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天津日報

告別開胸 心臟搭橋手術進入微創時代(圖)

——訪天津康匯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崔光浩

通訊員 皮思達

學術帶頭人 崔光浩,天津康匯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1990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第27期日本笹川醫學獎獲得者,並以高級訪問學者身份被公派至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循環器中心研修,師從日本黑澤博身教授、新岡俊治教授。兼任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第一屆、第二屆先天性心臟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臟大血管外科分會大血管外科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臟大血管外科分會腔鏡外科分會委員,天津市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第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等學術職務。

“正中開胸”、“20釐米的大口子”、“體外循環”……一提到心臟搭橋手術,就讓許多患者望而卻步。然而,心臟搭橋就一定要“開胸”、讓心臟暫時停跳嗎?近日,筆者就相關問題走訪天津康匯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崔光浩,瞭解到,心臟搭橋手術已進入微創時代,通過小切口、心臟不停跳等,即可解決患者複雜的冠脈血管病變問題。

傳統開胸搭橋手術

讓古稀老人心生畏懼

80歲的郭大爺(化名)一年前出現陣發性胸痛,每次持續15分鐘,最近症狀發作頻繁,前往天津康匯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就診。入院後行冠脈造影檢查,提示:前降支近中段瀰漫狹窄90-95%,迴旋支近中段99%狹窄,遠端100%閉塞,右冠近中段瀰漫性狹窄90-95%,後降支開口100%閉塞,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崔光浩主任醫師考慮患者冠狀動脈多支病變,病情複雜,需要儘快進行冠狀動脈血運重建治療,建議行冠脈搭橋手術。一想到開胸搭橋手術的場景,患者及家屬心生畏懼。

微創搭橋手術切口縮小近4倍

考慮到患者年事已高和心裏顧慮,崔光浩主任醫師決定採用國內外先進的小切口微創冠脈搭橋術,以創傷最小的方式,解決患者的病痛,同時減少患者的心理創傷。

徵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崔光浩主任醫師親自主刀,從患者左前胸外側經第5肋間開大小約5.5釐米的切口,通過這一切口獲取左側乳內動脈,將左乳內動脈與前降支進行吻合,用大隱靜脈一端連接到左鎖骨下,另一端連接回旋支,序貫到右冠狀動脈,最終順利完成多支血管搭橋手術。術後第2天患者就下牀活動了。

大部分傳統搭橋患者

都適用微創搭橋術

心腦血管疾病是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首要因素,冠心病尤其是嚴重的冠狀動脈堵塞性疾病,很可能出現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崔光浩主任醫師介紹說,現階段,冠心病的常見治療方式是藥物治療和冠脈內支架植入術,不過,對某些重度冠脈病變患者而言,心臟搭橋手術是更爲有效的治療方式。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心臟搭橋術。對於冠狀動脈左主幹病變、三支病變(前降支、迴旋支以及右冠狀動脈)、合併糖尿病兩支病變、不適合介入治療及介入治療術後再狹窄的患者,冠狀動脈搭橋術是血運重建的首選治療。

傳統的開胸心臟搭橋手術,是從胸骨正中打開大約20釐米的切口,在動脈狹窄的近端和遠端之間重新建立一條血管通道,使動脈血通過“血管橋”繞過堵塞部位,解決心臟缺氧、缺血狀態,改善心功能,但手術創傷大,術後恢復較慢。微創搭橋手術將手術切口縮小至五至七釐米左右,具有出血少、恢復快等優點,不僅避免了打開胸骨的創傷,還能實現更好的遠期通暢率。大部分需要做傳統開胸搭橋手術的患者,也都可以選擇做微創搭橋手術。特別是高齡、糖尿病、肥胖等這類常規外科搭橋手術風險比較高的患者,更適合微創搭橋手術。

心臟大血管外科是臨牀醫學中風險最高、挑戰性最大的科室之一,因此開展心臟外科手術經常被形容爲“在刀尖上跳舞”。崔光浩主任醫師在心臟大血管外科這個“舞臺”上不斷突破醫學技術難關,從醫以來,由其主刀完成的心臟手術6000餘例,參與心臟手術10000餘臺,且有豐富的微創單支和多支冠脈搭橋手術經驗。

在崔光浩主任醫師的帶領下,天津康匯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目前可以開展各種類型的複雜、疑難、大型心臟外科手術,如微創小切口、非體外、不停跳搭橋手術,包括冠脈搭橋與介入治療的雜交手術、微創多支冠脈搭橋術;全胸腔鏡下各類心臟瓣膜置換或修復手術、瓣膜置換術合併冠心病搭橋術、瓣膜病合併房顫迷宮手術、經皮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二尖瓣夾合術(MitraClip);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Bentall手術、B型主動脈夾層微創手術等外科治療。

崔光浩主任醫師表示,天津康匯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今後努力的方向:一是深耕亞專科領域,骨幹醫生、年輕醫生不斷提升更加精、專的亞專科領域的手術能力;二是加強心臟大血管外科與心血管內科的聯動,通過科室間協同合作,爲心臟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診療服務。

通訊員 皮思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