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長春日報

新試驗 新方法 新希望

安徽:探索水稻單產“增收經”

穀雨過後,江淮大地稻作區忙碌起來。育秧工廠裏,一株株秧苗長得翠綠;皖南農田裏,插秧機在田間穿梭。記者近日在安徽多地走訪發現,各地積極探索新方法提升水稻單產,在這個春天裏孕育新一季的希望。

推廣種植再生稻 一季栽種兩次收穫

全椒是安徽糧食生產大縣,常年水稻種植面積近80萬畝。全椒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常永才介紹,今年全椒示範推廣種植再生稻,可以實現一季栽種、兩次收穫。

杜維恆表示,再生稻育秧的技術標準更高。由於當地氣溫偏低,他們育秧選擇在保溫保溼效果更好的連棟大棚內。“我們安裝的傳感器可以24小時監測秧苗長勢。前期溫度低,秧苗出現立枯病,我們找了農技推廣中心專家指導配藥,病情才得以緩解。”他說,截至目前已經開展再生稻育秧超2000畝。

常永才說,由於再生稻的二季稻不再需要播種、栽插等工序,不僅省工省本、高產高效,每畝地還能多打約200公斤糧,預計今年示範種植5000畝再生稻可以增收糧食約100萬公斤,農戶畝均增收超200元。

改良品種 低產田產出更多糧

種子是農業生產的“芯片”。“想辦法改良品種讓低產田塊產出更多糧。”在今年2月安徽召開的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遺傳育種研究室副主任王士梅如是說。

安徽是全國水稻主產區,但有約1200萬畝稻田易旱少水,尤其是江淮分水嶺地區,有不少崗丘地、 “望天田”。王士梅說,自2005年起,她帶領團隊開展抗旱優質綠色水稻種質創制與新品種培育工作,目前已育成抗旱、優質、抗病、高產等優良性狀協同的國審品種3個、省審品種7個,水稻抗旱性與產量、品質難以兼顧等難題得到較好解決。負責推廣的肥東誠信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誠介紹,以往種植雜交稻只能收兩三百公斤,現在畝產550公斤不在話下。

技術攻關+示範推廣 激發水稻增收潛力

程華明是黟縣胡門家庭農場負責人。近兩年良機良法配套讓他種糧更託底了。“我們前年購置了4臺高速乘坐式插秧機,它不僅精準不漏秧,還能在高低不平的田塊中通過自動平衡裝置保證插秧深淺的一致性。”程華明說。

程華明表示,每年縣裏都會選擇20餘個品種開展田間試驗,待收割測產時邀請大戶到現場看產量,“我一般都選擇適合山區種植的抗性強的品種。讓好品種發揮大潛力,良機、良法的效用可少不了。”記者從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局瞭解到,今年將在全省16個水稻省級指揮田和98個精耕細作示範點上開展大田農技示範,就制約當地水稻生產的瓶頸性問題進行技術攻關和示範推廣,努力激發水稻增收潛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