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幽蘭的蘭花、形態各異的多肉、蒼勁挺拔的羅漢松……走進重慶市南川區大觀鎮中心小學校木涼校區(以下簡稱大觀木涼校區),多姿多彩的盆栽隨處可見,整個校園都充滿着蓬勃生機。

大觀木涼校區位於南川區北部“農業生態大觀園”核心園區內,佔地22畝,是一所“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優”的農村小學。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和苗木資源,學校秉承“生態教育”思想,確立“生命、生機、生長”的辦學理念,結合學生需求,開發了“快樂盆栽”校本課程,力求通過“快樂盆栽”校本課程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特色發展。

圍繞生態教育,創生“快樂盆栽”校本課程

“盆景,是大自然景觀的微縮。同學們可以在盆栽時,按照你喜歡的樹木的造型去創造盆栽的風格……”走進大觀木涼校區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學校教師張冬明正在教同學們製作盆景造型。

爲何要將盆景造型納入課堂?張冬明表示,學生通過盆栽課程,可以學會利用綠植、泥土、砂石等材料,於一小盆之中塑造出微景觀,體會勞動之樂,培養藝術素養。“同時,學校利用實踐基地,讓學生練習翻地、施肥、種植;利用蚯蚓塔收集蚯蚓糞,爲盆栽植物提供豐富的有機肥;利用植物的花、葉等製作書籤、茶杯墊、五子棋等手工作品。”張冬明說,學校還結合語文習作與表達等內容,將盆栽課程與語文、科學、藝術、手工、勞動等課程進行整合,落實勞動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結合工作,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一盆小小的綠植,竟能延伸出衆多課程。“生態教育的核心是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發展,允許學生自由生長。爲此,學校創建了以‘童夢飛揚’爲核心的校園文化。營造出兒童自由生長的自然生態”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彭仕學一語道出了“快樂盆栽”校本課程的關鍵之處。

彭仕學表示,未來,“快樂盆栽”勞動教育實踐課程還將在推動素質教育中深入發展,常態化、校本化、特色化實施,讓師生在盆栽的精心培育中共同成長,天天向上。

舉十年發展之功,擦亮學校特色辦學名片

那麼,“快樂盆栽”校本課程的開發背景是什麼?一切開端,都要從一份問卷調查說起。

“學校開發校本課程時,在全校進行了問卷調查。”學校教師周萍介紹,經過調查發現,學生對盆栽很感興趣,再加上學校擁有良好的生態資源,因此開發了“快樂盆栽”校本課程。目前,“快樂盆栽”校本課程已經開發出“三課三段三主題”課程體系,即通過班級集中授課、少年宮社團活動和基地勞動實踐課三個課堂同步推進,並在低中高三個年段分別設置了農趣盆栽、花卉盆栽、盆景藝術三個主題單元。

在“農趣盆栽”單元,學生們圍繞糧食、蔬菜、水果三大類進行種植、養護、收穫,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快樂;在“花卉盆栽”單元,學生們以種植中國十大名花爲主,感受花的文化內涵;“盆景藝術”主要以竹石盆景、樹木盆景、山石盆景三大類爲主,激發學生的創作精神。此外,學校還衍生構建了“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新”的“三會”學生素養模型。

“經過十年堅持和發展,學校‘快樂盆栽’課程已結出累累碩果。”彭仕學表示,近年來,學校“快樂盆栽”案例在重慶市教委校本課程案例評選中獲二等獎,1個國家級課題《“快樂盆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已順利結題,3個市級課題(項目)已成功立項在研。學校還被授予爲“南川區花卉盆景實踐基地”。

如今,“快樂盆栽”校本課程已成爲大觀木涼校區一張靚麗的名片。正如重慶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所長楊昌弋爲“快樂盆栽”校本課程題詩:“一草一木總關情,一花一葉入禪心。方寸精微藏丘壑,一月千秋照古今。”

(文/郭翠琴)

編輯:李宏偉責編:吳磊審覈:趙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