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那個曾在戰國時期熠熠生輝的學派,爲何在歷史的長河中神祕消失,成爲了一個不解之謎。

回溯歷史長河,我們不難發現,戰國時期,東周列國中,儒學、墨學和道學三足鼎立,各自獨領風騷。然而,當秦始皇一統六國,墨家似乎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其學說無人傳承,這個曾在戰國二百年間風靡一時的學派,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了。甚至連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都感嘆墨家的資料太少,甚至難以確定墨子的生卒年月。

圖源網絡

這一現象,確實讓人匪夷所思。在一個社會中如此轟轟烈烈存在過的一羣人物和一段歷史,居然被消滅得如此徹底,幾乎不留痕跡。這不禁讓人懷疑,除了歷史可能被人爲地篡改,似乎很難找出其他合理的解釋。

翻閱《史記》,我們可以發現,關於墨子的記載僅有短短的24個字,僅僅在“孟子荀卿列傳”的末尾簡單提及了墨子:“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爲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與其他諸子百家的長篇大論相比,這樣的記述顯然顯得微不足道。這是否意味着司馬遷有意冷落墨子?或是他手頭確實缺乏關於墨子的詳細資料?我想,這兩方面的原因可能都存在。

從司馬遷的立場來看,他更傾向於儒家思想,可能因此對墨家思想持有反感態度。在撰寫《史記》時,他或許有意將墨家忽略。又或者,他受到了當時政治氛圍的影響,不敢記錄那些封建專制統治者不喜歡的學說。從《史記》的撰寫中,我們可以窺見當時獨尊儒術所造成的社會思想“白色恐怖”。漢武帝的專制統治,與秦始皇相比,恐怕也不遑多讓。

墨子一生著作豐富,戰國時期墨學興盛時,據說其著作堆積如山。在《墨子》的“天志”篇中,有這樣的描述:“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書,不可勝載,言語不可盡計,上說諸侯,下說列士,其於仁義則大相遠也。”從梁啓超對私人藏書起源的研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墨家著作當年的盛況。然而,如此多的墨家著作到了今天,僅殘留下《墨子》的53篇。這樣的局面,無疑是封建專制文化絞殺的結果。

墨家,這個在戰國時期舉足輕重的學派,其創始者墨子。他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藏書家。墨子名翟,魯國人,也有說法認爲他是宋國人。他最初學習儒學,尊崇堯舜大禹,研讀《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然而,由於對儒家繁瑣的“禮”感到不滿,他另立新說,聚集弟子講學,成爲儒家的主要反對派。他主張“非命”、“兼愛”,與儒家的“天命”、“愛有等差”觀念形成鮮明對比。他強調“官無常貴,民無終賤”,並倡導“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的社會理想。

墨子出身平民,是一名小工業者,他精通手工技藝,甚至可以與當時的巧匠魯班相提並論。他自稱“鄙人”,被時人稱爲“布衣之士”。漢朝的王充甚至認爲,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出身低微的人。儘管墨子曾擔任過宋國大夫,但他始終自詡“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表現出對“農與工肆之人”的深深同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