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雲南政協報

滇越鐵路文化的“探尋者”

——記開遠市政協委員李飛

■通訊員陳婭媛

從學生時代到步入社會,李飛在國企員工、汽車4S店總經理、文化產業經營者等多種角色中輾轉。然而,無論身在何處、遇到多少困難,李飛收藏滇越鐵路歷史文化資料的腳步從未停歇過,而成年後的李飛也開始對外展示自己的收藏品、傳播滇越鐵路歷史文化。

李飛是開遠市政協委員,雲南滇路歷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雲南省滇越鐵路研究會副祕書長、理事,開遠市滇越鐵路歷史文化陳列館創辦人。

出生於1978年的李飛,有着不一樣的家庭,母親的祖輩曾參與過滇越鐵路修建之初的勘探,也是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個碧石鐵路”的股東之一。父親於20世紀60年代赴越“援越抗美”,保衛過滇越鐵路。母親是國企工人,與滇越鐵路貨運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也許是血脈賡續,只要與滇越鐵路有關的東西,李飛都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5歲那年,他就開始收集與滇越鐵路有關的錢幣、貨幣;小學四年級,10歲的他開始以交筆友的方式寫信給世界各地的滇越鐵路愛好者和集郵愛好者,向他們收集滇越鐵路的有關藏品和郵票。

小學六年級下學期、初中一年級上學期,李飛分別作爲少先隊中隊長、學生代表兩次到位於開遠火車站二樓的雲南窄軌鐵路歷史陳列館參觀學習,立下了“從國外收集滇越鐵路歷史文化資料”的志願。

從1990年9月起,李飛開始與法國、意大利、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的滇越鐵路、雲南歷史文化、集郵等愛好者交流,向他們收集清末以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關於滇越鐵路及雲南歷史文化的古籍、影像、郵政史料和實物等。

爲了收藏,他把父母給的早點錢省下來,購買歷史書籍、郵票、信封等,甚至不惜把外婆給他的瑞士古董表換成滇越鐵路藏品。

收藏是一件“燒錢”的事,作爲學生,又沒有父母支持,李飛一度遇到難題。“在一次交流中,我得知外國友人要購買雲南過期的茶葉,當時雲南的沱茶保質期都是36個月,每隔一段時間,開遠市糖業菸酒有限責任公司就會折價處理一批臨到期或過期的沱茶,我就以每坨1角錢的價格收購、按1塊錢的價格寄給國外友人,國外友人則把同等價值的滇越鐵路藏品、郵票寄來給我抵扣茶錢,我就是採取這種以物換物、螞蟻搬家的方式,把國外的滇越鐵路藏品一件一件搬回來。”李飛說。

2003年起,李飛開始爲滇越鐵路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提供第一手原始影像資料及相關資訊,並參與滇越鐵路相關文史書籍及滇越鐵路影視劇、紀錄片的勘誤。其中,2016年出版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終將消失的印跡——滇越鐵路影像紀行》等叢書,使用了李飛所收藏的《滇越鐵路(1910年法文版)》原始圖文史料;李飛參與勘誤的紀錄片《滇越鐵路·生命的故事》,2022年在雲南衛視、中國國際電視臺播出後,獲國家廣播電市總局優秀紀錄片推優、“第28屆中國紀錄片系列片十優作品”推優。

2021年,開遠市南正街歷史文化街區開街,在省、州、市各級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李飛籌資在南正街歷史文化街區設立了開遠市滇越鐵路歷史文化陳列館,宣傳、推介滇越鐵路文化。該館於2021年12月26日開館試運行,館藏文獻史料和老物件達數萬件。

2022年初,李飛被協商推薦爲十一屆開遠市政協委員,之後,市政協還在滇越鐵路歷史文化陳列館掛牌成立了“李飛委員工作室”。作爲“新委員”的第一件提案,李飛提出了關於依託“滇越鐵路”助推開遠特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建議的提案。此外,李飛還依託政協委員工作室,利用陳列館開展公益性愛國主義歷史文化宣傳,接待省內外、國內外來賓5萬餘人(次),受到廣泛好評。

“成爲政協委員後,平臺更廣了,眼界、思路也更開闊了,通過參加協商、調研視察,委員們跳出各自視野的侷限,碰撞出許多有價值的‘火花’,讓我受益匪淺。”李飛把這些啓發運用到陳列館展陳中,讓陳列館綻放出了獨特的光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