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海東日報

□本報記者 郝志臻 張璐

人間煙火氣,尋味飯菜香。

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說起“黃燜羊肉”,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李二堡鎮塘爾垣村的“特色黃燜”。對於許多當地人來說,只有到了塘爾垣,才能品出不一樣的“黃燜”美味。

羊肉富有營養,具有暖中補氣、滋養、御風寒、生肌健力等功效。黃燜羊肉,是西北經典的名菜之一,此菜口味香酥, 肥而不膩。

午飯時分,走進已經在塘爾垣村營業近五十年的黃燜羊肉店——艾灑飯館,店內生意十分火爆,座無虛席。

“今天剛好有親戚來家裏做客,想了想還是帶他們來喫一喫這個藏在小村子的特色美食。”川口鎮居民王先生說。

艾灑飯館是以店鋪主人馬艾灑的名字命名的,據其介紹,家裏的飯館從他的父輩起就開始經營,距今爲止店面也多次修建搬遷,一直主做黃燜羊肉,後來陸續新增了黃燜土雞和其他一些當地家常菜,食材都是從當地農戶家選購,確保食客喫得安全放心。

獨具本地風味的黃燜羊肉,是當地村民的致富密碼。

在塘爾垣街道上,一家近年來開始火爆的黃燜飯館也是賓朋滿座。據店老闆冶子榮介紹,他的飯館在2007年開業,之後開始將黃燜羊肉作爲飯館的特色菜,由於地處曾經的塘爾垣鄉政府所在地,並且有集市,車流、人流量比較大,生意一直挺好。

爲了讓這份當地美食真正成爲帶動羣衆致富的產業,李二堡鎮黨委政府在當地展開調研發現,每年當地黃燜店就能消耗數以千計的羊和雞,村上的許多養殖戶養殖的羊、雞等都可以在當地銷售,如果開發“黃燜經濟”,那就能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並做到產銷一體化。

說幹就幹,李二堡鎮黨委政府利用以塘爾垣村在內的7個村的中央壯大集體經濟扶持資金共計350萬元,整合原塘爾垣鄉信用合作社集體土地,對原信用社二層辦公樓進行改造提升,配備餐飲設備用具,打造了一次性可接待17桌客人且更具品位的塘爾垣黃燜經濟餐飲中心。

從小土生土長在這裏的冶亞安在父母的影響下也一直做着黃燜羊肉生意,塘爾垣黃燜經濟餐飲中心建成後,冶亞安在一番深思熟慮後承接經營,以支付承包費的形式,帶動李二堡鎮7個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並新增了不少菜品,開始了他的“黃燜之路”。

據冶亞安介紹,自2023年9月開業後,這裏日均接待七八桌客人,因爲一樓大廳可以承接小型宴席,平時村上有人家待客做壽也會在這裏訂酒席,到今年4月初他已經承包宴席150餘桌。

“現在臨近夏天了,每天我們都要消耗五六隻羊,土雞10餘隻,都是委託專人在附近養殖戶家裏現購,食材很新鮮。”據冶亞安介紹,餐店開業後,還吸納了7名當地羣衆在餐飲店通過務工實現就業增收,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

“因爲之前有時客人比較多,包廂比較緊張,今年四月初,我們進行了短暫歇業,最近在對頂樓的陽光房進行升級,預計新增7個包廂和5個隔斷,5月重新營業,屆時整個餐飲中心預計可以同時容納150人同時就餐。”冶亞安說。

如今,“塘爾垣黃燜羊肉”正在逐漸成爲本地特色產業致富“牌”,成爲真正的“富民經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