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邱俊霖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东晋权臣桓温曾经和一群手下一起吃饭,饭桌上有一道蒸薤(xiè)。吃得兴起时,一个参军拿筷子去夹蒸薤,一时竟夹不起来。一起吃饭的同事们竟笑出了声,桓温见了,很不开心地说:“同盘尚不相助,况复危难乎!”

一起吃饭都不肯互相帮助,反而还在一旁嘲笑同事,更不用说遇见危险和困难的时候了。吃过饭后,桓温便罢免了这几个人的官职。那么,小小的“薤”究竟是何物呢?

薤,就是咱们常见的藠头,部分地区的人们也将其称为“荞头”。藠头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关于藠头的外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叶状似韭……薤叶中空,似细葱叶而有棱,气亦如葱。”藠头的叶子和韭菜相似,但又如葱一般中空,叶子中间有棱线,鳞茎似蒜,因而藠头又被人们称为“小蒜”。

藠头在野外也有生长,不过,如今大都被人们移植到了菜园子里。现在的藠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之一。而且不得不提的是,藠头的故乡就是中国,换而言之,这是我国原产的一种蔬菜。

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好比朝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曹操提到“朝露”时,脑海里极有可能想到了藠叶。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挽歌《薤露》,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至少沿唱至唐代。古人以薤叶上的露珠比作人生,薤露在朝阳映照下晶莹璀璨,美丽动人,可稍纵即逝。它的光彩如此闪耀又如此短暂,就好比人生一样。

曹操和曹植父子,非常喜欢用《薤露》的旧调来填写新词。比如曹植在《薤露》中写道:“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人生短暂,应该及时建功立业啊。

对于吃藠头,古人可没少花心思。比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说道:“(薤)其根煮食、酒、糟藏、醋浸皆宜。”说的便是薤白的食用方法。

唐朝诗人白居易爱吃藠头,比如倒春寒来了,他一定会想到自己浸的薤白酒:“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春寒》)今天早上春意寒,我自问自己想要什么?当然是令人倍感暖意的薤白酒,还有那美味的乳汁和地黄粥呀。

唐代诗人于鹄与邻居在同一屋檐下种菜,菜肴中便有藠头,他在诗中提道:“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题邻居》)居住在偏僻巷里,邻居很少,令诗人高兴的是,邻里之间和睦共处,蒸梨常用一个炉灶,洗薤也共用一个水池。这儿的“薤”不一定是确指,也可能是各类蔬菜的代名词,但也足够说明,古人有多爱吃藠头了。

不过,在古代,薤被认为是荤菜之一。古人说的“五辛”,是指五种带有辛味的野菜:蒜、薤、葱、韭、兴渠。出家人认为食用五辛会口气重,恼人心绪,碍人修行,所以也就不吃薤了。

现在的人们常说“饭桌见人品”,很多人往往能够以小见大,通过观察一个人吃饭时的小细节来分析一个人的人品。桓温和手下一起吃藠头的故事不正说明了这点吗?

在《世说新语》里,还发生过另外一个和吃藠头有关的故事:东晋有个叫作苏峻的将领起兵叛乱。当时朝廷的执政庾亮,投奔了镇守荆州的陶侃。庾亮想请陶侃起兵勤王。不过,庾亮和陶侃曾有过小过节。如今自己落难,来到了陶侃的地盘上,他心里七上八下。陶侃出了名的吝啬: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可他有时有些过头。庚亮知道陶侃的这个作风,等到吃饭的时候,正好桌子上有藠头,便拿起藠头放到自己面前,但只采藠叶,然后把藠头留下。陶侃很奇怪,问他:“薤白是薤菜的精华,你不拿来吃,留着干嘛?”

庾亮立马抓住机会解释说:“不是不吃,只是这薤白还可以留着种啊,吃了可惜。”陶侃听了庾亮的回答很满意:没想到庾亮竟还有着爱惜粮食的美德。实际上,庾亮只是故意投其所好迎合他。最后陶侃起兵勤王,平定了叛乱。看来,有的时候,饭桌上所窥见的人品也不全是真实的。比如,庾亮不就是抓住了人们“饭桌见人品”的心理,从而在饭桌上好好地作了一把“秀”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