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之後,如何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縮小微觀主體感受與宏觀數據之間的“溫差”,成爲市場關注的重大議題。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審議《關於持續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會議明確當前面臨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等挑戰,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提出要靠前發力有效落實已經確定的宏觀政策,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對下階段的經濟工作作出了新部署。

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面臨諸多挑戰

談及當前經濟形勢,政治局會議認爲,今年以來,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增多,動能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改善,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呈現增長較快、結構優化、質效向好的特徵,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會議明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面臨諸多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國內大循環不夠順暢,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同時必須看到,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開局良好、回升向好是當前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徵和趨勢,要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3%,較2023年四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5%,增速比1-2月加快0.3個百分點。但3月部分宏觀經濟指標,比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同比增速明顯放緩,房地產投資降幅擴大。

在超預期的經濟數據的背後,一些隱憂也值得關注。比如價格低迷、消費轉弱、有效需求不足、產能利用率低、經濟恢復不平衡等,微觀主體感受與宏觀數據之間的“溫差”加大。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從5.3%的GDP增速看,一季度開局良好,爲全年達到5%的增長目標打下堅實基礎。不過,3月多個經濟指標環比增速下行,一季度數據的持續性仍待觀望;GDP平減指數連續四個季度爲負,且預計二、三季度仍爲負值,反映了國內內需不足以及企業定價能力較弱。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對第一財經分析,從近期若干宏觀數據和高頻數據來看,我國社會有效需求尤其是國內需求仍需繼續呵護回暖復甦態勢,企業經營仍應繼續以提升盈利可持續性、穩定經營預期來帶動投資意願和優化生產端,重點領域風險防範仍應通過強化風險監測、預警、評估來推動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

靠前發力落實宏觀政策

談及下階段的重點工作,會議指出,要靠前發力有效落實已經確定的宏觀政策,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及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確保基層“三保”按時足額支出。要靈活運用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要做好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加強預期管理。

近段時間財政部、央行、發改委等部門對下階段經濟工作密集發聲。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22日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重點從六個方面持續發力,包括全力支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着力支持擴大國內需求,積極支持改善和增進民生福祉,更高水平保障糧食和能源安全,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和財政運行監測。

貨幣政策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18日表示,前期出臺的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正在逐步發揮作用,國民經濟持續回升、開局良好。未來貨幣政策還有空間,我們將密切觀察政策效果及經濟恢復、目標實現情況,擇機用好儲備工具。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分析,要進一步加大財政貨幣等政策的協同與落實,尤其要防止一季度經濟數據“亮眼”後的政策收縮,繼續保持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穩定房地產形勢的政策有必要繼續優化和加大力度。

會議還提到,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落實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要創造更多消費場景,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要。要深入推進以人爲本的新型城鎮化,持續釋放消費和投資潛力。要實施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充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4月28日,在中央企業大規模設備更新工作推進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將進一步匯聚工作合力,推進配套方案出臺實施,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希望中央企業“一企一策”制定設備更新工作方案,優先選擇一批能耗高、排放大、效率低、安全隱患大的設備儘快更新改造。加大資金投入,推進企業技術設備升級和相關產業集羣園區發展,促進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是今年經濟工作的一大重點。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佈局,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佈局建設未來產業,運用先進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國務院國資委4月28日在湖南株洲召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現場推進會,明確下一步深化國企改革推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工作重點。

國資委副主任王宏志表示,要完善國有企業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打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堵點卡點;堅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兩端”發力,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產業引領支撐作用;要推動重組整合實現要素暢通流動,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資源支撐;要形神兼備深化市場化機制改革,增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活力動力。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表示,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形成一種能夠適應和促進產業發展的生產關係,就是要進一步深化改革,解決當前制約產業發展的各種體制機制弊端。

近日在中關村論壇上,22家中央企業面向全球發佈“培育未來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倡議書。這些央企涉及未來信息、未來網絡、未來空間、未來能源、未來製造、未來健康等6個未來產業。倡議書希望攜手支持創新的力量,以交流增進合作、以合作促進發展、以發展贏得未來,積極培育未來產業,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更好服務各國發展、增進人類福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