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擊敗張士誠,其實一點都不輕鬆

朱元璋打張士誠

1366年,朱元璋親率大軍,以徐達、常遇春爲主帥,進攻張士誠。

其實早在朱元璋和陳友諒打得火熱之時,陳友諒就給張士誠寫過信,想和張士誠約定一起夾擊朱元璋。

▲張士誠像

這也是朱元璋最害怕的情況,可惜張士誠一心守護好他的一畝三分地,表面上答應了陳友諒派來的使者,但整個過程中未動一兵一卒,終於,朱元璋搞掉了陳友諒之後,開始向張士誠下手了。

1364年,朱元璋即吳王位之後,就開始琢磨進攻張士誠。要說張士誠這個人,打仗的本事倒是還湊合,但是致命的是這個人沒有遠大的志向。早年是私鹽販子出身,佔據江南之後,開始日漸奢侈放縱,怪也怪江南地區太富庶,讓張士誠有了怠惰之心。

▲朱文正圖

遭遇朱文正叛亂

如此,朱元璋行動之後,江蘇一大片地區開始被朱元璋慢慢攻佔,結果就在朱元璋正準備與張士誠正面交鋒時,突然後方傳來了噩耗,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叛變了。

這個朱文正就是之前在鄱陽湖之戰時,堅守南昌3個月的硬漢,結果現在卻要倒戈。連朱元璋當時聽說後,都感覺難以相信,當即從前線跑回南昌,與朱文正當場對峙。見面也沒客氣,直接揮着鞭子就抽,大罵朱文正:“你小子到底想幹嗎?”

▲鄱陽湖之戰(元末戰爭)

原來朱元璋這個侄子,打仗確實是個硬漢,但是性格卻有點缺陷,有啥話不直說。滅陳友諒後,朱元璋論功行賞,而朱文正堅守南昌3個月,確實功不可沒。

可當朱元璋問他要什麼賞賜的時候,他竟然裝假,說啥也不要,結果還裝過頭了,朱元璋以爲這個侄子真是啥都不想要,果真沒給什麼賞賜,搞得朱文正暗自生悶氣。

而又抹不開面子再去主動向朱元璋討賞,所以就在朱元璋要打張士誠這個節骨眼鬧了一把情緒,密謀叛變。朱元璋何等狠人,一個侄子而已,直接把朱文正關了起來,一直囚禁到死。

▲徐達(1332年-1385年)

朱元璋快速滅張士誠

朱文正叛變的事,加緊了朱元璋滅掉張士誠的進程。1366年,他命徐達和常遇春爲主帥,準備向張士誠的根據地蘇杭地區進發。但是,大軍在出徵前,在戰略上卻發生了分歧。當時張士誠的老窩在平江,兩翼分別是江陰和湖州、杭州。

徐達和常遇春的意思是直接進攻平江,一舉奪得勝利;而朱元璋的意思是先打江陰,再打湖州、杭州,最後進攻平江。雙方各持己見。

▲常遇春(1330年—1369年)

這其實是一個先砍虎頭還是先斷虎爪的問題。朱元璋認爲如果進攻平江受阻,那麼其他三處的援軍勢必會增援,這樣一定會被虎爪所傷。事實證明,朱元璋的想法是對的。張士誠這隻懶惰的老虎顯然是反應慢,江陰、湖州、杭州很快就被徐達和常遇春攻下。

但是當真正傷到他頭上的時候,張士誠卻發了瘋。平江城果然3個月都沒能攻下。對此朱元璋也急了眼,召集20萬大軍,圍城8個月,朱元璋連火銃、襄陽炮等新式火器都用上了,才把平江城打開。結果張士誠依然不投降,帶着士兵在城內進行巷戰。

▲明朝火銃

爲了讓張士誠投降,朱元璋聲稱只要放下武器,絕對不殺張士誠性命,但此時這位私鹽販子決心已定,他心知自己已經無路可退,殺掉自己的親人,準備上吊自殺,最後被士兵救下,才交到了朱元璋手上。

在應天府,朱元璋面對這位和自己死磕多年的老對手,發出一聲長嘆,心平氣和地握着他的手進行勸降。沒想到換來的卻是一句:“天照爾不照我而已。”

死到臨頭,還是滿腹的不服輸,雖然面對張士誠,此時的朱元璋或許有些惺惺相惜之感,但是狠人終究是狠人,他不可能讓一個不服自己的人活在世上,最後還是將張士誠挫骨揚灰。

陳友諒滅掉了,張士誠也死了,接下來朱元璋終於可以完成最後的任務。他要去親手摧毀這個腐朽的政權,這個讓他曾經忍飢受凍,家破人亡,從和尚,到乞丐,從白蓮教徒,到開國君主的腐朽政權——元朝。

▲朱元璋滅元圖

結論

朱元璋滅掉陳友諒後,立即進攻盤踞江南的張士誠,剿滅了叛亂,採取了正確的戰術,將張士誠擊敗,解決了與元朝對決的後顧之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