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製造業和供應鏈管理中,"按訂單生產"(Make-to-Order, MTO)和"按庫存生產"(Make-to-Stock, MTS)構成了兩個基本而又根本不同的生產策略。對於從事生產管理的專業人士而言,理解這兩種生產方式之間的區別及其各自的優勢,是優化生產流程、提高運營效率、滿足市場需求的關鍵。隨着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選擇合適的生產模式對於企業的成功至關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討按訂單生產和按庫存生產這兩種策略。我們將從它們的定義入手,解釋它們在生產活動啓動時機上的根本區別,及其對應的業務模式。隨後,我們將詳細討論每種模式的獨特優勢和適用場景,從而幫助您根據自身業務的特點做出明智的選擇。

通過本文的深入解析,希望能爲那些致力於優化生產管理和提升運營效率的專業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指導。

01 什麼是按訂單生產

按訂單生產是一種在收到訂單後開始生產產品的生產方法。我們在收到訂單之前不會生產,因此我們不必保留庫存。用於僅小批量生產的產品或爲每個客戶量身定製的產品,用於傢俱、牀上用品、造船等行業。

按訂單生產,即MTO模式,是一種客戶下單之後纔開始生產產品的方法。這種生產模式可以進一步分爲兩個子類:個別訂單生產和重複訂單生產。下面我們將詳細探討每一種。

個別訂單生產:是一種爲每個訂單量身定製產品的生產方式。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需要根據客戶具體需求定製的產品,如特定機械設備及其零件。在這種模式下,每接到一個新訂單,製造商就需要從設計開發開始,適應不斷變化的規格,這一過程管理上較爲複雜。

重複訂單生產:與個別訂單生產相對,重複訂單生產則是針對每個訂單生產規格相同或相近的產品。雖然產品規格可能會根據客戶需求略有變動,但基本設計和開發工作不需要每次都從零開始。這種方式常見於汽車和家電等行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產效率和響應速度。

按訂單生產的最大優點是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減少庫存積壓的風險。在今天這個強調個性化和定製化的時代,按訂單生產能夠爲客戶提供獨一無二的產品,從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此外,由於產品是根據訂單生產的,企業可以減少對存儲空間的需求,從而降低倉儲成本。

02 什麼是按庫存生產?

在製造業的另一種生產方式中,我們遇到了與按訂單生產截然不同的概念——按庫存生產(Make-to-Stock, MTS)。與基於顧客訂單啓動生產過程的MTO模式相比,MTS策略側重於先行生產,然後將產品儲存於倉庫中,以備未來訂單需求。

按庫存生產的實施依賴於對市場需求的預測以及詳盡的銷售計劃。企業會根據這些預測和計劃,提前生產並儲備一定量的產品。這種方法特別適合那些產品標準化程度高、生產週期短、市場需求量大且相對穩定的商品。

常見的採用按庫存生產模式的產品包括日常消費品和加工食品等,這些商品通常面臨着大規模的、持續穩定的市場需求。例如,超市裏的包裝飲用水、清潔用品等,這些商品的需求量大且預測相對準確,適合採用MTS模式生產。

03 按訂單生產和按庫存生產的優點

當我們深入探討按訂單生產(Make-to-Order, MTO)與按庫存生產(Make-to-Stock, MTS)時,顯而易見的是,這兩種模式各自擁有獨特的優勢,它們在不同的業務環境和需求下能夠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以下是對這兩種生產方式優勢的簡明闡述。

1.按訂單生產的優勢:高度定製化與庫存管理效率

1.1高度定製化: 按訂單生產模式使企業能夠根據顧客的具體需求生產產品,從而提供高度的個性化服務。無論是規格、設計還是功能,這種生產方式都能確保顧客得到完全符合其要求的產品。

1.2庫存管理效率: 由於產品是在接到訂單之後纔開始生產,這就大大減少了過剩庫存的風險。在這種模式下,企業不需要爲了滿足未來可能的訂單而提前生產和儲存大量產品,從而節省了倉儲空間並降低了與庫存相關的成本。雖然因訂單取消或規格變更可能導致一些庫存積壓,但與按庫存生產相比,這種情況較少見。

2.按庫存生產的優勢:快速交貨與滿足即時需求

2.1快速交貨: 在按庫存生產模式下,由於產品已經提前生產並儲存,企業可以在收到訂單後立即發貨,極大地縮短了從訂單接收到產品交付的時間。這種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是按庫存生產模式的一大優勢,有助於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2.2滿足即時需求: 對於市場需求量大且穩定的產品,按庫存生產能夠確保有足夠的產品庫存來滿足消費者的即時購買需求。這對於消費者而言意味着更少的等待時間,對於企業則意味着可以更有效地抓住銷售機會,增加市場份額。

04 按訂單生產與按庫存生產的區別和聯繫

探討按訂單生產(Make-to-Order, MTO)與按庫存生產(Make-to-Stock, MTS)時,關鍵在於理解生產活動是在收到客戶訂單之前還是之後啓動。儘管這兩種模式在操作時相反,但在實際業務運作中,它們常常相互交織並且與生產管理的兩大核心概念——拉式與推式系統——聯繫緊密。

1.拉式系統與推式系統

1.1拉式系統(Pull System): 這是一種需求驅動型生產系統,其中生產活動是由下游工序的需求觸發的。簡而言之,只有當產品需要被最終消費或進入下一個生產階段時,上游工序纔開始生產。這種系統在減少庫存和響應實際需求方面表現出色。

1.2推式系統(Push System): 與拉式系統相對,推式系統是由上游工序根據預測或計劃指令推動的。這意味着生產活動是基於對未來需求的預測而啓動的,有時會導致過剩或不足的庫存問題。

2.二者的誤區與實際應用

通常,人們會簡化地將拉式系統等同於按訂單生產,而把推式系統等同於按庫存生產。雖然這種劃分在某種程度上有其邏輯基礎,但現實中的生產活動要複雜得多。實際上,一個企業在按訂單生產的過程中也可能採用推式系統的元素,比如爲了加速生產流程,提前準備一些常用部件。同樣地,即使在按庫存生產模式中,也可以通過拉式系統來優化庫存管理,比如只在確切需要時才補充原材料或半成品。

3.區別與聯繫

本質上,按訂單生產與按庫存生產的主要區別在於生產啓動的時機——是基於客戶訂單還是基於預測和計劃。而與生產系統(即拉式或推式)的選擇無關。這兩種生產方式和兩種系統之間的聯繫更多地體現在它們如何被企業靈活運用來滿足不同的業務需求和市場情況。

05 如何優化按訂單生產、按庫存生產運營

在現代企業的運營管理中,無論是採取按訂單生產(Make-to-Order, MTO)還是按庫存生產(Make-to-Stock, MTS)模式,尋找方法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滿足客戶需求始終是核心目標。利用先進的生產管理系統成爲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手段之一。

1.生產管理系統的角色

生產管理系統,作爲一種集成的IT解決方案,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從庫存管理到需求預測,再到供應鏈管理等,它們共同爲企業的平穩運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過這些系統,企業能夠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更好的成本控制,以及更精準的市場響應能力。

2.對按訂單生產的優化

在按訂單生產模式中,由於產品是基於特定訂單定製的,每個訂單的生產流程和所需原材料可能都不同,這就要求企業必須能夠靈活調整生產計劃。在這種情況下,生產管理系統中的過程控制和成本覈算功能顯得尤爲重要,它們可以幫助企業更高效地管理每一個訂單的生產細節,確保生產過程既高效又經濟。

3.對按庫存生產的優化

而對於按庫存生產模式,需求預測和庫存管理功能則成爲提升效率的關鍵。通過精確的需求預測,企業可以更準確地安排生產計劃,避免過度生產或庫存不足的問題。同時,有效的庫存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減少庫存成本,確保及時響應市場需求。

4.系統集成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生產管理系統通常能夠同時支持按訂單生產和按庫存生產模式,這意味着即使企業採取了這兩種模式的混合策略,也能夠通過一個集成系統來實現高效管理。這種集成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操作效率,還能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優化整體業務運營。

無論企業是採取按訂單生產還是按庫存生產模式,引入和優化生產管理系統都是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的有效手段。通過利用這些系統中的高級功能,企業可以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TPP管理諮詢”(ID:TPP-CONSULTANCY),作者:TPP管理諮詢,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