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觚尊和卣(yǒu),用來裝美酒’,這樣就容易記住這些青銅器的功能了。”5月1日,在鄭州博物館,身着工裝、腰挎工具包、手拿抹布和噴壺的吳留萍被觀衆層層圍住,她正“客串”講解員,講解展櫃中的一組青銅器。(5月2日 中新網)

吳留萍爲觀衆講解文物。圖據中新網

57歲的吳留萍是鄭州博物館“創世王都”展廳的保潔員。她邊擦玻璃邊爲遊客講解文物的視頻走紅網絡,其非凡的學識和樂於分享的精神,成爲了衆人矚目的焦點,被網友贊爲博物館“掃地僧”。她的故事不僅爲人們帶來了感動,更帶來了有關職業精神、知識普及和個人成長的多重啓示。

吳留萍的故事讓我們重新審視職業精神的價值。作爲一名保潔員,她不僅認真對待自己的保潔工作,確保博物館的整潔和美觀,還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文博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這種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和對知識的熱愛,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也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崗位,都應該保持對工作的熱愛和專注,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

吳留萍輕鬆有趣的講解方式也提供了知識普及的新思路。她並沒有使用專業的術語和複雜的講解技巧,而是用最樸實、最直白的語言,將複雜的文博知識轉化爲生動有趣的故事,讓遊客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收穫了知識。這種接地氣的傳播方式表明,知識普及應該更加註重受衆的需求和興趣,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受益。

同時,吳留萍的故事還告訴我們,個人成長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作爲一名普通的保潔員,吳留萍沒有滿足於日常的清潔工作,而是“偷師學藝”,不斷追求知識,從一個對文物一無所知的保潔員,成長爲一個能夠向遊客講解文物的博物館“掃地僧”,這背後是她不斷的努力和積累。這也告訴我們,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好奇心,不斷學習和積累,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每個人都能成長爲更好的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便是博物館“掃地僧”吳留萍的故事,帶給我們的多重啓示。這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與成長的個人故事,更是一段唯有熱愛能抵歲月漫長的勵志人生。

關育兵

上游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龍春暉責編:鄒渝審覈:陳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