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過去拍戶撒阿露窩羅節,總是喜歡拍些舞臺表演、戶撒刀展示、蹬窩羅場面和過手米線製作等大場面。可是回到家裏,端坐在電腦前翻看一堆圖片,總感覺千篇一律,既缺少新意、細節,又缺少視覺衝擊力,更缺乏耐人尋味的韻味,反映不了視覺裏的那種濃郁、風情美。

四季更迭,徜徉於阡陌的戶撒壩,眼簾裏總是鮮花盛開:稻田裏的油菜花、向日葵,公路過的薔薇花、萬壽菊,庭院裏的木瓜花、梔子花、燈籠花等,還有滿山遍野的椎慄花,真不愧是“佛祖的花園”。

看着四季綻放的花朵,耳朵裏彷彿聽到“阿昌姑娘愛戴花”的婉轉的山歌調。嗯,節日裏的阿昌姑娘,頭飾插滿花,胸前、腰帶繡滿花,把自己裝扮得就像一朵花。瞧,幾十個姑娘聚在一起,就像一座開滿鮮花的山丘,更是滿園春色的花園。

還有“布董嗄”(自稱大漢族)婦女的頭飾、胸針等都做成了鮮花的形狀,肩頭披的圍巾,也是帶花的圖案,行進中就像開滿鮮花的森林。走進戶撒,就是走進了“佛祖的花園”。“花”應該是戶撒最有典型的特色和韻味。彷彿心有靈犀,腦裏突然閃現花”這個主題。用“花”展示戶撒阿昌婦女的淳樸、愛花、像花的外在美和心靈美!心動不如手動,打開圖片包,果然多數都是帶花的圖片。正是“春色滿園關不住,留得芳香飄萬里”。

阿昌族無論男女老少都愛花,並且喜歡戴花。特別是阿昌姑娘,包頭上插滿美麗的花朵,這不僅美觀,還是品性正直、心靈純潔的標誌。

美麗的阿昌姑娘,蹬着窩羅,臉上洋溢着幸福的歡樂。窩羅舞蹈,內容樸實,動作質樸,簡煉、粗獷,沉穩有力,曲調歡快。阿昌族祖祖輩輩用這樣的舞蹈,教育子孫後代,牢記先祖的恩德,老老實實地做人、勤勤懇懇地勞動。

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阿昌婦女外出趕集或參加節日聚會時,喜歡斜背一個“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阿昌姑娘喜歡扎腰帶,她們叫氈裙,多用自制的線和土布繡制。這與阿昌人的勞動生活有關。據說,古時有位獵人的女兒,爲了跟父親學打獵的本領,就縫了一條腰帶把腰身紮緊,勤學苦練,練得一身好武藝,姑娘們羨慕她,也學她紮起腰帶。扎時在身前留出一長一短兩條扎頭,既緊束腰肢,方便勞作,又飄如彩蝶,十分美觀。每逢節日,阿昌族婦女們都要精心打扮一番。她們取出珍藏的各種首飾,戴上大耳環、雕刻精緻的大手鐲、銀項圈,還在胸前的四顆銀鈕釦上和腰間繫掛上一條條長長的銀鏈,走起路來銀光閃閃,風采耀眼。

阿昌族婦女喜歡美麗的織錦服飾,顏色鮮豔的花朵。也喜歡佩戴各種銀飾,諸如銀插針、銀耳環、銀項圈、銀項鍊、銀手鐲、銀紐扣、銀衣鏈、銀腰鏈、銀泡花、銀花飾和銀飾掛膀。遍佈全身的銀飾品,把阿昌女性裝扮得像花朵,分外絢麗妖嬈。華麗的銀飾品,不僅是阿昌族喜愛的佩飾,也是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還是母親給女兒的陪嫁物。銀飾能起到消災避邪的作用,象徵財富和光明,帶來吉祥平安。重要的銀飾品會在家族中代代相傳,象徵着阿昌族家族的血脈延續。

初春時節,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阿露窩羅節期間,是阿昌姑娘充分展示自己的美麗和聰明智慧的時節,也是阿昌族青年男女追求恩愛伴侶的大好時光。節日期間,阿昌族青年男女通過蹬窩羅、對山歌,由此演繹出許許多多感人的愛情故事,成就了無數美滿姻緣。

作者|厚源

轉自:掌上德宏

我們經歷了很多

感受了很多

來吧,來這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