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些“問題肥料”竟僞裝成飼料!已銷往多地!

問題肥料

12月17日下午,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工商局、佛羅工商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在樂東縣佛羅鎮一家物流園內,查獲數千噸“問題肥料”。

《海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條例》第28條明確規定,禁止從省外引入動物排泄物和以動物排泄物爲原料的肥料。然而,有人爲了非法牟取暴利,從省外大量購進所謂的內蒙古發酵純羊糞等“問題肥料”,銷往樂東、東方、昌江、陵水等地。

注意!這些“問題肥料”竟僞裝成飼料!已銷往多地!

執法人員向經營者瞭解情況

“根據規定,這些肥料不允許銷售。”工商執法人員現場告訴記者,查獲的肥料至少有5種包裝,每種包裝上分別印有“內蒙古純羊糞”“內蒙古發酵純羊糞”等字樣,屬於海南明令禁止銷售的肥料。除此之外,這些肥料的包裝上,均沒有肥料登記證號,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工商執法人員檢查後瞭解到,所查獲的大批“問題肥料”,均由洋浦港進入海南。爲了掩人耳目,船運公司承運上述肥料進入海南時,貨運單上均虛標爲“彩砂”“飼料”“有機”等字眼。通過對現場發現的銷售記錄檢查,執法人員發現上述“問題肥料”已銷往昌江、東方、陵水、白沙等地。

注意!這些“問題肥料”竟僞裝成飼料!已銷往多地!

堆積如山的肥料

這些“問題肥料”是誰經銷的?進入海南後銷往哪裏呢?工商執法人員介紹,現場查獲的“問題肥料”爲山東莘縣男子趙某某等人所有。趙某某稱,他們在樂東當地經營上述肥料已有一年多時間,沒有營業執照,現場堆放的“問題肥料”約3000多噸,除了自己瓜菜基地用一部分外,其他的銷售給他人。

樂東黎族自治縣工商局副局長容文世介紹說,由於現場存放的“問題肥料”數量太大,具體數量需要仔細清點。12月19日上午,容文世告訴記者,針對經營者無證經營等行爲,將對查獲的“問題肥料”就地封存,並將案情通報給農業部門。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假劣肥料識別的六種方法

假劣肥料混跡在肥料市場上,矇騙了很多消費者。那都有哪些方法可以識別出假劣肥料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識別假劣肥料的六種方法。

1、看肥料包裝。正規廠家生產的肥料,其外包裝規範、結實,袋內有合格證、生產日期等標籤。包裝袋標有註冊商標、產品名稱、執行標準、生產許可證號、使用方法、養分含量(等級)、淨重、廠名、廠址等項目,復混肥、有機肥、有機無機復混肥、專用肥等還應有肥料登記證號;假冒僞劣肥料的包裝一般較粗糙,包裝袋上信息標示不清,質量差,易破漏。

2、看產品名稱。名稱上不允許帶有誇大性詞語。如“高效××肥”、“××肥王”、“全元素××肥料”。

3、看養分含量。養分含量僅指氮、磷、鉀,不能把中、微量元素、有機質及其它添加物計入到總養分中。

4、看肥料外觀。氮肥(除石灰氮外)和鉀肥多爲白色結晶體,部分鉀肥呈現暗紅色;磷肥多爲黑灰色多孔塊狀;優質複合肥粒度和比重較均勻、表面光滑、不易吸溼和結塊。而假劣肥料恰恰相反,肥料顆粒大小不均、粗糙、溼度大、易結塊。

5、火燒。(1)氮肥:碳酸氫銨,直接分解,發生大量白煙,有強烈的氨臭味,無殘留物;氯化銨,直接分解或昇華發生大量白煙,有強烈的氨味和酸味,無殘留物;尿素,能迅速熔化,冒白煙,投入炭火中能燃燒;硝酸銨,不燃燒但熔化並出現沸騰狀,冒出有氨味的煙。(2)磷肥: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磷礦粉等在紅木炭上無變化;骨粉則迅速變黑,放出焦臭味。(3)鉀肥:硫酸鉀、氯化鉀、硫酸鉀鎂等在紅木炭上無變化,發出噼叭聲。(4)復混肥:復混肥料燃燒與其構成原料密切相關,當其原料中有氨態氮或酰氨態氮時,會放出強烈氨味,並有大量殘渣。

6、加水。如果外表觀察不易識別化肥品種,也可通過加水看溶解情況識別。硝銨、二銨、硫酸鉀、氯化鉀等可以完全溶解(化),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硝酸銨鈣等部分溶解;複合肥顆粒會發散、溶解或有少許殘留物,而假劣肥料溶解性很差或根本不溶解(除磷肥)。

以上就是識別假劣肥料的六種方法,大家在購買的時候,可以根據這些方法,進行仔細識別,以免上當受騙。

注意!這些“問題肥料”竟僞裝成飼料!已銷往多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