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76年,清軍平定大小金川叛亂之後,乾隆在高興之餘大開筵席,宴請在這次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

席間乾隆詢問海蘭察和烏爾登:“金川大捷,朕甚欣慰,兩位將軍想要什麼封賞?只要你們說得出來,朕一定會有求必應!”

一身戎裝的烏爾登對乾隆說道:“臣願繼續爲聖上和大清戍守邊疆。”乾隆聽後只是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將目光投向了海蘭察。

當時,已有幾分醉意的海蘭察起身說道:“陛下,臣乃一介布衣出身,能有今天的成就,全仰仗陛下的栽培。如果陛下非要給臣賞賜,那我就直言不諱了。”

乾隆饒有興致地繼續聽海蘭察說下去:“臣想讓陛下賞賜幾位國色天香的美女,讓她們陪伴臣度此餘生。”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鬨堂大笑,乾隆連聲說:“好、好、好,朕就滿足你們的心願。”

但烏爾登最終卻落得個斬首的下場,而海蘭察不僅平穩着陸,而且還榮耀千秋!

那麼,乾隆爲何對海蘭察信賴有加?他究竟做出過哪些貢獻呢?

海蘭察是多拉爾氏索倫人,他的祖先世居黑龍江中上游地帶,那裏有廣袤的原始森林,和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大草原。

索倫族就是現在的鄂溫克族,作爲一支古老的遊牧民族,最初居住在貝加爾湖沿岸,過着逐水草而生的放牧生活。

由於索倫族常年過着放牧和打獵的生活,所以在歸入滿洲之後,他們每年都要向清廷進獻上等獸皮,以及由獸皮製作的裘皮大衣等。

索倫族的青壯年男子,皆被編入八旗序列。海蘭察身爲索倫族的一介貧民,他的命運自然也和其他索倫族人一樣。

乾隆二十年,海蘭察以索倫馬甲的身份被徵召入伍,此後隨八旗軍前往準噶爾進行征戰。而“索倫馬甲”指的是,身着鎧甲的索倫族普通騎兵。

期間,海蘭察創造了單槍匹馬,追擊並生擒叛將巴雅爾的契機。當時,巴雅爾在逃竄時誤入塔爾巴哈台山中,海蘭察在奮力追趕之時,搭弓射箭將他射於馬下。

隨後,海蘭察將巴雅爾放在馬上,帶回了清軍的營地。此舉,不僅讓海蘭察名聲大噪,也彰顯出了他過人的膽識。

事後,海蘭察因功被賜予額爾克巴圖魯的稱號,即有權力的勇士之意。爲了表彰海蘭察的功績,他還被擢升爲二等侍衛,領授正四品官階。

清朝時期的二等侍衛,可以戴孔雀翎、穿紅豹皮外套,袍子上可以刺繡行蟒。而這也成爲了海蘭察,不斷躋身於權力核心的起點。

海蘭察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不僅表現出了一位勇士的戰鬥力,而且還彰顯出了不一般的軍事才能。故此,不久後又被提拔爲一等侍衛。

乾隆對海蘭察大爲讚賞,特許宮廷畫師爲他畫像,並將畫像懸掛於紫光閣,並親筆題寫:“是其偉績,勇鮮倫比。”

按照乾隆時期的慣例,每次清軍凱旋而歸之後,立功的將領都會有此待遇,即將功臣的畫像懸掛於紫光閣,繼而彰顯他們的功績。

十年後,供職於八旗軍營的海蘭察,被授予正二品都統官職。在清朝時期,都統可以理解爲“駐防八旗”長官。

兩年後,深得聖心的海蘭察率領輕騎前往緬甸作戰。身爲先鋒官的海蘭察猶如一股旋風一般,很快就席捲了緬甸,並以500人擊潰了緬甸的騎象大軍。

大小金川叛亂之際,海蘭察在乾隆的授命下,自雲南率軍前往四川地區。在這場極爲艱難的戰役中,海蘭察表現出了一位軍事將領的睿智和勇猛。

在他的指揮下,清軍即便遭到了殊死反抗,但仍然能在險中求勝。平定小金川之後,身爲參贊大臣的海蘭察歸入溫福麾下,向大金川境內奔赴。

正所謂兵貴神速,清軍抵達大金川之後,立即向該地叛軍發起進攻。期間,因叛軍熟悉地形且人數衆多,海蘭察的進攻受阻,並受到乾隆的斥責。

此後,阿桂給乾隆上疏:“海蘭察及其麾下將士,沒有一人懼敵、畏戰,但因沒有做到軍紀嚴明,可酌情降職處理。”

在阿桂的力保之下,海蘭察被降爲領隊大臣,在此後的戰鬥中越戰越勇。公元1776年,大小金川被平定之後,海蘭察加封爲一等超勇侯,並賜雙眼花翎。

自此之後,海蘭察先後在平定回民起事,以及平定臺灣、保衛後藏等諸多戰役中,都有十分亮眼的表現。故此,也深受乾隆的賞識和器重。

結語

公元1793年三月,一等超勇公海蘭察病逝,乾隆傷心欲絕,第四次將他的畫像掛入了紫光閣,並再度爲他題詞“矜惜無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