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奇葩说》辩手邱晨确诊甲状腺恶性肿瘤。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在接受治疗后,她的脖子上留下了一道很长的疤,别人问她怎么回事,她开玩笑说,“换了个头”。

但知道真相的人都笑不出来。

甲状腺癌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行上,占第5位。36岁的辩手邱晨,就刚好属于高发人群。

另外,有家族遗传史、超重或肥胖、存在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等情况,也可能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

这种癌症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大类。根据邱晨的自述,她的病理类型应该是乳头状癌。

这种类型约占成人甲状腺癌总数的70%,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以21-40岁女性较多见。有多中心性发生倾向,且可能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邱晨当时已经出现了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不过,正如她所说,这是所有癌症中较轻的一种,5年生存率可高达95%左右。很多患者不仅可以长期存活,活过十年、二十年,还可以活得非常好,跟正常人几乎没有不同。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她说得轻松,但得过病的人,尤其是得过癌的人,都知道看病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首先,出现症状时不愉快。

乳头状癌初期多无明显症状,有时可因颈淋巴结肿大而就医。

随着病情进展,肿块逐渐增大,质硬,吞咽时肿块移动度减低。这对一个辩手来说,无疑很悲催。

其次,诊断不愉快。

甲状腺癌的诊断常以超声和细针穿刺活检(FNA)为主。超声的目的是发现甲状腺结节、并初步判断其良恶性。但是要确诊甲状腺癌,还得靠活检。

采用细针活检时,病人需要仰卧,医生会对颈部就行局部麻醉,在采集过程中,针头会被拔出2mm,再刺入,为了保证取得足够标本,至少会穿刺6次。

再者,治疗不愉快。

目前甲状腺癌的治疗手段是切除甲状腺病灶,以及颈部淋巴结的清扫。

范围较小的是腺叶加峡部的切除。较大至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切除范围的趋势是比较广泛的切除。

广泛范围手术的优点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主要缺点是手术后近期或长期并发症(比如声音嘶哑、低钙等)增加,可能会导致喉返神经损伤,且发生严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最后,治疗后也不愉快。

经过手术治疗后的邱晨,未来要接受两件事,一是定期跑医院复查,关注身体上的每一项指标,看看癌症有没有复发;二是终身服药。

因为经过甲状腺切除术后,病人体内无法再产生甲状腺激素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所以,必须长期额外补充甲状腺激素。

通过服用药物补充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保持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可以减少残余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癌细胞受到甲状腺激素刺激,有效地防止肿瘤复发。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因为这场癌症,让邱晨改变了不良作息,开始早睡早起。

她说自己现在不到六点就起床了,读书一个小时健身一个小时静坐一个小时,这个时候,“公司很多同事都还没有起,部分同事甚至都还没有睡。”

这些在健康人看来很难改变的事情,可是生病之后她发现,她比她自己以为的,更容易和更快地做出了改变。

因为“死亡,是对生命精准的教育。它对你们一视同仁,也只有如此,当我们能坦然地看到它、面对它、谈论它的时候,才能对抗它。”

那么,甲状腺癌怎么才能早发现呢?

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可转介内分泌科医生或甲状腺科医生。

较常见的超声检查是确认结节的存在和评估整个腺体的状态。

测量甲状腺刺激激素和抗甲状腺抗体将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功能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这是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已知病因。降钙素的测定对于排除甲状腺髓样癌的存在也是必要的。

为了在决定治疗前得到明确的诊断,通常会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并报告。

不过,从2017年起,不推荐筛查无症状和疾病风险正常的人群。

甲状腺癌症的早期症状

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初期多无明显症状,前者有时可因颈淋巴结肿大而就医。随着病情进展,肿块逐渐增大,质硬,吞咽时肿块移动度减低。

未分化癌上述症状发展迅速,并侵犯周围组织。晚期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交感神经节受压,可产生Horner综合征。颈丛浅支受侵犯时,病人可有耳、枕、肩等处的疼痛。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肺、骨、中枢神经系统等)。

髓样癌除有颈部肿块外,由于癌肿产生5-羟色胺和降钙素,病人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症状。对合并家族史者,应注意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II型(MEN-II)的可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