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揚子晚報

孕媽媽血型稀有致胎兒嚴重貧血

宮內輸血術治療爲胎兒護航

右邊爲李女士第一次輸血前胎兒血液樣本,左邊爲輸血袋內的血液。可以看出,李女士胎兒血液明顯稀薄

2017年,來自鎮江的李女士足月生下一名男嬰,但新生兒皮膚蒼白,患有嚴重貧血,進一步尋找病因才知道,原來李女士的血型是稀有血型,因爲母胎血型不合,導致了胎兒的水腫及嚴重的新生兒溶血性貧血。孩子經過治療後脫離了危險。2023年9月,李女士再次發現懷孕後,又驚喜又擔憂,“醫生都說我家大寶是撿了一條命,這種情況如果沒有干預,胎兒宮內死亡率很高。現在有了二胎寶寶,有沒有可能不讓悲劇重演?”

聽說現在有辦法能治療這種情況,李女士便來到南京鼓樓醫院胎兒醫學門診諮詢。接診醫生安排了抽血和超聲檢查,發現李女士雖然是常見的AB型RH陽性血,但屬於不規則抗體陽性。經過鼓樓醫院輸血科的進一步細緻篩查,最終明確李女士的血液中存在抗M抗體。

李女士在懷孕24周檢查的時候,超聲醫生髮現胎兒大腦中動脈PSV出現了明顯的升高,達到了該孕周正常胎兒的2.36倍,這也意味着二胎寶寶出現了宮內重度貧血,需要進行宮內輸血治療。負責醫生趕緊聯繫了南京市血站,成功尋找到和李女士血型適配的血源,並儘快安排了胎兒宮內輸血術。

胎兒宮內輸血手術需用一根細長的針,經過孕婦肚皮、子宮、羊水,精準地穿刺進胎兒臍帶血管裏,再使用注射器通過穿刺針給貧血的寶寶輸血。宮內輸血實施難度很大,需要尋找到合適的臍血管位置,並在輸血過程中保持固定,以防穿刺針移位,誤傷到寶寶及胎盤。輸血量也需根據輸血前檢測的胎兒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壓積和胎兒估計體重進行嚴格精密地計算。

手術過程很順利,李女士和家人懸着的一顆心也終於暫時落了地。但是由於孕婦還會持續向胎兒傳遞抗體,因此後續仍需超聲監測和適時再次輸血。在整個孕期,李女士分別在孕24周、25周、29周和33周進行了宮內輸血,共計輸血289ml。最終李女士足月分娩了一個健康活潑的寶寶,而且寶寶出生時很健康。

通訊員 王婭 唐慧榮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