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雪 濰坊報道 通訊員 唐鈺婧

隨意使用網絡上看似常見的“藝術字體”,可能侵犯了字體設計者著作權,你知道嗎?濰坊市奎文區某企業在設計產品外包裝時,爲了使內容呈現更具美觀和設計感,會挑選各類好看的藝術字體對商品圖片、視頻進行修飾,不成想卻收到了侵犯他人著作權的通知,被告知企業行爲造成了字體侵權,面臨成千上萬的賠償金。

鑑於企業當事人的“莫名其妙”,奎文區法院在案件審理中發現,當事人知識產權意識薄弱是糾紛產生的重要成因。侵權了嗎?侵權了,但是爲什麼、怎麼樣侵權了卻摸不着頭腦。對此,法院知識產權團隊積極轉變思路,通過促成雙方達成著作權授權協議的方式實現互利共贏,不僅提高了案件調解率,也使得糾紛解決成本降低,將糾紛轉換爲企業發展機遇。目前,當地已累計促成57件類似案件當事人達成授權協議。

聯動共建新格局,打造訴源治理“強引擎”。截至2024年年初,奎文區法院通過“行政調解+司法確認”的方式從快辦結知識產權案件已達13件。2023年11月,通過濰坊仲裁委派駐法院的商事調解中心奎文分中心開展知識產權案件訴前調解工作,打造“司法訴訟+仲裁”協調聯動訴源治理新模式,在雙方的齊力配合下,成功調解了3起侵害著作權糾紛案件,調解總金額達40萬元。2023年12月,面對人民羣衆對司法的新需求,知識產權團隊結合類案審判經驗及相關法律規定,以“如我在訴”司法理念,主動延伸司法觸角,形成“類案研討”制度,有針對性地向5家市級行政事業單位發出了司法建議,通過部門合力向市場主體說法普法。

創新工作模式,拓寬多元解紛“朋友圈”,能線上解決的問題,絕不叫老百姓受累多跑路。2023年9月13日,奎文區法院通過互聯網庭審調解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的案件,成功化解24件類案,案涉濰坊、東營、聊城、泰安等地區與本案被告相關聯的二十多家汽車銷售公司,侵權圖片數量高達470個,此案的調解從源頭上減少案件增量,減輕當事人訟累。根據奎文區企業密度大,案件數量多、類型多樣,新類型案件頻發的特點,法院知產團隊還創新建立了“一案一羣”工作模式。調解員在庭前組織雙方當事人通過微信羣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調解,線上同步進行證據出示,促使案件雙方都能“心裏有數”,實現高效應訴。先後組建微信調解交流羣1800餘個,累計線上證據交換1200餘件,線上調解1000餘件,真正做到了“讓信息多跑路,讓老百姓少跑路”。

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用好普法宣傳“催化劑”。爲減少知識產權侵權當事人“莫名其妙”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奎文區特組建了一支知識產權普法志願服務隊。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開展普法宣傳志願服務,充分利用“濰坊奎文法院”微信公衆號,線上不定期發佈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共發佈“網址居然侵權了”、“小心陷入一件代發雷區”、“要小心了!這個網紅表情包幾乎人人都用過”、“非荔浦引發的侵權糾紛”等若干篇文章以案釋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爲老百姓說法、普法,達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另外,在線下櫻園社區等地開展了普法宣傳活動,設立宣傳服務檯,向老百姓面對面講解了什麼是知識產權、怎樣保護知識產權以及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同時普及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等相關法律知識,發放宣傳單頁,展示了侵權實物,鼓勵羣衆積極舉報知識產權違法行爲,購買正規渠道的產品,杜絕假冒僞劣和三無產品等等。切實增強了社區居民尊重、運用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了濃厚的全民參與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