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宋子豪

來源 | 豹變

AI風口颳了兩年,造富神話從未停止。“逐夢AI圈”的中小創業者,真能等來圓夢的那一天嗎?

作爲近兩年最熱的風口,AI行業的造富神話從未停止。

5月7日,據公衆號“智能湧現”報道,前“妙鴨相機”負責人張月光的新公司“沐言智語”,創立不到半年就完成了三輪融資,估值已達約1.2億美元。投資機構包括高榕資本、智譜AI等。

一個多月前,AI編程助手開發商Augment完成了2.52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9.77億美元。這家創立於2022年的企業,只用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就達到獨角獸級別。

最熱的風口也吸引了無數追夢人。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近日發佈的《賽迪展望2024》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11月,國產大模型有188個。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上,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數量已超100個。

然而,大模型的燒錢速度卻讓許多創業團隊望而卻步。

紅杉資本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AI行業僅在英偉達芯片上的成本就達到了500億美元,但整體產生的收益只有30億美元。

百度創始人兼CEO李彥宏曾提出一個新的追夢思路:“卷大模型沒意義,卷AI原生應用纔有價值。”

AI應用能讓創業者逐夢AI圈嗎?

AI創業,連電費都賺不回來

王瑞恩開始創業時認爲,“萬物都可AI+”。

“就像拿着一個萬能的錘子,看見什麼都像釘子。”他說。

但事實證明,AI應用只有在天上飛的時候最迷人,落地就是一場災難。

王瑞恩從去年年初開始在AI應用層面與別人合夥創業。他表示,自己的合夥人有兩位都是騰訊出身,而且級別很高。

“基本上比較熱的方向都嘗試過,包括大模型微調、RAG知識庫、繪本生成、營銷工具、內容社區、虛擬員工、LLMOps等。每個方向Demo都做出來了,最終沒有決定上線去推廣。”

阻礙王瑞恩的原因很多,首先是AI應用沒有明確的盈利路徑。

在AI行業,C端客戶的付費意願很低。行業內甚至有這樣的說法,做C端的大模型應用可能連電費都賺不回來。

文凱是一家C端AI創業公司的算法工程師,他表示,團隊在做增長的時候基本零收入。

To C的推廣成本,一般初創公司根本燒不起。妙鴨相機之後,國內第二個火出圈的C端應用是KIMI,兩者一個是大廠背景,一個是估值超過20億美元的獨角獸。

王瑞恩表示:“妙鴨相機團隊負責人有個觀點我很認同,to C產品一開始就要收費,不然後期想再收費很難。”

至於B端,雖然需求更大,但競爭也更激烈。

《中國AIGC應用全景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AIGC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人民幣,當前,B端產品佔據了大模型產品市場80%的營收。

文凱曾在大廠從事AI相關的工作,他表示,大廠業務結合AI的時候,確實存在很多拿着錘子找釘子的情況,有時候仍然需要比較多的人力(算法和工程)去梳理業務邏輯和針對性的鏈路調整。但他也認爲,在特定場景下AI確實很好用,比如辦公的場景,以及文檔問答有關的場景。

目前正在某大廠實習的木木告訴《豹變》:“現在大廠業務上對AI的應用很多,例如商家的信息變動,一般都需要人爲去核實,如果大模型結合一些情報數據,能夠達到半自動或者全自動的審查商家狀態信息,就能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但由於這部分需求明確且集中,所以很難落到初創團隊手上。

一方面,大廠推動業務融合AI,另一方面,老牌SaaS化平臺也開始疊加AI功能,比如飛書、企微、釘釘、金蝶等。

百度智能雲千帆AI原生應用商店負責人周波曾在採訪中表示,應用商店裏的頭部產品,都來自於成立1年以上的公司,這些應用的開發者在踏入AI大潮前就已經在某個垂直細分行業積累了足夠多的用戶數據和開發經驗。

因此,許多AI應用的創業團隊轉向中小企業。

“中小規模的創業者,被擠到了在一些特別垂直細分領域,比如菸草,軍工,環保等。這裏面拉關係是不可避免的。我見到的初創公司老闆都在做商務,哪怕是技術出身的。”王瑞恩說。

中小企業的AI需求有些雞肋,企業雖然要AI提升效率,給自己貼上AI的金,但AI能力並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中小企業對AI產品的成本的把控更嚴格,合作中容易出現各種狀況。

王瑞恩接觸過一家做品牌宣傳的公司,希望做個AI營銷工具。分析完對方的需求之後,王瑞恩發現,自己要做的是提升對方工作流某個或者某幾個環節的效率,很難打通完整的流程,而且對方也覺得成本不低,一直在權衡。

經過一年的AI創業,王瑞恩的感受是,風口雖然熱,但從投資到用戶,錢是真的難擠出來,to VC的策略行不通了。

眼看着創收無果,最終王瑞恩選擇回到一家企業從事AI業務,自己才覺得有了用武之地。

少數派遊戲

中小創業團隊舉步維艱,大模型五虎的融資消息卻喜報連連。

3月14日,智譜AI宣佈,2024年初已完成新一輪融資,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參與投資。

更早的3月初,MiniMax宣佈獲得來自阿里巴巴領投的至少6億美元融資。

但《2023年人工智能(AI)行業現狀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AI領域投融資數量和總額都在下降,其中投融資數量同比下降38%,融資總額同比下降70%。

融資收緊後,頭部喫飽,腰部跌倒。第一批現金流受影響的大模型企業已經出現。

2月21日,知名AI創業公司竹間智能突然宣佈因業務需求減少,給公司帶來了嚴重的現金流壓力和挑戰,停工停產6個月。

實際上,全球對大模型的投融資都在縮減,CB Insights報告顯示,2023年,亞洲地區的AI行業融資額同比下降61%,歐洲地區下降29%,美國雖然保持了14%的同比增長,但主要是OpenAI、Anthropic等幾家巨頭在2023年的融資額撐起來的。

不同的是,海外的AI應用還能喝口湯。

王瑞恩表示,自己去年基本上每週都會關注國內外AI方向的融資情況。國內基本上都是大模型廠商在融資,應用層的企業很少有融資信息,即便有融資,也是本身有很明確的行業業務場景。國外現在最火的AI+搜索產品的Perplexity,剛融資6300萬美金,典型的應用層產品,技術壁壘也不高,這在國內根本無法想象。

王瑞恩所說的Perplexity的核心產品是一款AI搜索引擎,該引擎整合了OpenAI GPT-4、Anthropic Claude Opus、Mistral等多種大模型。

這家初創於2022年的企業在今年1月融資7400萬美元,3月初融資約6300萬美元。據《科創板日報》報道,該公司近日正進行至少2.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成功之後估值可能達到25億至30億美元。

斯坦福大學人爲本人工智能研究所分析師John-David Lovelock認爲,從全球來看,大模型賽道的投資已經放緩,熱錢湧向了新方向——AI應用。

國內沒有獨角獸級別的應用,是因爲缺少自己的OpenAI。乾坤未定,各家都是黑馬,大模型卷得風起雲湧。

4月23日下午,商湯科技發佈日日新5.0大模型,被評價爲在多個或可達到甚至超越GPT4水平。4月17日,獨角獸MiniMax的abab6.5,崑崙萬維的大模型天工3.0大模型,在參數規模上都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這個階段,恐懼是投資的原始動力。有資金有技術的大廠,不僅自己發力大模型,還通過投資參與,研投一體。

大模型五虎中,騰訊裏面投資了其中三家;阿里全部參股,被稱爲集郵式投資;美團則投資了智譜AI,收購了光年之外。

但大模型公司的倒下和崛起同樣迅速。

由谷歌前高管創立的人工智能驅動的搜索引擎Neeva,曾經被稱爲谷歌最危險的對手,但短暫的高光之後,在2023年5月宣佈關閉,並被Snowflake收購。

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直言大模型技術沒場景、沒數據、估值還很高,投資勝率很低。

AI應用更是如此,從產品力角度看,卷應用容易被大模型廠商降維打擊。

成立於2021年的Jasper作爲第一批接入OpenAI的AIGC獨角獸公司,在AI文案賽道僅用18個月就達到15億美元估值。

但在ChatGPT、微軟Copilot、NotionAI等巨頭競爭對手入局之後,由於巨頭品牌更強,價格更便宜,Jasper業務受到衝擊。2023年7月,公司創始人Dave Rogenmoser宣佈將開啓裁員。

諷刺的是,AI還沒讓其他打工人失業,自己的員工先失業了。裁員後,Jasper的估值一年內下降了80%。

OpenAI發佈Sora之後,文生視頻賽道更是一片哀嚎。

王瑞恩說:“我們也見過百度和騰訊的投資團隊,但沒有成功。他們見多了應用層面團隊,比較麻木了。大廠對投資很警惕,因爲套產品方案的事情比較多。”

另一名從事AI應用出海的產品經理阿威告訴《豹變》:“國內大廠更多考慮的是原有業務如何接入大模型的問題,更看重產出和落地。”

曾經押中Space X、DoorDash等國際科技公司,並在騰訊、字節等大廠上取得了豐厚回報的投資機構Coatue,給出了這樣一個AI時代的投資順序:

AI Infra(基礎設施)> Edge AI(硬件)> AI應用(軟件)> 具身智能。

行業發展似乎也是按照這個順序,在大模型這條路上,AI應用的春天可能還要等很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