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與元保保險經紀聯合發佈的《2023年中國互聯網保險消費者洞察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3年,半數消費者的家庭年保費支出在8000元以上,各收入羣體在“高保費”上的佔比相較2022年均有所增加。

2023年,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帶動保險業明顯復甦。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23年,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12萬億元,同比增長9.14%。《報告》認爲,在保險預算方面,未來,保險消費將進一步復甦,超六成消費者的保費預算在8000元以上。收入越高,保費預算越高,其中超四成的高收入人羣未來1年的家庭保費預算在20000元以上。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陽在發佈會上表示,經濟增長帶來的保障需求增加,人口老齡化和家庭結構變化帶來的養老、醫療保險需求增長,都是關鍵所在。中國保險業將繼續受益於經濟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風險意識,成爲支撐經濟穩定和社會安全的重要力量。

近些年來,互聯網保險崛起,但線下網點、代理人渠道等仍是不少險企轉型發展的一大重點。《報告》指出,傳統保司線下網點/代理人渠道仍是當前購險首選,但相較於2022年,2023年各年齡段消費者的線上購險率普遍提高,線下購險率均有降低。消費者的收入越高、學歷越高、城市等級越高,越傾向於在線上渠道購買保險。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對線上的偏好度顯著提升,51歲至60歲的老年人受訪者線上購險率,由2022年的63%增長至2023年的72%。

消費者在線上購險的主要原因排名前三的是“繳費靈活”(52%) “投保便捷”(49%)和 “方便自主查詢和篩選產品”(46%)。收入越高、城市等級越高,越看重投保流程的便捷性、自主性和騷擾少;收入越低、城市等級越低,越看重親戚朋友的推薦。未來,線上各渠道會有明顯增長,82%的受訪者計劃通過線上購險,反超線下渠道(76%)。

在險種方面,根據《報告》,消費者健康風險保障意識居首位,其中重疾險是2023年持有率最高的產品,有60%的受訪者持有,並以高收入、高學歷、高城市等級的“三高”人羣爲主要羣體。未來,重疾險還將逐步向更爲廣泛的羣體下沉。除重疾險外,商業醫療險、惠民保等健康險產品持有率也較高,分別爲44%和30%,且未來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家庭結構、生活習慣等方面的變化,保險需求的個性化需求愈發增強,一些過往偏小衆的保險,開始受到特定人羣的青睞。例如,家財險、寵物險等處於潛力市場。

《報告》顯示,當前27%的養寵人配置了寵物險,以年輕的女性消費者爲主;未購人羣中35%的人計劃購買,未來更多一線城市的中年人願意買單,且男性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顯著提高。保險機構精準感知和分析不同客羣的多元化需求,推出有針對性的產品+場景覆蓋,從而挖掘長尾需求,實現多元化增長。

《報告》亦指出,老齡化加劇令社會保障體系承壓,消費者的養老焦慮帶動了商業養老險和長期護理險的購買熱情。在未來計劃購買的險種中,商業養老險排名第二。當前商業養老險購買的主力軍,仍爲高收入的中年人羣;但在未來1-2年內,20-30歲的年輕人計劃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比例最高,養老焦慮開始呈年輕化趨勢。

此外,中老年人的護理需求增長明顯,當前高收入的中老年人羣更偏好長期護理保險,未來預計更多三線及以下的中高收入羣體會選擇購買。保險行業應加快探索“適老化”產品服務的創新,豐富針對老年人羣的產品供給,提高老年人的保障廣度和深度。

受利率下行的影響,保險長期鎖息的確定性保障優勢彰顯,成爲消費者財富管理的壓艙石,未來儲蓄型保險備受青睞。在2023年新籤保險產品中,儲蓄型保險排名第六;在計劃購險中,儲蓄型保險排名上升至第四,有較大增長空間。當前“三高”人羣是儲蓄型保險的購買主力,未來將向小康收入、低線城市的年輕人羣拓展。而收益穩健,是消費者在購買儲蓄型保險時最看重的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