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他來了。”

“誰?”

“特朗普!”

“他怎麼會來?”

“他是來同這個世界和解的……”

1月底的達沃斯,白雪皚皚,隆冬大雪覆蓋了所有的街道、廣告牌,乃至整座小鎮。這樣的冰天雪地,是適合圍爐夜談,大話“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運”,還是適合雪中論劍,在保護主義的浪潮中,佔領一塊屬於各自的領地?

有人毫無懸念地選擇了前者,比如中方代表、中財辦主任劉鶴、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等;

有人則是“一反常態”地,也選擇了前者。他叫特朗普,現任美國第45屆總統。

現身

“他爲什麼會來?”

當得知全世界的人民都在人前人後、線上線下議論這件事的時候,特朗普知道,他又一次如願站在了世界的中心,成爲焦點。

的確,他的到來是本屆達沃斯最大的新聞之一。如今,距離上一次美國總統親自參加達沃斯論壇已經過去18年了。去年總統就職典禮前夕,特朗普團隊只派出了最低級別的代表來到瑞士。而今年,他幾乎帶來了特朗普政府所有的官員。

外界更感興趣的或許是,幾乎已經成爲保護主義代名詞的特朗普,將怎樣與那些過去他所嗤之以鼻,同時對他嗤之以鼻的商界精英們共處一室?一年前的達沃斯,來自摩根大通、高盛、黑石的華爾街精英們還猛烈抨擊特朗普,說他是“完全不懂治國”、“正在撕裂美國社會”。

一年後,世界似乎變了。

高盛的董事長貝蘭克梵(Lloyd Blankfein)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揚了特朗普的領導力,“在特朗普身上,我能找到的喜歡的地方比討厭的地方多”;摩根大通的董事長戴蒙(Jamie Dimon )說,特朗普是有些反傳統,但他把應該做的事情都做了,尤其是經濟方面。我相信他的政策能帶來經濟繁榮;黑石的董事長史蒂夫·施瓦茨曼則稱,美國的減稅和(放鬆)金融監管的政策,將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特朗普的確有改變華爾街精英們的“資本”。過去這一年,美國經濟創造了最近三年來連續兩個季度GDP增長達到或超過3%的紀錄;美國失業率降至4.1%,爲17年最低,創造了240萬個就業機會,其中拉美裔和非洲裔的失業率爲有史以來最低;藍領工人的工資增長也快於平均水平;美股指數創歷史新高,標普累漲21%,向26000點邁進,史上第四佳。

這樣一看,來達沃斯這件事,對於一貫喜歡站在宇宙中心,頗有些“好大喜功”的特朗普來說,似乎是件挺划算的買賣。



資料圖

反轉

但更神奇的是,特朗普也變了。

懟天懟地的特朗普不見了。在72歲的這年,特朗普留給達沃斯一個和顏悅色、滿面春風的形象。

這次,儘管在特朗普還沒抵達達沃斯之前,不少人就暗戳戳“嘲諷”了一波特朗普。默克爾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利己主義”,“我們認爲封閉自己、孤立自己,不會引導我們步入一個美好的未來。保護主義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馬克龍則藉着達沃斯的雪說,“當人們抵達這裏看到降雪時,會很難相信全球變暖。很顯然你今年沒有邀請那些對全球變暖感到懷疑的人來參會。” 這無疑是在暗諷特朗普任內,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事兒。



資料圖

但面對這些言論,特朗普全程沒有回擊。不僅沒有回擊,他甚至還對“反保護主義”表示了贊同。這次,儘管在來之前,白宮相關人士就放風說特朗普會大談其“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戰略,不少人一度以爲他這是要來“踢館”。沒想到,在論壇閉幕式的演講中,特朗普卻明確強調:“美國優先”不是“美國獨行”,“作爲美國的領導人,我會永遠把美國放在第一位,就像其他國家領導人永遠把他們的國家放在第一位一樣。美國的繁榮也會帶來世界的繁榮。”

除此之外,在回應媒體假新聞時,他不再高呼“fake news”,而是非常理性地說:“媒體過去對我的攻擊是不成比例的多”;爲了澄清與英國總理特蕾莎·梅的不和傳聞,他對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說,英美兩國“非常喜歡對方”,兩國之間的“感覺是相互的”;更重要的是,在提及TPP時,他甚至表示,正在同其他幾個國家協商相關條約,不排除一旦符合自己的預期,美國將重新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看看,這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日常diss主流精英人士,號稱“全球化偷走了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的特朗普嗎?



資料圖

抵抗

特朗普爲什麼會有如此的轉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特朗普參加達沃斯論壇,是他與世界的一次‘和解’。”在北京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副主任王棟看來,這背後隱藏的,則是“全球化”和所謂“逆全球化”之間的博弈。

回顧近兩年的國際局勢,顯然,關於全球化前景的爭論已經成爲一個重要議題。不少人認爲,高歌猛進的全球化已經宣告終止了,世界正進入一個逆全球化的階段。甚至有聲音認爲,世界正在走向一個地緣政治迴歸的階段。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王棟看來,恰恰相反,“全球化沒有停止,更沒有逆轉,而是轉換了一種形態,開始以新興國家爲中心”

如果大家留意一下,就會發現,本屆達沃斯論壇的主題是如何“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運”,這是不是有些耳熟呢?在去年的達沃斯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發表題爲《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經濟全球化再平衡。而這一演講與今年達沃斯論壇的主題高度契合。事實上,就在1月24日,本屆達沃斯論壇的主席施瓦布就在會上指出,習主席在達沃斯的演講是“中國與世界關係的重要轉折點”。

無論你相不相信,承認不承認,以中國爲代表的新興國家的的崛起已經對全球化進程產生了深刻的變革意義,“這種改革所產生的模式升級與‘擴容效應’,被總結爲‘再全球化’的過程。”王棟表示。尤其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已經不再是單向“被塑造”的過程,而是雙向的參與“塑造”全球化的過程。

那麼,這樣的變化,對於曾經長期佔據世界中心,甚至主導世界格局幾十年,客觀上承擔了不少世界責任的美國來說,心理上能接受嗎?

不能接受,是人之常情。



達沃斯一處懸掛着“不歡迎特朗普”的標語

和解

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退出”巴黎協定“,退出“不符合自身利益”的TPP,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似乎都能說得通了。畢竟,當人們對一件事物產生“憋屈”,甚至是“賭氣”的心理時,往往會不自覺地去牴觸它。

只是,再不能接受,也無法改變全球化是歷史主流的客觀事實。

這次,在特朗普之前,中方代表劉鶴已經發出了擲地有聲的開放信號。在問答環節,劉鶴表示,2018年中國將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開放舉措。“我可以非常負責地向大家報告,可能有一些措施超出國際社會的預期”,此外,“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正產生正面外溢效應”。這種信號鮮明的講話,對於依然固守在傳統窠臼中的人來說,未必不是一次有力的敲打。



不錯,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是聰明如特朗普,也不會不明白,做生意最忌諱的就閉門造車。在這次的演講中,他不僅好好宣傳了一番美國的經濟成績,更花費了大量時間稱讚美國的商業環境,“監管是隱形的稅收……我給出的承諾就是將消除所有無益的監管”,“美國是做生意的地方,來美國吧,你能夠創新,立業和建設”。

這種變化和宣言,不正體現了特朗普對新一輪“再全球化”浪潮的積極參與麼?

一年前,同樣是在達沃斯論壇上,習主席曾指出,“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迴避不了的。想人爲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

如今,經過一整年的橫衝直撞,商人出身、以思路靈活著稱的特朗普想必已經想通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