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傳媒

近日,廈門建發股份廈門國貿廈門象嶼三個聚焦大宗商品供應鏈管理的龍頭企業相繼發佈2023年年度報告。在廈門象嶼發佈的“致股東”公告中,董事長鄧啓東表示:“近十年來,我們首次遭遇業績下滑,戰略轉型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期貨日報記者查閱年報後發現,受市場變化影響的遠不止這一家上市公司。上述三家大宗供應鏈龍頭企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

年報數據顯示,廈門象嶼營業收入4,590億元,同比下降14.70%;歸母淨利潤15.74億元,同比下降40.31%。廈門國貿營業收入 4,682.47 億元,同比下降10.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9.15 億元。(公司已剝離房地產業務,剔除上年同期剩餘地產項目利潤影響)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約20%。廈門建發股份營業收入7,636.78億元,同比下降8.30%;但歸母淨利潤卻達到131.04億元,同比增長108.83%。據披露,公司歸母淨利潤大幅增長,主要歸因於 2023年8月完成的美凱龍控制權收購併將其納入本公司合併報表所產生的重組收益。剔除該重組收益以及美凱龍9月至12月的經營損益之後,公司本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41.45億元,同比減少21.30億元,下降比例爲 33.95%。

是什麼導致了企業業績下滑、利潤減少?據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市場需求不足抑制了大宗原材料的採購需求,商品流通效率下降,且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是導致公司部分經營指標下滑的主因。

2023年,大宗供應鏈行業面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可持續發展和抗風險能力受到挑戰:一方面,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另一方面,受預期與實際需求錯位等因素影響,玉米、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寬幅震盪,交易收益大幅波動,行業違約事件偶發,供應鏈企業抗風險能力承壓。

面對商品價格風險管控難度加大的挑戰,中小供應鏈企業不得不逐漸退出市場,這反而給頭部企業帶來機遇。憑藉綜合服務能力和抗風險優勢,頭部企業迅速搶佔市場,市場集中度加速提升。根據貨量口徑測算,中國大宗供應鏈排名前五的頭部企業(物產中大、建發股份、廈門國貿、廈門象嶼、浙商中拓)市場佔有率從 2021 年的 4.81%快速提高至 2023 年上半年的5.46%,頭部效應凸顯,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一帶一路”倡議深化,中國企業出海步伐加快,催生大量海外採銷、國際物流、跨境電商、信息諮詢等供應鏈需求。在海外採購及物流通道建設、國際化團隊培養等方面走在前列的供應鏈企業,有望憑藉服務能力和地緣優勢,承接中資企業海外供應鏈需求,打開新的“藍海” 市場,創造新的增長曲線。

記者注意到,上述三家企業均在年報中透露了企業國際化佈局的進程。據廈門建發股份年報數據,2023年,公司與亞太經合組織國家貿易規模超29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9%;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規模近17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16%;與RCEP成員國家的貿易規模超15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10%。同時,公司着力拓展南美、非洲、中亞等地區的農產品、紙漿、煤炭、有色礦產等供應商資源,提升糧食、能源和礦產等關鍵資源的全球穩價保供能力,積極推進東南亞地區粗銅、原鋁、鎳鐵等初級工業品產能合作。

廈門國貿則新設立了印尼、阿聯酋、巴西三個境外平臺公司,打造東南亞、中東、南美重要業務樞紐,重點拓展金屬、煤炭、鐵礦、紙漿、農產、化肥、新能源等業務;在智利、土耳其、泰國新設辦事處拓展金屬供應鏈業務,在越南設立辦事處拓展棉花棉紗、滌綸短纖等業務。

廈門國貿2023年的進出口總額超過190億美元,同比增加16%,並在印尼開設了250萬噸不鏽鋼冶煉一體化項目,面向歐洲出口光伏產品,重點鏈接海外優質採銷渠道,挖掘大型中資企業海外供應鏈需求。

面對機遇與挑戰,頭部大宗供應鏈企業持續迭代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能力、完善風險管控。在行業數智化轉型進程愈加緊迫的趨勢下,頭部供應鏈企業相繼加大對數智化應用的投入,如物流設施數字化改造、安全倉庫系統構建、多式聯運系統對接、貨運資源整合、供應鏈金融數智解決方案、客戶採銷系統對接、產業鏈服務系統等數智化項目。

廈門建發股份致力於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推動供應鏈運營業務實現線上化、數字化、移動化和可視化的全面升級。據年報透露,報告期內,“紙源網”“漿易通”等產業互聯網平臺,加強與上下游客戶信息互聯互通,不斷降低人工成本、提升運營管理效率。在賦能經營管理方面,公司已推出容E審、容E錄、建發小智機器人(RPA)等智能化應用,全面提升供應鏈運營主要場景的流程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廈門國貿不斷精進數科賦能水平。一是持續創新,建設運營數字化業務平臺:迭代提升“國貿雲鏈”平臺的賦能能力,延展“國貿雲鏈”平臺的支撐領域,拓展“國貿雲鏈·金貿通”供應鏈金融應用場景,全面完成“國貿雲鏈·慧通+”智慧物流數字化平臺建設。二是整合數據,深度應用企業數字化資產:完善數據要素規劃,整合業務數據資產,提煉數據價值,賦能業務決策。三是賦能管理,提升職能部門的保障能力:持續推進財務共享中心建設項目的實施工作,完成檔案無紙化系統上線,加快“大宗商品貿易解決方案”系統的推廣與深化應用。

廈門象嶼則圍繞全產業鏈提供一攬子綜合服務,並切入有賦能價值的生產製造環節,形成“供應鏈服務+生產製造”的產業鏈運營模式,提高綜合收益水平,緩衝產業週期性波動的影響。其在年報中強調,公司運用智慧物流系統進行倉庫數智化管理,並以智慧物流爲基礎,開發建設“嶼鏈通”數字供應鏈服務系統,實現資金方與客戶需求的有效對接;建設農業產業級供應鏈服務系統,服務專業種植戶,實現多方共贏。

隨着國內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進階,如何順應市場變化,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分析上述三家企業的年報可以得出結論:製造業客戶對專業化、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的需求日益上升,供應鏈企業需加速模式迭代,在組合供應、環節整合、鏈條延伸、區域協同等方面持續發力,跨品類的上下游渠道及物流整合能力成爲競爭關鍵。供應鏈企業可以通過高效資源調配及網絡化物流服務介入到產業鏈更多服務環節中,加強客戶粘性,進一步鞏固產業鏈上下游市場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