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馮櫻子 北京報道

近期,中小銀行集中下調存款利率、多家銀行理財公司下調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等消息,都讓投資者對於閒置資金預期收益率有所下降。

由此,“提前還貸”再次成爲熱議話題。4月25日,《華夏時報》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相較2023年初的提前還貸潮,目前情況有所緩解,但提前還貸仍需預約,等待時間至少一個月。

記者發現,目前“提前還貸”已經成爲很多人的一種理財方式,不少借款人通過還貸來減少槓桿成本,而與此同時,還有借款人選擇“債務置換”,用低利率的消費貸或經營貸,置換高利率的存量房貸。

“貸款利率下降了,但存款利率降得更快,也沒有更好的理財渠道,所以還是提前還貸最合適。”4月26日,一名北京地區借款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說道。

“提前還貸”再上熱搜

“每天上午9點開放預約就準時登陸,一直沒有搶到提前還貸的名額。”4月25日,一名天津的借款人張女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他在某國有大行銀行APP上預約提前還款,但6月22日之前都已被預約,目前還沒有搶到號。

張女士稱,房價跌了,她是前幾年高位接盤,所以提前還貸一直是她的目標。

與此同時,一名借款人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他所貸款的一家股份制銀行目前仍不能線上還款,提前還貸要線下預約。

“從3月份開始在手機APP上申請提前還貸,一直顯示‘該筆貸款不支持自助還款’,到4月還是這樣。”上述借款人表示,打電話諮詢後才知道,目前只能工作日到所貸款的支行線下預約還款,線上預約尚未恢復。

近期,多地借款人反映,目前銀行提前還貸業務辦理依然不夠暢通。對此,一名銀行工作人員解釋道,對於銀行而言,房貸是能夠爲銀行提供穩定現金流收入的優質資產,風險小,利潤大。但銀行也並非有意設置提前還款障礙,主要還是業務量較大,銀行無法及時處理所有提前還款申請,因此需要預約。

“辦理貸款時,客戶和銀行是簽訂借貸合同的,提前還款屬於合同變更,銀行需要層層審批。”上述工作人員說道。

去年8月底《關於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出爐後,存量首套房貸利率調整政策陸續落地,此後“提前還貸潮”有所緩和。

按照監管部門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末,全國超過23萬億元存量房貸利率完成下調,平均下調0.73個百分點,惠及5000多萬戶家庭、1.6億人,每年節省利息支出約1700億元。

4月初,在業績發佈會上,建設銀行副行長李運介紹,今年前3個月,建設銀行房貸提前還款的規模較去年第四季度有所下降。

“去年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減少了客戶的房貸支出,這從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降低客戶提前還房貸的意願。”李運說道。

一名建設銀行北京某支行貸款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介紹,去年初預約提前還貸大概要排隊3個月,目前手機預約大概排隊1個半月,網點預約1個月左右。但同時他也表示,每家網點排隊時間可能有所不同。

但也有銀行高管對“提前還貸”表達出審慎的態度。今年3月29日,民生銀行副行長林雲山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2023年按揭提前還款量規模增加,“進入今年以來趨勢還在”。

林雲山坦言,“我們預計2024年按揭的提前還款跟重定價,會影響到當年收入18億元水平。”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曾提到,只要房貸利率高於理財利率、房價還在下跌,且居民預期房價下跌,提前還貸的動機,就一直會存在。

李宇嘉表示,提前“還房貸”,這是居民在主動“降槓桿”;開發商不拿地,也是主動“降槓桿”。地產原來是金融的“加速器”,現在逆轉到成爲金融“減速器”。

消費貸“置換”房貸趨勢抬頭

“提前還貸”的影響在銀行業績報告中已有所體現。

Wind數據顯示,六大國有銀行按揭貸餘額合計約爲26.43萬億元,同比減少約5166億元。這表明,在存量房貸調整、提前還款規模擴張的背景下,銀行個人房貸業務整體承壓。而需要注意的是,六大國有行的按揭貸款佔全部銀行的7成左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銀行個人貸款方面,最重要的個人住房貸款有所收縮,但相比之下消費貸、經營貸成爲了重要增長極。

根據央行發佈的數據,經營性貸款和消費性貸款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趨勢,住戶經營性貸款上漲幅度更快,2023年末,經營性貸款同比增長爲17.2%。

業內認爲,A股上市銀行個人貸款總額持續增長驅動因素主要包括:一方面是,隨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於高質量生活的追求不斷增強,從而推動了消費貸款的需求增長。

另一方面,金融機構推出了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貸款產品,如無擔保貸款、個人信用貸款等,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貸款需求。

但與此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提出,消費貸、經營貸置換房貸的趨勢漸起。

一名杭州借款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身邊很多人用消費貸換房貸。”去年消費貸最低3.4%,今年申請到了利率2.98%的消費貸額度,比自己超5%的房貸利率低很多,對比之下就心動了。

今年年初以來,消費貸利率進一步下滑,“搶券、打折、拼團活動”等活動層出不窮,折扣後最低利率可達到2.88%。

而在社交平臺上,各類提高額度、降低消費利率的攻略更是層出不窮,不少博主熱衷於在各個銀行間比價,從消費貸裏“薅羊毛”。

一名北京借款人也對《華夏時報》記者介紹,其所在單位在銀行白名單中,因此可以申請到較低利率的消費貸。因此在“存款特種兵”與“債務置換”之前,她選擇了後者。

“原本計劃去河北地區存款,3月份諮詢三年期存款利率3.2%左右,現在也降到3%以下了,沒趕上末班車,只能提前還款了。”上述北京地區借款人表示,再申請20萬左右的消費貸,就能把房貸還完了。

“蚊子再小也是肉。”一名來自東莞的借款人表示,目前他能借到的消費貸與存量房貸之間有1.8%的差距。在去年,他已成功將10萬元的消費貸置換爲房貸,今年選擇再次冒險操作。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一直是金融管理部門嚴格監管的領域。一旦發現貸款被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的,將會立刻收回貸款,壓降授信額度,並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同時,也會對借款人的徵信帶來影響。”

此外,一名銀行工作人員也對《華夏時報》記者提到,操作短期貸款來置換長期的住房貸款,看似“省錢”,但其中風險很大,多數經營貸、消費貸合同1至3年就要續簽一次,如果銀行抽貸,客戶會面臨較大資金週轉壓力。

目前來看,“以貸轉貸”背後仍潛藏諸多風險。除了容易導致個人或家庭短期面臨較大債務壓力外,用消費貸置換房貸本身屬於違規操作,背後存在多種法律隱患。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