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福州晚報

□閩都地名趣談

話說“南嶼”

閩侯縣有個南嶼鎮,是個歷史文化厚重的區域。現在的南嶼,其實不是原先的南嶼,而是原來的北嶼。這個區域,歷史上以錦溪爲界,溪北稱爲北嶼,溪南則爲南嶼。特別是水西林所在,是在錦溪以北的北嶼。南嶼古屬侯官縣,《榕城考古略》有“環山而居者曰南北嶼”的記載,這山指的是旗山。又述“渡合山橋,有爐峯石屹立於闤闠間者,曰南嶼。”清道光年間,侯官廢都設區,北嶼和南嶼合併,取名爲南嶼,實際是大南嶼,曾有福州“小中亭”之稱。然後南嶼就成爲各個時期的建置名稱,直到現在的南嶼鎮。

水西林氏的始祖林敬德於宋開寶八年(975)定居於北嶼。相傳明正德年間,北嶼村即水西林的林春澤與城門濂浦村,也就是林浦的林炫同科進士,接着同朝爲官。一天,皇帝上朝時有事問及“林卿家”,兩人同聲答應,皇上左盼右顧,頗感不便。爲了區別,就按他們各自老家所在方位來稱呼。林炫的濂浦在東,林春澤的北嶼在西,分別呼爲“東林卿家”和“西林卿家”。北嶼林家以此爲榮,便將村名改爲“西林”。又因爲錦溪流過村前時,被堤壩阻擋,水向西倒流,稱“水西林”。

無獨有偶,在林炫的爺爺林瀚那時,福州在南京同朝當官的老鄉就有“四林”。“東林”自然是吏部尚書林瀚,“西林”是戶部尚書林泮,“南林”是工部尚書林廷選,“北林”則是都御史林廷玉。林廷玉宅院在衣錦坊西端北側,地名北林坊,清光緒初諧音改爲柏林坊。

東林、西林在日後子弟登科及第不斷,林浦東林有林元美等“七科八進士”、林濂等“三代五尚書”。南嶼西林有林畊等“父子八進士”、林春澤等“父子孫孫世進士”。

南嶼歷代名人多,如宋代有七省經略林士衡,明代有尚書黃鎬和林春澤及其子孫四進士,清代有武狀元宋鴻圖等。現代有“父女雙院士”唐仲璋、唐崇惕,著名女作家廬隱,日本著名武術上地流空手道和沖繩剛柔流空手道始祖周子和、唐大基等。

南嶼背靠山深水豐的翠旗山、溪裏山、飯甑山、筆架山、象山。瀕臨閩江支流烏龍江和大樟溪,境內溪澗縱橫,河港交錯,錦溪橫貫境內。還有蓬萊溪、堯沙河、五都溪、山兜溪、桐南溪、白漫溪等。河道總長60多公里。村莊之間多有水道纏繞,是江南水鄉。

南嶼是水鄉,還是個“橋鄉”。據統計,南嶼約有70座古橋。最長的250餘米,最短的才1米。其中棲雲橋是閩侯縣最古老的、保存最完整的古橋,橋板上楷書銘文(唐)“上元甲子壬戌(674)歲五月日棲雲僧潤殊造”。是古代永福縣與南嶼諸村前往福州城及舉子進京趕考的必經之橋。在南嶼,除了躺臥水面、連接江河,供人通行的衆多實用橋樑外,還有一座奇特的小小石橋,就是南嶼福壚寺裏的“奈何橋”,沒有實用價值,卻有民俗味道。

南嶼是魚米之鄉,盛產柑橘、六月麻、酸棗、枇杷、梨、荸薺、茉莉花等。因爲蜆子多,水曰蜆江,山曰蜆山。還有獨腳蟶。因爲物華天寶,南嶼還是“名廚之鄉”,有“全國最佳廚師”強曲曲、強木根及其接班人,更有許多活躍在社區和鄉村的特色鄉廚。

南嶼的著名景點有旗山森林公園、水西林建築羣及南嶼福壚寺等。

第2225期(全文共1250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