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大衆日報

臨沂木業機械行業困惑多年的難題,藉助超算短短几天就解決了

傳統產業升級“算”出來發現山東新質生產力

□ 本報記者 王思晴

本報通訊員 萬發真

“直接縮短長度可以提高輥筒使用壽命,減緩變形速度。”——這是傳統“經驗派”給出的解決方案。

“先建立仿真模型,看看輥筒變形的原因,再進行系統性技術改進。”——這是“超算派”提出的觀點。

長期以來,山東長興木業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興木業機械”)面臨着一個技術難題:拼接木板的機器長時間使用後輥筒會發生塑性變形,影響單板拼接質量與效率。工作十餘年的技術工人與天河超級計算淮海分中心(以下簡稱“天河淮海超算”)給出了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輥筒變形導致單板拼接質量差、效率低,這一直是木業機械製造企業的難題。以往,我們根據經驗將輥筒放在機器內部,縮短了輥筒長度,確實減緩了輥筒變形的速度,但也限制了機器的功能。”長興木業機械技術部部長崔明健說,“如何從源頭上解決這個難題,我們也沒有頭緒。”

木業產業是臨沂的傳統產業、優勢產業,歷經30多年的發展,木業機械製造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點。目前,臨沂木業機械基本能夠實現自主製造,但不少機械仍處於初級階段,存在“能用卻不好用”的尷尬局面。

“木業機械生產領域比較小衆,每家生產公司的規模也不大,從原木到成品板材的生產過程中,可能會用到十幾家公司的加工機械。如果公司的研發能力較弱,那麼很多時候處理技術上的難題只能依靠經驗解決。”崔明健說。

但經驗只能解決部分問題。長興木業機械決定轉換思路,藉助先進技術實現設備由低端向高端邁進。在“蘭山區科技賦能產業發展對接會”上,天河淮海超算與長興木業機械就研發需求進行了初次對接,針對輥筒變形的問題,開展了輥筒仿真優化項目。

“我們的技術團隊依託算力、人才、技術及平臺優勢,從結構設計、材料選型、工況參數等多角度提出了輥筒結構優化方案,在不縮短輥筒長度、不降低設備適應性的前提下,將輥筒滾動過程中的運動間隙由0.051mm降低到0.013mm,有效保障了板材產品的拼接質量。”天河淮海超算企業信息化部部長張士巖說。

困惑多年的難題短短几天就解決了,企業覺得難以置信:由“計算”改良出的產品能行嗎?很快,市場給出了答案。“改良前,我們的機械推廣度較低,很多木業加工企業都靠人力去拼接寬型單板;改良後,我們的機械基本已經代替了人工拼接,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改進了單板質量。”崔明健說,“現在,我們公司生產改良的木業機械不僅在國內市場受歡迎,而且已經出口到了東南亞、非洲等地區。”

除了改良輥筒,此次合作,長興木業機械還收穫了意外之喜。針對木業機械核心部件如刀臺、曲柄連軸等的冗餘設計問題,雙方聯合開展了結構輕量化工作,對結構冗餘部位進行數次優化,部件重量減少15%,有效助力機械由“可用”變爲“好用”,推動了臨沂木業機械裝備綜合技術水平的提升。

“兩處改良後,既節約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產品市場使用率和客戶滿意度。”崔明健說。

在“計算”中獲得收益的不止長興木業機械。“天河淮海超算充分利用‘天河’科技創新平臺,累計爲臨沂400餘家企業提供了技術服務。”張士巖說,“我們將繼續運用平臺,把超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運用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新興產業培育等領域,爲工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