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日報

張春樓

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爲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推進,應對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涵與要求,並將其落實到研究生教育全過程。

將新質生產力理念融入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

研究生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引導研究生從“新”和“質”兩方面理解新質生產力。“新”是內在要求,包括技術、業態、模式、管理和制度創新;“質”是突出生產力的“範式革命”,彰顯技術突破的顛覆性、生產要素配置的創新性、產業轉型的深度性及升級的徹底性。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包括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設置、教學實施、科學研究和教學評價等)要聚焦新質生產力三要素,尤其需要明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標誌是智能化、數控化、複雜化、精細化的生產工具。一是強調新質生產力是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動力來源,也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力量;二是強調新質生產力是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發展方式轉變及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三是強調新質生產力是大國競爭的關鍵因素,是中國打破西方國家在高技術領域構築“小院高牆”和濫用科技霸權的強大力量。

將新質生產力特性體現在研究生培養的全鏈條

在研究生培育過程中,要將新質生產力與研究生教育視域實現全鏈條融合,主要從五個層面漸次體現新質生產力特性。一是從邏輯上看,新質生產力是代表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的生產力新形態,它的孕育、形成與發展遵循歷史、理論和實踐三大深刻的邏輯;二是從系統論角度看,新質生產力系統賡續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精神,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三要素都融入“新型”內涵,不斷彰顯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三是從結構與功能來看,新型生產力系統是傳統再造,在產業層面表現爲新型要素優化集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彰顯新質生產力的功能提升和效率改善;四是從發展趨勢看,發展新質生產力將增強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有利於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人類社會文明進步;五是從新質生產力特性看,創新驅動、綠色低碳、開放融合、人本內蘊四個特性折射其發展的核心標誌是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特點在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新型勞動者必須將新質生產力理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的全鏈條要着力貫穿創新、環保、兼容和人本精神,並促進新質生產力系統擁有的各大特性在研究生教育共同體中相互貫通與耦合。

將新質生產力特質釋放到研究生實踐的全領域

新質生產力作爲生產力新形態,三大要素經常“同框”存在,相互作用,有機統一。其發揮作用的“線路圖”就是擁有相應科學知識、先進技能和較高素質的新型勞動者製造和使用新型勞動工具作用於新型勞動對象,從而釋放成己成物創造力的“軌跡”。基於新質生產力要素,結合其結構承載、功能取向和時代特質,建構納入新質生產力系統的研究生教育動態框架,布展研究生教育共同體的“一體四面”:其一,把研究生培養爲最活躍、最能動的新質生產力主體——新型勞動者,使其在勞動工具高頻迭代、勞動對象持續拓展、基礎設施虛實相生的時代能夠持續擁有旺盛的創造力;其二,引導研究生了解和把握新型勞動對象,學會有效收集、處理和利用以數據爲主要代表的新型勞動對象;其三,教育研究生參與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自動化製造設備、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新型勞動工具的製造和使用;其四,教育研究生重視新質生產力要素作用力度、輻射範圍、力量傳遞節奏和代謝週期等都需要新型基礎設施的強力支撐。概括而言,研究生教育培養的新型勞動者將操作新型勞動工具,創造新型勞動對象,使用並維護新型基礎設施,推動新質生產力各要素間高頻互動,服務並引領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

(作者爲淮陰工學院蘇北發展研究院副教授、創學與交叉科學研究所所長;本文系2022年江蘇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重點課題“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創造素養提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JGKT22_B052〉、2021年度淮陰工學院高教研究課題“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創新素養提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 2021GJ11〉的研究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