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近日,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長貝多廣在由《金融監管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共同主辦的“金融強國”主題對話暨全國金融學院院長聯席會活動上發佈了由CAFI和螞蟻集團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消費者金融健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早在央行發佈的《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21 年)》中,“金融健康”一詞被正式引入,並且出現了 5 次,對金融健康的要義進行了詳細闡述,即要促使個體有效平衡日常收支、穩妥管理資產負債、積極應對風險挑戰、持續提升金融素養、不斷保持行爲理性、穩步增強未來信心,這將有助於提升個體的金融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築牢金融穩定和共同富裕的微觀基礎。

貝多廣介紹,《報告》採用主觀和綜合兩種評估方式對30602份有效樣本進行分析,發現約四成消費者處於比較健康或非常健康狀態,13%的受訪者金融健康狀況需要“重點關注”。暴露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30歲以下青年人的金融健康狀況更需關注,保險保障覆蓋程度在各羣體都亟待改善,鄉村居民的債務可控比例較低,靈活就業者和小微企業主流動性緊張問題最爲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顯示,在 60 歲以下羣體中,所有指標都呈現出“越年輕、越掙扎”的特徵。從文化習俗和常識上判斷,我們通常會認爲年輕人對未來會有更積極的預期,也會更少地按照老習俗行事,然而調查結果卻並非如此。例如,相較 50-59 歲年齡組,16-24 歲年齡組預期未來財務狀況會變好的比例低了 10 個百分點,很少或從不爲人情往來支出感到壓力的比例更是低了 16 個百分點。《報告》分析,前者可能與當前的人口結構和就業形勢密切相關,而後者則可能是收支和財富狀況多維度連鎖反應。

《報告》還指出,相對的年輕羣體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日常收支管理和應急存款準備不足。對於 16-25 歲羣體而言,收入大於支出的比例僅爲 38.0%,應急存款能夠在失去收入的情況下支持超過 3個月生活費用的僅爲 35.9%。

整體來看,金融健康水平隨着年齡的增長呈現出先上升後小幅下降的趨勢,相對年輕羣體需要從各個層面着手提升金融健康。不過,《報告》也提醒,上述特徵可能不僅僅是生命週期中財務金融特徵的變化,也可能體現了不同時代經濟狀況和財富紅利的差別,應該辯證看待。

青年人金融健康水平有待提高

這與許多先前的調查研究都有所不同。例如,新冠疫情期間 CAFI組織的金融健康調查顯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有更大的比例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更年輕和更年長的情況都更好。又如,美國金融健康網絡 2023 年的年度金融健康調查顯示,36-49 歲受訪者只在一半指標上積極回應多於更年輕羣體,而在收支平衡、未來財務安排、債務可控程度指標上積極回應少於更年輕羣體。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曾戀雲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青年人的金融健康狀況可能與當前的經濟和就業形勢有關。相對於職場的中流砥柱們,青年人的收入水平一般更低,收入的波動性也會更大。而且從調查的結果來看,收入不穩定對金融健康的影響更大。

調查數據顯示,即使收入水平在 5 萬元以下,當收入波動性較低時,金融健康處於“比較健康”和“非常健康”狀態的比例合計爲 40.9%,達到同收入水平中高波動組(8.2%)的約 5 倍。收入波動性處於中高水平的分組要在收入達到30萬及以上時才能超過收入5萬以下低波動組的金融健康程度。這意味着,從羣體意義上來看,收入波動性對金融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需要數倍收入的提升才能彌補。

對此,《報告》分析,雖然高收入似乎總應該比低收入更好,但如果缺乏穩定性,人們可能會在收入波動或意外開支期間難以支付基本費用,從而導致儲蓄耗盡或債務積累。除此之外,收入波動性高也會提升金融規劃和執行、風險管理的難度。

此外,曾戀雲還向記者表示,與前幾代人不同,青年人更早就暴露在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當中,這對青年人的金融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債務素養以及管理信用和債務的能力。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隨着信用產品的普及,對債務和信用的管理成爲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應該具備的重要能力。金融機構和教育部門在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和金融健康方面大有可爲。

曾戀雲坦言,金融行業的同質化競爭已經很嚴峻,如果金融機構能夠幫助客戶提升金融健康水平,這不僅有利於樹立自身品牌,還能夠贏得客戶的忠誠和認可,對提升整個社會的金融穩定性也有幫助,是一個“三贏”的過程。近幾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機構把如何幫助客戶提升金融健康納入ESG信息披露報告。

“而且,從國際經驗來看,金融教育其實是在‘可教導的時刻’的效果最明顯,即在一些特定的金融場景,例如客戶剛剛獲批一張信用卡的時候,就告訴他如何管理自己的信用狀況和控制債務負擔程度。”曾戀雲認爲,金融健康要從理念倡導走到實踐探索的階段,金融機構的力量不可或缺,但行業從轉變觀念到付諸行動仍然需要一個過程。《報告》披露的調查數據也顯示,消費者在數字平臺的金融教育參與程度越高,金融素養和金融健康水平越好。

金融健康應融入國民金融教育 

正如金融發展本身不是目的,通過“好金融”實現“好社會”纔是真正願景一樣,金融教育也應該向這一目標靠攏。

《報告》認爲,將金融健康作爲國民金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讓施教方的干預內容和方式更加“以終爲始”,減少流於形式的金融教育,同時也讓金融消費者對構建自身的金融福祉有更全面的認識框架。

《報告》介紹,金融健康教育可以幫助金融消費者更系統化地瞭解如何進行日常財務管理,如何應對潛在的風險衝擊,如何爲未來的發展規劃做財務準備,讓消費、儲蓄、投資和借貸等金融行爲服務於生活品質的提升和發展目標的實現。

曾戀雲還告訴記者,將金融健康納入國民金融教育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不同的教育階段有不同的梯度,但整體而言,培育金融健康的理念框架需要得到格外的重視。畢竟隨着技術的進步金融行業也在快速發展,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迭代速度會很快,但良好的金融健康理念可以讓人受益終身。

結合國內外發展經驗,《報告》認爲將金融健康融入國民金融教育體系中至少需要關注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要從小抓起。金融健康不是成年後、開始使用金融服務時才需要關注的理念,而是過好一生的重要課題。國際上已經有很多國家將金融教育納入了中小學課程大綱,按照學生對圖形、文字、數學的理解水平分成若干階段來開展金融教育,潛移默化地推動樹立良好的金融理念和態度,爲形成好的金融行爲習慣打下基礎。從小學認識錢幣、瞭解金融機構的名稱和基礎功能,到中學學習金融健康的框架,接觸到需要更復雜數學知識的貸款分期計算等等,可以幫助未成年人逐漸形成基礎的金融思維,在走向社會時更加從容地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金融事務。

二是要充分運用新技術、創造新模式寓教於樂、有效助推。充分運用新技術和創造新模式可以將金融教育變得更加有趣、易於理解,更具吸引力,並且有潛力在非典型教育場景中實現能力的助推。通過移動應用程序、在線平臺和社羣、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等,金融教育可以是模塊化、個性化的,可以是好玩的、社交的,也可以融入在恰恰需要信息賦能、行爲助推的生活場景中,在“可教導的時刻”實現最有效的影響力。

三是要形成長效更新機制。金融、商業、技術、文化,一切都在變化,不變的是我們對社會福祉的追求。面向未來,我們需要形成長效更新機制,以動態的視角、開放的心態對金融教育的框架、主題、內容和形式等進行不斷提升。

此外,《報告》還顯示,保險保障覆蓋程度是所有年齡段羣體都亟待改善的指標。50-60歲羣體中,認爲“我購買的保險可以充分覆蓋各類風險”比較或非常符合自身狀況的比例最高,爲32.1%,這個比例在 16-25 歲受訪者中最低,爲 19.3%。由此可見,即使是保險保障覆蓋程度最好的年齡段也仍然存在較大的保險不足比例,普惠保險的發展任重道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