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说杜甫的诗。前一首杜甫的诗,我们说杜甫彻底走向了苦难大众,其实杜甫做官的时间很短,短到对时局无任何影响,不过他做官这一段生涯很独特,我们给他总结一下:

”留得一钱看“:杜甫的英雄主义

(杜甫像)

他在长安四处干谒了十年,见人就说我很有才华,逢人就写诗赞扬一通,最终只混了一个在率府里管理兵甲器仗的小官,说白了,只能算是一个仓库管理员,他在这个官任上大概干了几个月;随后安史之乱,新帝继位,他穿着麻鞋见到天子,天子很快封他做了左拾遗,这是个八品上的官,品秩不高,但位置很重要,他可以随时向皇帝提意见,这段时期从757年5月起到758年6月止,大致有一年稍多一点的样子,但他显然不适合当官,一方面天天提意见,一方面站错队,很快就因为房琯的牵连被移职到华州做了司功参军,负责科教文化,这是无关朝局的闲职,他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一年左右;之后流亡到成都在朋友严武的幕中又做了很短一段时期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工作,这份工作算是严武的参谋。这前前后后的任职期加起来,断断续续一共不过两年半。他很努力,但大形势之下,他的努力完全没有作用,甚至所得的俸禄根本不能养活自己一家人。

”留得一钱看“:杜甫的英雄主义

(杜甫在秦州)

于是杜甫放弃了做官,这当然基于他现实生活的原因,人总是要吃饭的,另外还基于他对时局的失望,失望归失望,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烈的关怀。他放弃做官的那个时间点,正值唐军相州兵败,河南骚动,这时候,杜甫既不能回河南的洛阳的老家,又没有钱居住生活昂贵的长安,幸好他的从侄杜佐在秦州东柯谷盖了几间草堂,杜甫带了家人在秦州安家了。

秦州后来也遭了兵火和灾荒,那是后来的事儿了,杜甫在秦州时期,秦州还算平静,杜甫在杜佐家寄居了很短一段时间后,打算到秦州城附近安家,但杜甫很穷,他没有盖草堂的钱,甚至吃饭都成问题,他寄诗给杜佐,希望他分给一些米和薤菜(讲《说文解字》时说过这种菜,现在也常见,如下图),显然,他已经到了接近乞食的地步,一位叫阮昉的隐者看到他的情况,实在不忍心,曾经送给他薤菜三十束。

”留得一钱看“:杜甫的英雄主义

(薤菜)

总不能靠别人的接济过日子啊,没有收入的杜甫重新开始了他的卖药生活,他在长安时曾经卖过草药,杜甫的“药生活”是杜甫济世助民救治人身的另一种仁者的存在方式,与杜甫的“诗生活”互为表里,相映生辉,所以,我们看杜甫,实在活不下去时,他选择的经营副业是卖草药。

但显然,卖草药并不能解决他所有的生活困难,他又开始了他无衣无食的生活(他在长安十年时就曾无衣无食),杜甫几乎一生都在穷困中度过的,秦州时期他有一首诗,将他的贫困完整地记录了下来,读来让人心痛,又让人感动。这首诗的诗题是《空囊》,全诗如下:

”留得一钱看“:杜甫的英雄主义

(卖草药的杜甫)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诗题很直白,就是囊空如洗,没有钱的意思。穷到啥地步呢?杜甫说:

”留得一钱看“:杜甫的英雄主义

(柏实)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翠柏柏籽当然可以吃,现在我们还拿它当中药,不过,它的味道并不好吃,苦,在战乱及灾荒年间饿到一定地步的人,那里还管这种苦,于是,拿来吃;但晨霞显然不能吃,杜甫一方面在状述自己的穷困,一方面在强调自己的气节,因为翠柏和晨霞都有典故:翠柏,出自《列仙传》“赤松子好食柏实”神仙才吃柏籽啊,我老杜也吃;晨霞,出自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呼吸沆瀣餐朝霞”。大人们餐朝霞,我老杜也吃;穷是很穷,老杜依然有气节,胸怀里没有小事。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卤莽很多唐诗读本解做“鲁莽”,其实卤莽本身就是汉语词汇,指的是马虎,得过且过,如果鲁莽就不对了,鲁莽是冒失、粗疏的意思,显然,老杜说的是他自己不愿意跟平常的那些官员们一样得过且过,他不想混日子,所以,他辞官不做,因此过得“属艰难”。实际上就是说,如果我得过且过,而不是坚持我心中的“道”,日子也不会这么苦。他的穷苦跟他的品质是相关联的。

”留得一钱看“:杜甫的英雄主义

(跟别人不一样的杜甫)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爨,烧火做饭的意思,《广雅》里说“爨,炊也”,后来也不名词讲,灶台的意思,读作cuàn,后来引申义里也说,兄弟分家叫分爨。杜甫这里用本义,早晨没法开火做饭,井水也冰冻了,到了晚上,因为没有衣服,在床上也是冷的,没法御寒。这两句显然是他饥寒交迫生活的白描。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即便是如上面所说的饥寒交迫,无衣无食,他的口袋里只剩下一文印了,却不忍用去,为的是留在眼前观赏。真是观赏吗,显然是自嘲啊,什么是品质,这就是杜甫的品质,在穷到只剩下一文钱时,他还要诙谐幽默一下,他会害怕别人嘲笑而显得羞涩吗,不会的,他这样写,正是从反面渲染了老杜自己心里沉重悲苦的情绪,需要记住的是,尽管如此,老杜依然坚强地生活着,心里依然有家有国。

”留得一钱看“:杜甫的英雄主义

(罗曼罗兰)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里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里有也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杜甫是真正的勇士,杜甫是真正的认识到生活艰难的本质的人,一个穷到极致的人,对待最后的一文钱,却抱着赏看的态度,既是杜甫的无奈,又该是多么具有英雄主义气质的人格啊,这实在是老杜伟大的根源,只是老杜的英雄主义,实在是太无奈而悲苦了。

(【唐诗闲读】之135,图片源自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