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間,江蘇證監局發文稱,近期對華泰證券開展了現場檢查,發現其自營業務、跟投業務、客戶適當性管理等方面存在多項問題,決定對其採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

近一週以來,券商罰單不斷,“嚴監嚴管”態勢持續。業內人士指出,對券商違法違規處罰力度的加碼,體現了監管層對於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決心。

現場檢查發現四項問題

江蘇證監局表示,經查,華泰證券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部分自營業務合規風控把關不到位。債券做市業務中對關聯交易把關不嚴、對債券投資的風險對沖缺乏有效管控導致擴大虧損。

第二,對部分客戶適當性管理及督促義務履行不到位。向沒有套期保值等風險管理需求的企業發行掛鉤個股價格的非保本浮動型收益憑證;向通過多層嵌套才達到規定投資門檻的私募基金髮行非保本浮動型收益憑證;未充分督促上市公司股東如實披露減持信息。

第三,從業人員資質管理不到位。經查,華泰證券應具備基金從業資格的在職人員中,存在部分人員未通過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的情形。

第四,跟投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華泰證券子公司員工跟投平臺未對所有投資項目進行跟投,不符合華泰證券子公司內部跟投規定,上述行爲反映公司內部控制存在不完善。

上述問題違反了相關規定,根據《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及《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相關條款之規定,江蘇證監局決定對華泰證券採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並要求其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就整改落實情況提交書面報告。

從2023年業績數據來看,華泰證券營收及淨利潤均居行業第二位,僅次於中信證券,穩居行業頭部。

需要注意的是,據不完全統計,4月份以來,江蘇證監局已對華西證券、東海證券、華泰證券三家券商採取了行政監管措施。

監管風暴降臨 

近一週以來,券商罰單頻現。海通證券、中信證券、東吳證券三家券商接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華西證券被暫停保薦資格6個月,華泰證券、東海證券被責令改正,國信證券、銀河證券被出具警示函。

僅在4月19日晚間,除江蘇證監局披露了對華泰證券的處罰決定之外,深圳證監局亦披露了對國信證券的處罰決定。深圳證監局表示,經查,國信證券合規內控存在以下問題: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個別標的黑名單管理不到位、個別標的盡職調查不充分、在業務融入方出現風險後仍多次有條件延期造成大額損失;紓困產品管理不足,部分紓困資管產品投向紓困用途的資金未達到規定比例;私募子公司管理不到位,個別產品未經備案開展業務、個別基金部分投資款被合作方挪用;存在爲金融機構及其管理產品規避監管提供便利、爲未備案的私募產品提供外包服務、信息隔離牆制度執行不到位等問題。

深圳證監局依法決定對國信證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此外,2019年至2022年期間分管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的國信證券高管杜海江亦被出具警示函,因其對個別標的黑名單管理不到位、對個別標的盡職調查不充分、在業務融入方出現風險後仍多次有條件延期造成大額損失。

同樣在4月19日晚間,因捲入中核鈦白實控人違規減持案被立案調查的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相繼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從罰沒總金額來看,中核鈦白實控人王澤龍、洪浩煒(王澤龍朋友)、中信中證資本、中信證券、海通證券、韓雨辰預計罰沒合計2.35億元,其中罰款總額1.57億元,沒收總額合計7753.2萬元,相當於沒一罰二。兩家券商均表示誠懇接受處罰,並將深刻反思,認真落實整改,提升合規經營水平。

自今年伊始,在市場大幅波動的背景下,監管頻繁出手,不斷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爲的懲處力度。分析人士指出,從中長期來看,監管的首要考量是不斷提升A股投資者的獲得感與賺錢效應,不斷提升A股市場的凝聚力與公信力,進而股市人氣持續迴歸,短期乃至長期資金才能持續入市,並能持續推動A股市場的良性循環與穩健上行的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