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財經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聚焦如何把“五篇大文章”做實做細描繪出詳細路線圖。圍繞養老金融,“長期護理”保險保障成爲高頻詞。

作爲保險業與長期護理重要結合的長護險,從政策性、商業性產品角度而言,均發揮重要價值。近一年來,《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機構定點管理辦法》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等文件出臺,以及“壽險與長護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等動作,持續爲長護險發展而助力。

服務“養老金融”大文章,切入長期護理保障需求痛點

圍繞“養老金融”主題,《指導意見》強調金融業要聚焦現實需求加快養老金融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長期護理”保險保障,數度被提及。“探索包含長期護理服務、健康管理服務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持續推進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在風險有效隔離的基礎上,支持保險機構以適當方式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探索實現長期護理、風險保障與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等服務有效銜接。”

長期護理,可以說是對老年人現實需求痛點的深度切入。關於長期護理、風險保障與養老服務的協同與銜接,政策性長護險及商業長護險,是重要的佈局“成果”。

先從政策性長護險來看,2016年,人社部出臺《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正式開啓我國政策性長護險的探索之路,這一爲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背景下照護需求的險種,被稱爲社保“第六險”,由各地醫保局主導,保險公司進行具體執行經辦,從醫保基金、企業、個人渠道進行多元化籌資的模式推進。

歷經多年發展,目前長護險的試點城市已經增至49城,各地相關部門、經辦保險機構逐步結合地方實際探索符合居民需求的長護模式。

如北京市石景山區的長護險基金按年籌集,籌資標準爲180元/人/年,由醫保基金和個人按照5:5的比例分擔;待遇保障每月3000元標準,提供機構護理、機構上門護理及居家護理三種護理方式、32個護理項目。

浙江省麗水市長護險待遇不設起付標準,根據不同護理服務方式,實行差變化待遇保障政策,機構護理納入長護險範圍的費用由長護險基金支付70%;接受定點護理服務機構規範居家護理服務的,則爲80%。

從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長期護理保險,提出“擴大長護險制度試點”,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推進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規劃,將長護險提質擴面勢在必行。

而據試點經驗的積累總結,如多元化籌資方式尚未完全實現,缺乏失能評定、照護服務等級等統一標準,以及照護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問題,均是破題關鍵。

“這需要從制度建設與產業發展兩方面雙管齊下”,業內人士發聲道。而近一年來,相關動作已加速推進。

體制建設加速,失能等級評估、照護師職業標準近期相繼落地

長護險在全國的全面鋪開,更要標準化、統一化的體制機制,以形成更爲規範化的管理運行。政策層面的制度建設動作,正在逐步落地。

2023年12月,爲精準識別保障人羣、提高制度保障效能,確保參保羣衆公平享受待遇,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了《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管理辦法(試行)》,對評估機構、人員、標準、流程等作出規定。

失能等級評估結果是待遇享受和基金支付的重要依據,對評估主體的規範確定和管理,是確保評估工作專業化、規範化的關鍵環節。

隨後,今年5月6日,《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機構定點管理辦法》配套出臺,對定點評估機構的確定、運行管理、監督管理等方面做出規定,意在進一步明確評估機構定點管理具體要求,推進評估機構定點管理規範統一。

圍繞照護人員存在缺口的問題,藍鯨新聞記者此前在調研時,曾聽到試點地區長護險相關負責人呼籲形成關於長期照護人員統一的評定標準和資格認定,以及具有標準化機制的培訓,“這對於進一步擴大覆蓋範圍到城鄉居民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照護人員需要得到行業的認可、社會的認可。”

政策端已有落地,在2022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新增長期照護師職業工種。今年2月,人社部、醫保局頒佈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新職業標準的頒佈邁開了長期護理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的第一步。“國家醫保局有關責任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

伴隨着職業標準落地,醫保局同時透露,後續還要在培訓、培養方面下功夫,“要進一步搭建規範的培訓平臺,健全評價制度,組織規範開展培訓評價、等級認定和證書頒發等工作。”“創新培養模式,引導相關院校探索學徒制培養等模式,育訓並舉擴大人才供給。”

負責長護險經辦的保險機構,也在持續摸索與創新。

在重慶璧山區,中國人壽壽險璧山區支公司組建“長護險網格服務隊”。服務隊由8名精通長護險業務的工作人員組成,針對 “如何申請?”“怎樣能享受長護待遇?”等熱點問題,提供一對一政策解答服務。這支服務隊將全區15個鎮街分爲4個網格區域,在每個網格區域內與醫保、民政、殘聯等部門及其下屬單位進行聯動。

平安產險在江蘇無錫創立失能巡查“地域+時間”巡查模式,以鄉鎮爲地域單位,每季度對歷史同期季度完成評估的失能人員進行巡查,並繪製“巡查地圖”,巡查後按高、中、低風險對失能人員分類進行差異化複評。

商業長護險發展步緩,“壽險轉長護險“推進起步一年

從2016年起步,到如今49城落地,政策性長護險穩步落地,根據今年2月國家醫保局提供的數據,全國49個長護險制度試點城市參保人數約1.8億人,通過失能等級評估、享受待遇人數累計超235萬人。累計基金支出超720億元,提供服務的定點護理機構約8000家,護理人員接近30萬人。

但必須直視的問題是,我國60歲以上失能老人已超過4200萬人,而據預測,到2050年,失能人口將達到9887.24萬人,其中重度失能人羣將超過1750萬人。需求缺口巨大。政策性長護險目前保障範圍仍然有限,籌資模式難點仍待解決,在此背景下,商業性長護險發展受到市場期待。

事實是,在2005年已開始起步的商業長護險發展尤爲不足。據業內數據,目前商業保險佔長期護理總支出的比例僅約2%。

從產品來看,據藍鯨新聞記者梳理,保險業協會網站中登記的健康保險共19507款,其中5034款在售,而護理保險僅448款,其中136款在售,加上全部109款失能收入損失保險,供給也明顯不足。

2023年5月,壽險與長護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開啓,試點期限兩年。所謂“轉換業務”,是指人身險公司根據投保人申請,將處於有效狀態的人壽保險保單中的身故或滿期給付等責任,轉換爲護理給付責任。這一創新,讓具有護理需求的消費者增加一種“變現”選擇,在滿足差異化、個性化的長護需求的同時,也在短時間內增加商業長護險的有效供給。

試點一年,多家保險公司已經動作落地,包括太平人壽、人保壽險、國寶人壽等機構,在官網披露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的具體產品和具體如精算等價法、保單貼現法等具體責任轉換方法。

如太平人壽,目前官網顯示共13款人壽保險產品可申請轉化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均採用精算等價法。

根據“太平轉換護理保險”說明書,從投保流程來看,投保人提出轉換業務辦理申請並明確轉換比例,且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等滿足投保要求,被轉換合同的現金價值按轉換比例等比例減少,同時新訂立一份保險合同。

投保人可以就同一份被轉換合同多次申請辦理轉換業務,轉換比例的取值範圍爲單次不低於10%,且累計不超過50%。申請辦理轉換業務時,被轉換合同應已交清保費。

“轉換業務是推動商業長護險發展的重要催化劑”,有業內人士評價道。

不能否認的是,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佈局壽險轉換長護險的公司、產品仍然是極少數,消費者對於失能護理的感知度低,需求意願不高,代理人、經紀人對責任轉換認知也有所不足,對消費者的講解意願不強,進而導致保險公司缺乏推進和創新的動力,“責任轉換但還待繼續驅動。”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作爲防範長期護理風險、減輕失能失智人羣家庭負擔、保障失能失智人羣尊嚴生存和質量生存的有效手段,長護險已成爲我國應對“老齡化”和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關鍵一環。成效逐步落地,相關難題也待一一突破。爲我國養老保障服務發揮重要價值,長護險值得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