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危险度治疗甲状腺癌”

日本早于全世界

那么

具体如何分级?

低或高危险度如何区分?

日本又是如何根据分级进行治疗?

......


日本甲状腺癌治疗的权威

日医大附属医院内分泌外科部长

——杉谷 巌教授

为我们详解


杉谷 巌教授


1

对甲状腺癌进行危险度分级的考量


低危险度癌

保持低危险度状态

不会进展为侵袭性癌症

即使进展到一定程度

只要积极治疗便不会威胁生命


高危险度癌

与人们对癌症的认识相吻合

病情会随时间逐渐恶化

▲来源:MedicalNote


现如今

医生们会根据这种危险度分级

来决定接下来的治疗方针


2

日本推广的甲状腺癌“保存式治疗”


“基于危险度治疗甲状腺癌”

这种模式

日本是开拓者


美国

无论乳头状癌的危险度如何

全部进行甲状腺全摘

并采用放射性碘治疗

TSH抑制治疗进行辅助


日本

充分考虑患者术后的身体负担

并发症等生活质量

对于低危险度的乳头状癌

日本会尽可能选择

保留甲状腺的手术方式(叶切除)


如之前所述

残留的甲状腺

复发的概率只有1~2%

如果患者认为这个数值太高

也可以选择全摘


因此

与患者保持有效沟通

对推进治疗非常重要

基于危险度分级的治疗方式

也逐渐普及全世界


3

如何区分低危险度癌与高危险度癌


区分要素主要包括:

年龄、转移情况、浸润情况


人们通常认为

患者越年轻发展越快、预后越差

但对于甲状腺癌而言

高危险度癌多见于高龄患者


高龄患者的乳头状癌

未必全是高危险度

只要肿瘤不进展,也算低危险度癌


科普

转移:包括癌细胞进入血液的血行远端转移(往往转移至肺和骨骼),以及进入淋巴液的颈部、纵隔淋巴结转移。


5%左右的乳头状癌

会发生远端转移

这一类属于高危险度


另一方面

乳头状癌相对而言

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必须要在显微镜下

才能发现的极小的淋巴结转移

不会影响预后


但是如果相对原发部位

淋巴结转移灶更大的情况下

特别是高龄患者

就需要特别注意


科普

浸润:甲状腺中形成的肿瘤直接侵犯周围的脏器,对其造成损伤。


如果气管或者食道内部粘膜有癌细胞浸润便会出现血痰、呼吸吞咽异常等症状。


如果浸润到控制声带运动的回返神经则会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这样的深度浸润通常较少出现于年轻人,更多的是老年人,危险度分级为高危险度。


详细的危险度分级法有以下几种


举例,日本癌研有明医院的分级法

将有远端转移、50岁以上

淋巴结转移灶大于3cm

或者深度浸润的人群

归类为高癌症致死风险群体

这类人群10年生存率大约70%


不属于上述群体的

归类为低癌症致死风险群体

这类人群10年生存率99%以上


▲甲状腺示意图,来源:MedicalNote


依据日本2018年版

《甲状腺肿瘤诊疗指导》


低风险人群

2cm以下

无转移浸润征象的患者


高风险人群

肿瘤超过4cm

有严重的淋巴结转移浸润

有远端转移的患者


中风险人群

介于两者之间的患者


4

基于分级,日本如何治疗甲状腺癌


低风险人群

进行叶切除


高风险人群

甲状腺全摘

术后辅助治疗


中风险人群

根据可预测的复发、预后、手术并发症

如:回返神经麻痹、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

发生频率进行权衡

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具体决定



厚朴方舟已经邀请杉谷 巌教授12月22日来京为甲状腺癌患者提供一对一面诊服务。【预约热线400-082-8585



专家简介

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就任癌研有明医院头颈科前副部长、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内分泌外科部长。


20余年甲状腺癌诊疗经验,无论是极早期肿瘤的非手术随诊观察、乳头状癌的风险应对、进展性肿瘤的扩大切除,还是靶向治疗、低分化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等等,杉谷教授均能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较新、较适合的治疗方式。


擅长领域

甲状腺癌的诊疗

所属医院: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


▲来源: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官网


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是学校法人日本医科大学的大学附属病院。


2008年2月8日,被厚生劳动省指定为癌症治疗据点医院,针对癌症的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缓和保养、负债调整咨询机构的建议实施和支援等,作为地区的中心医院开设相关癌症诊疗活动。


该医院各诊疗部门拥有众多医学界的权威及新兴学者,并致力于提供更高端的医疗服务。


注:关于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更多详细介绍请致电400-082-8585免费咨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