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書法字體演變過程大致就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字體演變過程。

一是篆字。廣義上講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這些字體年代久遠,筆畫複雜,難以辨認,實用價值不大,但具有特殊藝術價值,仍是書法藝術園地裏古老奇特的花朵,仍被衆多人喜愛。

甲骨文:商代文字。甲指龜甲;骨指獸骨,文字刻在甲骨上即甲骨文。距今已三千多年的歷史,內容大致就是商王朝當時占卜吉凶記錄,俗稱卜辭,也稱殷墟書契。據說1899年清代古文物收藏家山東人王懿榮發現。掘河南安陽小屯殷墟,發現十六七萬片,單字約四千六百多,其中一千七百字可認。

金文:用於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鑄造或銘刻在鐘鼎、兵器、貨幣、器物。金文是商代從甲骨文演變而來,藝術程度也高於甲骨文。《大盂鼎》《散氏盤》等即是金文代表。

大篆:相傳周宣王時太史籀所作。也叫籀文。實際上也是當時按石鼓文的書寫規則整理,寫出一批規範化的字作爲樣本。《石鼓文》是刻在類似碣石上的篆文。被譽爲篆書之宗。爲秦朝統一文字提供依據。再則,戰國時期社會劇變,文字廣泛使用,書寫工具大變革,有毛筆蘸漆墨寫在書簡、帛上的,形狀似科斗也叫科斗文。

小篆:爲大篆對稱,也叫秦篆。是秦代通行文字,在籀文基礎上演變過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用李斯意見,令他整理文字,廢除六國文字,規定小篆爲秦時官方標準字體。如《泰山石刻》《琅琊臺石刻》等等最爲代表。

二是隸書:又叫佐書、史書或八分等等。隸又分秦隸、漢隸。

秦隸是秦統一中國後,雖使用整齊劃一的小篆,但由於篆書筆畫太繁,書寫費事,傳說有獄史程邈因罪囚在監獄裏,他把小篆筆畫和結構簡化,改圓爲方折,便於書寫,後被推廣在公文上使用。當時辦公的小官叫徒隸,人們就把此字體叫隸書。

漢隸:隸書從秦到西漢末年逐漸演變成熟。與秦隸有區別,點畫有波尾,篆意脫盡,成爲純粹的漢隸。到東漢靈帝時,漢隸日趨精巧,上承前代篆書一些規則,下啓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楷書的風範,同時還創出隸草即章草書。

三是楷書:楷就是法式、模範或標準之意。楷書是一種通行很久至今仍然使用的規範字體。它是爲糾正草書的漫無標準或省減漢隸波磔演變成的。最早楷書發展東漢永和二年的木簡和三國吳鳳凰元年的《谷朗碑》,楷書萌芽於西漢,到三國魏開始成熟,如鍾繇書帖碑《薦季直表》《宣示表》等等。到東晉處於流行最盛期。到唐代有更大發展,產生中國歷史上著名書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等。

四是行書。是在楷書基礎上草寫或簡化,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字體。相傳爲東漢劉德升所創。如王羲之《蘭亭序》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

五是草書。本是草創、草率、草稿之意。含有初步、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在字體方面,有廣狹二義:廣義的,不論時代,凡寫得潦草的字都可以叫草,但狹義的,或者說是當作一種專門的字體的名稱,則是漢代纔有。

草書又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章草是早期的草書,也是隸書的草寫。開始於秦末漢初,演變過程就是解散隸體,使字趨於簡便,而稱之爲章草。與今草區別在於還是保留着隸書筆畫的形跡,廣泛流行於兩漢。今草起源東漢末期,據說是張芝所創,筆畫更簡,連筆帶筆。隨着時代發展又出現狂草,具有代表性的懷素、張旭,筆墨酣暢,體勢飛動,難以辨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