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在古代,“竹夫人”和“湯婆子”都是晚間休息的必備器物。當然了,“錫夫人”也是一些文人士大夫對它的戲稱,只不過比“湯婆子”略微雅正一些。

在很多的清宮劇中,小主娘娘們喜歡在冬天的時候抱着“抱着”湯婆子取暖。對現代人來說,對湯婆子比較熟悉,而對“竹夫人”卻是一知半解。其實,在古代,“竹夫人”和“湯婆子”都是晚間休息的必備器物。

古人非常重視晚間的休息,然而到了夏季,燥熱難耐,冬季寒冷異常,爲了提高睡眠質量,聰明的古人便發明了這兩樣東西。

竹夫人

在古代,“竹夫人”又被叫做“青奴”,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稱謂呢?

黃庭堅這樣認爲:“蓋涼寢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職,予爲名曰:青奴。”

這裏面講的很明白,覺得竹器“似非夫人之職”,配不上夫人這個稱號,所以叫它“青奴”或者是“竹奴”!

不管是稱作“夫人”還是“奴”,都是將其擬人化的一件物品,但是後者顯然已經缺乏感恩之心,不僅失去了情趣,而且未免讓人覺得俗氣。

而這種供人“憩臂休膝”的竹子寢器,是指用一種竹篾編織成的圓筒一樣的東西,長約三尺,中空,渾身佈滿了網眼,既通風透氣,還非常舒適,可以當做枕頭,可以擱腳休息,還可以擁抱和夾在雙腿之間,比較類似於現在的抱枕。

在陸游的《初夏幽居》中曾經這樣描述“竹夫人”:“虛堂一幅接籬巾,竹樹森疏夏令新。 瓶竭重招麴道士,牀空新聘竹夫人。 ”

而這首詩中的“麴道士”指的是古代的酒水,而古代的文人都愛飲酒,他將“竹夫人”和“麴道士”作爲對仗,可見在文人心中,對於“竹夫人”的評價還是相當之高的。

竹夫人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當時還沒有被稱爲“竹夫人”,只是被叫做“竹夾膝”。在陸龜蒙的詩《以竹夾席寄贈襲美》中這樣說:

“持贈敢齊青玉案,醉吟偏稱碧荷筒。”可見對於竹夫人的偏愛。

熟讀《紅樓夢》的朋友們大多不會忽視這樣一個情節,在賈府過元宵節的時候,堂屋設置了一個小巧精緻的圍屏燈,每一位姑娘將自己所做的燈謎都抄在紙上,貼在屏上。而有一則謎語,說的是“有眼無珠腹內空, 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去, 恩愛夫妻不到冬。”而謎底就是夏季納涼用的竹夫人。

詩的前兩句很鮮明瞭點出了“竹夫人”的外觀特徵,指出“竹夫人”在夏天“荷花出水”時可以供人們取涼之用;

而後兩句意味更深長,有一語雙關之意:秋天“梧桐葉落”是被棄之不用的, 也隱喻了薛寶釵的命運和婚後的不幸生活,暗示寶釵與寶玉夫妻不到冬,以物喻人!

湯婆子

而隨着季節的變化,一入秋,竹夫人也就被束之高閣了,而湯婆子就會閃亮登場。

湯婆子是一種冬季的取暖用品,以錫、銅、陶瓷等材料製成,比較矮胖扁圓,嘴在上部,空其腹以受熱水,等到熱水注入之後,就可以將它的“嘴邊”堵嚴實了。然後給它的外部套上布套子,讓在被窩裏作爲晚上取暖之用。

因古人常常稱熱水爲“湯”,所以,湯婆子的名字便流傳了下來。

同時,湯婆子有“暖足瓶”、“腳婆”等多種稱呼,自從唐宋開始,很多文人都對其有過相關的記載。

其中,它的另外一個稱呼叫做“錫夫人”。元佚名《東南紀聞》中這樣記載:”錫夫人者,俚謂之湯婆,韝錫爲器,貯湯其間,霜天雪夜,置之衾席,用以暖足,因目爲湯婆。“

就是用錫製成的器具,裏面倒入熱水,在冬天的時候放在牀上可以暖腳。當然了,“錫夫人”也是一些文人士大夫對它的戲稱,只不過比“湯婆子”略微雅正一些。

湯婆子在什麼出現,已經無從考證了,但是至少在北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北宋的文學家黃庭堅就曾經爲其寫過幾首詩,其中有一首詩非常有意思:“小姬暖足臥,或能起心兵;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天明。”讚歎湯婆子能帶給人的溫暖,會令人心裏溫暖和感動,就像一個善解人意的女士一樣富有吸引力。

南宋詩人喜歡將“腳婆”稱爲“錫奴”,在《清稗類鈔》中的記載,湯婆子“宋已有之”,或許正是起源於宋,又或許出現的更早。

范成大也有一首《戲贈腳婆》詩:“日滿東窗照被堆,宿窗猶自暖如煨;尺三汗腳君休笑,曾踏靴霜待漏來。”

講述了自己過去睡覺,就像兩腳踏雪一樣,清冷無比,徹夜難眠;而如今有了湯婆子相伴左右,腳步已經捂出了汗,每天到了日上三竿的時候還賴在牀上不願意起牀。

詩中細膩而幽默的生活場景呈現,也讓很多人看到,即使湯婆子在千年的時光裏,也能夠帶給人更多身體上的溫暖和精神上的慰藉。

在今年的開年大戲《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衛小娘因爲物裏沒有炭火,曾經就想着用湯婆子來將就着取暖過冬。

也就是說,在大戶人家,冬天的主要取暖方式還主要是炭火,因爲湯婆子的成本較低,多見於寒微之家。明朝人吳寬曾經爲湯婆子作過一篇文章《湯媼傳》,有這樣的語句:“富貴家未嘗有足跡,獨喜孤寒士。”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上述的說法。

但是也有說法是,古代的炭火和湯婆子是兩種工具。炭火主要用於室內取暖之用,而湯婆子主要是外出或者是隨手攜帶的取暖用品,這一點在很多的清宮戲中非常常見,小主們出門經常攜帶一個暖爐一樣的湯婆子,只不過有的是加入熱水,有的是加入炭火!

《甄嬛傳》中宮女手裏拿着湯婆子

直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之後,在我國的民間,竹夫人和湯婆子還時不時可見,後來,湯婆子逐漸被熱水袋和電熱毯所取代了而隨着電風扇和空調的普遍使用,竹夫人和湯婆子也漸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不大被人提及了。

參考文獻:

1,陸游《初夏幽居》

2,曹雪芹《紅樓夢》

3,吳寬《湯媼傳》

4,范成大《戲贈腳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