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金陵晚報

□沈士萍

闊別十多年,又回到了熟悉的故土。清新的空氣彷彿把胸腔都滌盪了一遍,洗淨了都市生活的倥傯和沉重。門前的小河貫穿了整個村子,綠瑩瑩的水毫無波瀾,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星星點點。沿着小河走在翻新的水泥路上,過去的回憶漸漸湧上心頭。

走過橫跨河面的小橋,就來到了村頭的小賣部。幾十年了,它依然佇立在那裏,淺棕色的木門和腰門,腰門和垂直放置的桌子則圍出了老闆的座位。門口的大樹已經開枝散葉,又寬又大的枝丫彷彿搭建了一個遮陽棚,樹下放置了兩張淺藍色的舊沙發。好幾個老人坐在沙發上敘舊,他們滿頭銀絲,行動遲緩卻神態安然;他們絮絮叨叨,一坐一下午卻不覺無聊。

村頭的小賣部就這樣變成了“情報”中轉站,家家戶戶的消息在這裏都變得一覽無餘。無論是誰家的孩子考上大學,誰家的女兒嫁人生子,都逃不過這張信息網。大部分老人都不買東西,只有少數倔強老頭會在老闆這裏買菸抽。日復一日,只要不下雨,總會有老人來到樹下休憩。

其實小賣部也不總是這樣的,多年前它還是孩童們的樂園。那時還沒有線上超市,沒有快遞和外賣,孩子們總去小賣部買零食,饞得等不及,往往還沒走出小賣部就已經喫起來,和小夥伴們邊喫邊玩。孩子們也總去小賣部買玩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小夥伴一起玩摔炮,扔在膽小的孩子腳下嚇唬他們,或者互相比拼誰扔得更響,要是有人扔出個啞炮,大家會鬨堂大笑。小賣部老闆總是嫌棄孩子們太吵,忍不了幾分鐘就跑出來把孩子們趕走,大家也不生氣,在他的呵斥聲中嘻嘻哈哈地離開。

時光啊,真的能改變一切事物的模樣。無論是小時候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還是長大後老人們的促膝長談,人在變、事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故鄉的記憶,一代又一代耕耘與休憩的輪迴。故鄉的小賣部,彷彿是一個守望者,目送孩子們的成長,也擁抱老人們的歸巢。當年的孩子們已不再會去小賣部買東西,現在的老人們則在小賣部的樹蔭下感受着生命的餘溫。

村頭的小賣部,成了故鄉的縮影,映射出那些繾綣難言的心緒。世上本沒有思念,只是因爲有了離別。世上本沒有故鄉,只是因爲有了遠行。千里之外,幾度風霜,幾經彷徨,無法停下的腳步,無法回頭的旅途,都市生活的洪流中,每個人都只能向前追趕,掩藏真正的心之所向。

不願離開的故土,爲何總有魔力般讓人難以忘懷?從最開始我們睜開眼,在這裏看到的第一抹色彩、學會的第一句話、發出的第一聲啼哭,構建成我們對這個世界最初的理解;到最後我們遲暮之年,在這裏看到的最後一絲晚霞、聽到的最後一聲呼喊,累疊成我們對這個世界最後的告別。

希望下次回鄉時,還能來到故鄉的小賣部,看一看泛黃的桌臺和斑駁的樹影,聽一聽嘰嘰的蟲鳴和久違的鄉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