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4月29日報道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4月23日報道,研究不斷積累的證據表明,間歇性禁食(時間比我們每天睡覺時的禁食更長)可能對健康有益。據觀察,當人們停止進食的時間足夠長時,身體就會轉換能量來源,開始消耗儲存的脂肪。這有助於減輕體重,進而改善高血壓和血糖水平,不過目前還缺乏長期的跟蹤研究來表明這種進食方式是否可以長期堅持。一些研究還表明,間歇性禁食對改善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和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有好處,但這些觀察結果背後的機制尚不十分清楚。

能夠測量血液中循環的蛋白質的技術提供了研究禁食時發生的分子變化的可能性,從而使我們能更好地瞭解禁食的益處和潛在風險。這使我們能夠開始解決一些長期存在的疑問,即間歇性禁食方式背後的真正機制。間歇性禁食近年來受到了如此多的關注。現在,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自然·新陳代謝》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他們通過讓12名志願者連續七天只喝水而進行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在志願者禁食前、禁食期間和禁食後測量了約3000種蛋白質的水平,並將這些數據與其他研究中的遺傳信息進行交叉對比,以估計觀察到的蛋白質變化會帶來哪些益處。

雖然只有12名受試者,但這種方法可以收集到大量信息。正如預期的那樣,研究參與者的體重減輕了,幅度平均爲5.7公斤,其中脂肪和肌肉各佔一半。然而,在停止禁食三天後,他們恢復了肌肉量,但沒有恢復脂肪量。除了這一驚人發現之外,由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專家克勞迪婭·蘭根伯格領導的這個科學家團隊還觀察到,從禁食第二天的結束和第三天的開始起,血液中的蛋白質成分發生了變化。

“從禁食的第三天開始,有益蛋白質呈指數級增加,我們的假設是,這些變化不僅與參與者的體重減輕有關,因爲體重減輕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都非常穩定。”該研究的合著者、沙裏泰大學醫院柏林健康研究所研究員邁克·皮茨納介紹說。這些變化會影響防止神經元退化的蛋白質。

皮茨納認爲,他的研究工作意味着,“雖然並不能排除(禁食幾小時)除了減輕體重外,還有一些小的有益影響,但這些結果所傳遞的信息是,你需要禁食兩三天才能發生這種變化,才能開始利用這些內部資源,並可能在不同器官中啓動不同類型的新陳代謝程序”。

這位德國研究人員認爲,在減少每天攝入的熱量方面,減少一天中進食的時間比計算每餐攝入的卡路里更爲簡單有效。然而,較長時間的禁食在特定應用情況下可以產生有益的效果。“它對治療耐藥性癲癇的效果令我非常感興趣。當藥物不起作用時,還可以嘗試生酮飲食(一種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這可以產生類似長期禁食的效果。”皮茨納解釋道。他補充說:“我們發現,當禁食開始提高血液中的酮體水平時,會促使大腦中的某些結構蛋白髮生變化。”雖然長期禁食不能治癒癲癇,但可以減輕症狀,就像其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影響一樣。(編譯/田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