎爛片全家桶。


更神奇的是,拍了那麼多爛片, 觀衆緣卻意外出奇得好。

外貌平平,卻屹立好萊塢三十年不倒。

咱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位爛片之王。

看看都是爛,怎麼內娛也能輸了——

亞當·桑德勒

Adam Sandler



單說名字可能不熟悉,但他的作品大家多多少少看過。

內地觀衆最熟知的,應該是《初戀50次》

桑德勒就是其中那個被女主角 (德魯·巴里摩爾 飾) 忘記又愛上50次的男主角亨利。

浪子爲愛變純情,真愛跑贏遺忘的記憶,一度被譽爲戀愛聖經。


二人每十年在電影裏談一次戀愛。

前有《婚禮歌手》,後到《單親度假村》。

也總是愛情小品,輕鬆快樂甜蜜溫馨。




德魯之外,桑德勒還在作品裏跟各路女神談戀愛。

從安妮斯頓到薇諾娜,甚至還有妮可·基德曼。

但要說男主角有什麼魅力,卻大多平平無奇,甚至還有一絲傻氣。



桑德勒的熒幕形象整體統一。

平凡已經算不錯,更多時候是「傻蛋」「大怨種」。

「窩囊廢」程度更是全球首屈一指

像是《阿呆闖學堂》《呆呆向前衝》《高爾夫球也瘋狂》......

主角基本憨傻,智力低於常人。

常因此鬧出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笑話。




《私戀失調》裏的巴里,又過得叫一個窩囊。

七個姐姐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兒時醜事說到中年,沒尊重沒隱私沒空間。


連精神壓力過大想跟人傾訴。

一句悄悄話也能發展成家庭公共事件。


還有更不討喜的。

《人生遙控器》裏的邁克,爲了逃避家庭責任利用萬能遙控器控制人生。

吵架時讓妻子靜音,家庭聚餐時加速略過。

連夫妻生活都跳過所有情感交流,趕快完事兒。


看得出來,桑德勒的作品幾乎都是無腦喜劇。

有時爲了效果,還充斥着大量低俗惡搞大尺度情節。

以及各種冒犯性的年齡、性別、人種、信仰、政治相關的地獄笑話。


有的看了,幾乎要即刻報警。

比如《爸爸的好兒子》裏,桑德勒飾演的唐尼滿腦子都是屎尿屁和性話題。

高中時便和女老師發生關係,致使對方不僅懷孕還因此入獄。


他卻因這「光榮事蹟」成爲網紅,靠分享「經驗」大賺特賺。

結果人到中年,敗光一切。

又想找到兒子重燃事件熱度,上演了一系列無下限的毀三觀劇情。




幾乎每出一部作品,桑德勒都要被評論界一通罵。

將其釘在爛片之王的恥辱柱上。


但與此同時,他的片子極少失利,紛紛收穫驚人票房。

九十年代,《呆呆向前衝》《婚禮歌手》就已票房破億。

隨後由其或製片或出演的電影,又多次拿下票房冠軍。

桑德勒的片酬也早早突破2000萬美元,成爲好萊塢最賺錢的明星之一。


奇怪,爲什麼越爛越有人看?

首先,是因爲觀影體驗確實輕鬆。

桑德勒作品以喜劇爲主,無腦輕快,不需要任何心態準備。

其實就像內娛觀衆偏愛喜劇一樣。

普通觀衆想進電影院放鬆的心情世界統一。



且桑德勒做主角時,人物要麼是阿甘式的笨拙,要麼是不完美的普通人。

觀衆不僅更易代入,有時還能產生不自覺的優越感,狀態更鬆弛。


其次,是內容看似簡單,但技巧上已是成熟的好萊塢商業片

說白了,就是可看性強。

喜劇形式之下通常包裹着普世的情感內核。

就比如《人生遙控器》,講得就是家庭主題。


得到萬能遙控器的邁克,肆意略過所有他認爲不重要的部分,擠出時間去獲得世俗成功。

但因爲省略努力跳去結局,沒有過程只又結果,喜悅與成就感也都大打折扣。


回過神來又發現,兒女不知何時長大,妻子不知何時疏遠,父母也在跳過一次又一次陪伴時永遠離開。

邁克只能通過冰冷的遙控器回看,然而一切於事無補。

即便煽情,觀衆感受到的也是情感,而不是說教。


故事之外的各種笑料,也在揣摩人性上設置。

比如暫停時間惡搞上司,就讓笑點激發共鳴。

其他各種無節操故事,也總能開發出意外巨大的下沉市場。



另外,桑德勒確實喜歡冒險探索類型片,新意頻出

在喜劇之上,結合愛情、親情、友情、運動、幻想等各類元素。

某種意義上,爲國內的喜劇類型片早早打下樣板,同時驗證了市場效果。


比如運動題材喜劇《最長的一碼》。

既有笑聲又有腎上腺素,票房輕鬆過億。


《迪茲先生》主人公迪茲開場就獲得了鉅額遺產。

又讓金錢去碰撞愛情,開闢故事別樣走向。


讓魚叔想起,開心麻花幾部作品的方向便有類似之處。

只是桑德勒的膽子似乎更大。

《從心開始》的災難話題、《西班牙女傭》的移民話題,甚至在《別惹佐漢》裏觸碰巴以話題。


很多人已經分不清他是敢挑戰還是博噱頭。

評論界的罵聲中,他說:

「這至少是一種能聊這些問題的方法」

莫名其妙地,爛得還挺有膽氣。



看得出來,對比內娛爛片是觀衆嫌爛。

爛到自覺排斥,想不明白拍得這麼爛爲什麼還能一部又一部的出新片。


桑德勒作品的「爛」更多是專業影評界給的評價,觀衆卻欣然接受。

畢竟他的喜劇無意深度,能笑就行,能成爲高壓生活下的片刻緩衝區。


這份鬆弛感不僅來源於其多次取得的商業成功,也來自桑德勒本人的特質。

他稱得上幸運。

原生家庭幸福,從小在父母兄長的鼓勵下長大。

愛人子女在旁,家庭氛圍溫暖和諧。

幽默真誠的個性又總能讓他交到知心好友,產生足夠的現實情感支撐。


鬆弛讓他得以深度探索自己的才華。

大學期間便開始喜劇表演,23歲就進入王牌節目《週六夜現場》當編劇。

在節目中的露臉表現讓他積累了人氣,很快便開始投入電影拍攝。

偶爾出張音樂專輯,也賣出很好的成績,甚至提名格萊美。



倒也不是沒有悲情部分。

大學時老師曾覺得他沒有喜劇天賦,建議他另謀出路。

但桑德勒後來獲得巨大的經濟成功,提及此事卻只說:

「這是唯一一個請我喝啤酒的老師」

比起內娛的賣慘,倒是清新許多。


同時,自己發達了也不忘老朋友。

因爲總能賺到錢,所以桑德勒早早受邀與網飛合作,狂攬製作費。

一邊上線新作被罵,一邊拿下點擊率冠軍。


還繼續造餅,請來各路喜劇好友爲其提供演出機會。

甚至爲家鄉、街道上的人提供就業崗位。

桑德勒的口碑似乎在各處都不差,除了影評人那裏。


但話又說來,內娛觀衆對天價片酬演員的憤怒不僅因爲他們演爛片,還因爲他們演的爛。

與之相比,桑德勒的演技又是另一種情況。


他拿過最差男主角,但也拿過影帝。

早年許多類型與表演套路固定的角色,讓其失去表演空間。

「到了片場就跳車搞笑」


直至2003年,桑德勒憑《私戀失調》一掃爛片陰霾,首次提名金球獎影帝。

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似乎挖掘出了桑德勒穩定與幽默下的憤怒與瘋狂。


他在片中焦灼而又癲狂的表現,與以往形象大相徑庭。

同樣是表情不多的一張臉,這次卻有了暗流湧動的情緒。


到了網飛與A24聯合制作,助其拿下兩個影帝獎盃的《原鑽》

這種平靜的瘋狂已經被桑德勒駕輕就熟。

他揣摩人物,更改形象,演出一個生活被賭博攪得一團糟仍沉溺其中的賭狗。


演員密集的臺詞與動作在刻意強調節奏的音樂配合下讓人物走向瘋狂。

狂贏時被一槍斃命,帶着驚異的笑容弧度在桑德勒刻意佩戴的假牙旁顯得諷刺又滑稽。


因爲這一角色,金酸莓獎特意祝賀其走出表演困境。

但一扭頭,桑德勒又再次有節奏地出演爛片。

與他的喜劇橋段一般,戲劇化的最佳與最差交相輝映。

似乎演技是種很懸的東西,需要好導演、好作品共同成就。


寫到這,魚叔覺得不管是爛片、片酬、還是演技。

桑德勒這個例子都與內娛有本質區別。

前者在造爆款,在成熟的工業體系裏面拍賺錢的電影。

後者缺乏原創性,也難以兼顧商業價值,只是爛得純粹。


前者高片酬,囊括了其創作能力。

像桑德勒收入登頂,便涵蓋了作品分成。


而內娛簡單許多。

越罵熱度越高,片酬便會漲。


前者的演技,仍有討論空間。

後者卻只能一次次讓人感慨明星的錢真好賺,進一步加劇觀衆反感。

誰能想到,比好不敢。

比爛,竟然也能輸。

或許只有在全方位的爛上,內娛亂象才能贏過一籌吧。

全文完。

助理編輯:白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