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解放日報

幾十年如一日,李勇人槍合一,“焊槍上抬或下壓一毫米,手都有感覺”

比了解自己的身體還了解焊接

王力

李勇在工作中。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王力

56歲的李勇是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搭載部埋弧焊接班三班班長,也是大家口中的“李大師”。技校畢業後,他當了一輩子工人,目前只有大專學歷,但這不影響他學習、考證、攻關幾乎“戰無不勝”,把勞模工匠、技師工程師等工人所能拿到的榮譽幾乎拿了個遍,還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手持一把焊槍,李勇闖出了自己的“爽文人生”,而成功的背後,是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

人槍合一

1983年,李勇16歲,因爲父親因病去世,家裏失去了經濟支柱。爲解決家裏困難,他被江峽船舶柴油機廠提前招進廠,送到技校學習焊接技術。

一開始,李勇對電焊不太上心,甚至對工人這一職業感到自卑。他還想繼續讀書,有空就去圖書館借書看。結果書看了不少,但燒電焊技術卻是同屆同學中最差的。

“當時我師父帶了五個徒弟,我燒得實在太差,去廠裏實踐,師父不敢讓我沾邊,怕把產品燒廢了。”李勇回憶。

那段低谷期,師姐的一句話讓他深受觸動:“真丟人,虧你還是個小夥子。”李勇醒悟過來:“對啊,爲什麼大家能燒好,而我不行呢?”憑着一股不服輸的勁,他下決心認真學習電焊技術,用半年時間學完了一年的量,很快成爲技術能手。

靠着日復一日的積累,李勇變得“比了解自己的身體還了解焊接”,手中焊槍和他“人槍合一”,鋼花飛濺之後,各種焊縫嚴絲合縫、美觀平整。他的絕學還不止於此,李勇說:“焊槍上抬或者下壓一毫米,我的手都是有感覺、有記憶的;通過看焊接電弧的高低,我就知道會不會產生氣孔;通過聽電焊的聲音,我就知道操作是否規範。”

破解難題

2001年,李勇通過招聘,來到剛成立的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也走上了人生更大的舞臺。在外高橋造船造的第一條船快要出塢時,一條100毫米長的橫焊縫始終不過關,從日本進修回來的老師傅兩次都沒修好。李勇主動請纓,沒想到一次合格。自此,他從焊接一線被挖掘出來,開始帶教年輕人。

如今,李勇培訓了超千名焊工,培養出1名上海市首席技師、2名浦東新區首席技師、1名特級技師、5名高級技師、17名技師、56名高級工。這些“徒弟”中,不乏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許多人已經成長爲團隊裏的“頂樑柱”。

除了帶教年輕人,李勇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每次船廠遇到技術難題都會想到李勇,而他也不負衆望,次次都能破解難題。

2019年,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在外高橋造船正式開建。郵輪外板採用了大量的薄型鋼板,最薄處僅5毫米,相當於兩枚硬幣疊起來的高度,在焊接中極易出現變形。

中國沒造過大型郵輪,怎麼控制變形?“凡事都有規律。”李勇說,他總結出,單一方式無法控制變形,因此各種方法疊加,一個個步驟試。幾個月時間裏,他帶領團隊開展了上百次焊接試驗,反覆調節數值、調整工裝位置,並組織大學生運用有限元仿真模型計算,分析了近萬條數據。

當時,採用焊接電磁矯平已取得一定效果,但有些死角機器做不了,需要火工。這時,國外經驗成爲掣肘——“大家都說國外不用火工,我們也不能用火工,這麼薄的板,燒壞了可不行。”李勇回憶,他不太同意,因爲在別的領域,有用火工矯正薄板的案例。

因此,李勇找相關專家請教,對方表示:“燒壞薄板是水平問題,我從來沒燒壞過。”這下,李勇有了信心。最終,他試驗出焊接電磁矯平與火焰加熱相結合的工藝,使薄板變形得到有效控制。

工人出書

李勇說,電焊工水平最好的時候是30歲之前,之後就會慢慢眼花、手抖,因此年輕時他就在思考以後靠什麼喫飯。他的答案是,電焊工不能只埋頭幹活,還要掌握知識、會解決問題,要從技能型轉變爲經驗型、知識型人才。

這一啓發來自他在江峽船舶柴油機廠時期遇到的全國勞模、教授級高工孟繁喜。有一次,一塊3毫米的不鏽鋼板氬弧焊需要反面成形,無論李勇怎麼焊,都皺皺巴巴的。“這是因爲氣體保護不良,高溫下焊接材料背面被氧化,所以纔出現皺褶。”孟師傅一語中的,又指導李勇設計工裝,在背面充氬氣保護,結果李勇一次焊接成功。

“孟主任,你咋啥都知道?”多次請教之後,李勇由衷佩服。孟師傅則說,燒電焊有技巧,要帶腦子、勤思考。

2017年後,李勇投入更多精力在整理自己的經驗、總結焊接方法和技巧上。

這些年,李勇在國家核心期刊《焊接》《焊接技術》等發表論文10餘篇,並編寫了《裝焊工藝概論》《焊工理論試題庫》等培訓教材和大型郵輪焊接標準作業指導書。他參與編寫的國家1+X特殊焊接技術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三套教材,入選了教育部“十四五”規劃教材。

曾有朋友問他:“把自己的本事全盤托出寫成書,你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嗎?”對此,李勇回答:“放心,他們在學,我也在學。而且,把自己的智慧傳承下去很有意義。未來我走了,這些書就是我留下的痕跡,是我對社會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