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每日商报

杭州市长阳小学 叶依依

小R,号称“毒舌小王子”,大家都不愿与他做朋友。

四月是我们的足球项目学习周。

“老师,我报名啦啦操。”一女生自告奋勇。

“钢牙妹也有春天吗?我看球场上最耀眼的是你的钢牙而不是你的啦啦操吧。”小R开始毒舌。

有男生想参与,小R也没有放过:“男的也跳啦啦操?男扮女装吗?太好笑了!”

课后我找到小R,让他注意沟通方式,不然没人愿意和他组队。小R却认为自己的说话方式很酷,直击要害,压倒性的胜利。

看比赛时,小R的“毒舌”又让班级丢了精神文明附加分。

对抗赛后,我开展“角色互换”主题班会。小R扮演足球队员,同学扮演“毒舌”的观赛者,进行情景扮演。随着“毒舌”扮演者发起的言语攻击,小R丧失了言语掌控权,体会到了被中伤的滋味。这天小R不再“毒舌”,变得沉默。

当晚,我进行了家访。“老师,孩子不成器让你们费心了。”小R妈妈的话打乱了我原本的开场白。“我的不成器还不是你们遗传的吗?上梁不正下梁歪。”小R的话让氛围变得紧张。

我改变策略对小R妈妈说:“小R的口才很好,我打算让他担任足球联赛金牌解说员,这是家长观赛券,抽空来观看哦。”此时的小R眼里藏着光,流露出一点小惊喜。

考虑到小R的“毒舌”更多是为在他人面前获取自我价值感,于是我给小R量身打造“明星”光环来引导他与人相处的方式。

因小R热爱体育且表达能力强,我让他担任班级足球赛的解说员,为他赢得了不少的球迷粉丝。因此,小R开始关注自己在校园的影响力,少了几分伤人的“毒舌”。

不久,又有同学说小R在解说时用词不恰当。我决定组织辩论赛,辩论讲究礼仪,小R从中学会了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运用语言的力量获胜。

渐渐地,小R的状态有了起色。我鼓励他妥善展现自己,又和他妈妈沟通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在学校里小R不断尝试其他的主持活动,收获了校园“王牌好声音”的称号,完成从“毒舌”到“好声音”的转变。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孩子的心理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便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学会做一个有洞察力的老师,看见学生内心的需求,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校园中扮演一个“好角色”,才能促使他们积极向上、笃定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