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滬指受中字頭及週期股調整影響全天萎靡,創業板指飄紅。盤面上,部分醫藥權重午後也同步走強,但早盤跌幅收窄的權重股重回弱勢,煤炭行業出現板塊破位疑慮。全天個股漲多跌少,微盤股表現可圈可點。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74%報3021.98點,深證成指跌0.61%,創業板指漲0.15%,北證50漲1.25%,萬得微盤股指數漲3.44%,萬得全A、萬得雙創漲跌不一。A股全天成交7794.1億元,創2月1日以來新低;北向資金淨賣出近30億元。

2024年公募基金一季報基本披露完畢,基金持倉倉位小幅下滑,但持倉集中度邊際有所提升。一季度主動型基金整體倉位小幅下滑,其中主板配置比例提升,基金減持創業板和科創板。超配比例看,一季度食品飲料行業超配比例仍然最高,其次是電子、醫療保健和電力及新能源設備;配置比例變化看,一季度家電、基本有色金屬、電力和通信設備等行業增持較多,醫療服務、芯片、軟件等配置比例下滑明顯。相比2023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紅利倉位提升較快,其中電力、油氣開採等增配較多。

數據來源:wind,長江證券

>>>>>>>>>>>>>>>>>>>>>>>>>>>>>>>>>>>>>>>>>>>

受益於港股的強勁表現(恒指漲1.92%),港股科技ETF(513020)今日收漲2.82%,連續第二日上漲。消息面上,上週五晚證監會發布5項對港合作措施,有望提升港股流動性。

上週五晚證監會發布5項對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寬ETF產品範圍、納入EITs、支持人民幣交易櫃檯、優化基金互認和暢通上市融資渠道。新規有助暢通互聯互通機制,爲香港資本市場引入資金活水、提升流動性。根據中金公司統計,在新場景下,將有約78只A股和8只港股ETF產品或符合納入標準,對應基金規模分別爲852億人民幣和255億港元,過去三個月日均成交金額分別爲55.6億人民幣和2050萬港元。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各項互聯互通的擴容措施將進一步增強香港連通中外資本市場的重要角色,讓香港更好發揮雙向引進資金和優質企業的獨特平臺功能,並豐富內地及國際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選擇,以及離岸人民幣的投資選項,有助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推進。

另據券商中國報道,今天早盤,瑞銀將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股票評級上調至超配,理由是中國指數中最大的股票在盈利/基本面方面普遍表現良好,此前回調主要是因爲殺估值。當前,港股通科技指數的市盈率(TTM)爲26.35x,位於5年來22.99%分位,投資的性價比較高。

基本面上,港股通科技指數的權重股覆蓋互聯網、醫藥生物、電子、汽車等衆多領域,兼具消費的確定性和科技的成長性,且在AI和出海的驅動下或將迎來新的增長點。感興趣的投資者可關注港股科技ETF(513020)未來的投資機會。

來源:wind

>>>>>>>>>>>>>>>>>>>>>>>>>>>>>>>>>>>>>>>>>>>

資源品今日大幅回調,礦業ETF(561330)、有色ETF(159881)分別收跌4.58%和4.57%。

根據已發佈的24Q1基金持倉情況,招商證券統計,主動偏股公募基金對資源品配比回升,達到12.4%(+2.11%),爲十年來97.7%分位。此外,有色金屬也是24Q1公募和北向均淨買入的行業之一。

供需方面,近年來資本開支不足導致供給受限,庫存水平較低的銅鋁等工業金屬漲價,而後續成熟礦山減產持續,新建礦山進度減緩,或對銅價有進一步支撐。此外,近期地緣衝突加劇,上週以伊衝突激烈時銅價一度創出新高。估值方面,中證有色金屬指數當前的市盈率(TTM)爲19.35x,位於5年來33.73%分位。

來源:wind

>>>>>>>>>>>>>>>>>>>>>>>>>>>>>>>>>>>>>>>>>>>

前期紅利主線持續調整,一季報披露醫藥板塊持倉下降。本週醫藥板塊吸引資金迴流。4月15日晚,彭博新聞稿提及歐盟將調動國際採購工具IPI,對中國醫療器械採購啓動調查,以消除對中國政府政策不公平地偏向國內供應商的擔憂。受此消息影響,上週醫療板塊出現小幅調整。但考慮到醫藥板塊整體低估值情況,國產公司歐洲銷售收入佔比小。本週醫藥板塊出現持續的逆市反彈。

數據來源:wind

醫療設備方面,國務院發佈《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其中指出,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此輪《方案》明確點名醫療設備四大領域更新改造: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醫療設備大規模更新在即。IVD方面,發光集採結果溫和,國產替代有望加速。

創新藥方面,北京支持創新藥政策快速落地,催化劑方面2024年美國臨牀腫瘤學會年會ASCO預計五月末召開。2023年出海項目很多,大部分集中在ADC領域,2024年ASCO主線還是PD-1+TROP2ADC在肺癌一線的PFS數據表現。目前市場是比較樂觀的,其潛在市場空間較大,可能直接決定肺癌一線療法變化。後續真正有產品力的產品海外落地或爲創新藥帶來估值提升的機會。

中國創新藥企業出海的優勢有望持續,其核心競爭力就在於其仿創能力。新藥從技術科研到轉化到商品的這個過程,中國企業的速度一般佔據優勢。未來來看,出海的license-out交易的數量和金額也有望延續螺旋式增長,主要原因是中國的仿創能力較強和license-out渠道基本建立。

在國內外複雜的宏觀政治環境之下,醫藥作爲內需+剛需的確定性長期成長性行業(人口老齡化的需求、未滿足的臨牀需求、保障水平升級的需求、創新出海等等),營收和利潤增速有望維持穩定,當前其他板塊交易擁擠度較高情況下,投資者也可以關注醫藥板塊的階段性配置價值,可以關注創新藥滬深港ETF(517110)、醫療ETF(159828)。

特約作者:國泰基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