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孙茂芳家喻户晓,老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上世纪60年代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到70年代调到北京军区总医院直至成为医院副政委,再到从这个位子上退下来,5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学雷锋做好事。他做过的好事数也数不清,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京城活雷锋”。

退休十多年了,他的步子不仅没有慢下来,而且还跨出了北京,迈向了全国。这不,近日记者要采访孙老,连约了两个星期都没有见上。原来,他又去外地讲课去啦。都75岁的老人了,不在家安享晚年,还这么不要命地“折腾”,你说,这事新鲜不?

妇孺皆知的“孙爷爷”

在东城区孙茂芳老人家住的社区,不光小朋友,连四五十岁的大人们都喜欢亲切地喊孙茂芳“孙爷爷”。说起来,这里还有个小故事。去年,孙茂芳工作室有个东城区史家七条小学(原东四七条小学,史家小学教育集团校、史家小学深联校)义务打气站的小志愿者陈晓月,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小孩子做志愿者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可后来工作室的同志们去晓月家,晓月的一句话把大家震惊了!晓月说:“我爸爸也是孙茂芳爷爷培养的志愿者!”

原来,这个女孩子的爸爸就是孙茂芳看着长大的,当时也参加过孙茂芳组织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听到这个故事,连在孙茂芳工作室的80、90后工作人员都很吃惊!父子(女)两代人同叫“爷爷”,这事儿也够新鲜的。仔细想想,可不是,社区里的中年人,差不多都是孙茂芳看着长大的,可不都得叫爷爷嘛!就这么,叫着叫着,社区里无论年龄大小,都喜欢亲切地喊他“孙爷爷”。

说起这个打气站,那历史可是很悠久的!不就是打个气嘛,大家可能觉得不起眼,可孙爷爷自豪着呢,打气可是个技术活,一要会宣传,二要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三还要掌握打气技术。孩子们不会做志愿服务,孙爷爷就一把手一把手地教他们。一开始孩子们害羞,不敢张嘴喊,不会打气,但慢慢锻炼就能大方地喊了,也慢慢地掌握了打气技术。通过这个打气站,孙爷爷培养了一大批“小志愿者”。孙爷爷说,义务打气虽然是小事,但可以锻炼孩子与人交流的能力,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学雷锋做好事的意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快乐自己。

“打气,打气,义务打气!”一直到现在,在东城区史家七条小学,每周一到周五,每天半小时,都会有几名孙茂芳志愿服务队的小队员在胡同口,喊着孙茂芳设计的吆喝声,为路过的骑车人义务打气。从最早1994年成立这个打气站,二十多年了,校长不知换了多少任,学生们也毕业了一茬又一茬,可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暑假,孩子们每次都争相参加,他们以成为打气队成员而自豪。

“爱心”孵化器

爱心也可以孵化?这事儿听着也新鲜。原来,孙茂芳不仅自己学雷锋做好事,而且还建立了孙茂芳工作室,成立了孙茂芳志愿服务总队,以此作为基地,培养孵化爱心,培养雷锋式的志愿服务人才和团队,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本心,更好地发扬传递雷锋精神。

在积累数十年志愿服务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孙茂芳成立了“当代雷锋”孙茂芳工作室,作为地区志愿服务团队的孵化器,培养打造“当代雷锋”孙茂芳品牌队伍。孙茂芳希望,通过发挥工作室爱心孵化器的作用,让人们感受到人心向善的温暖,打开人们紧闭的心门,迸发出无穷的正能量,希望这里能成为孕育无数个“当代雷锋”的希望田野。

最近获得“北京十大榜样人物”的李颖,就是在孙茂芳精神的激励下成长为一个优秀志愿者的。李颖是一名接近盲人的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接近失明后,她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学习了按摩技术,并考下了中医师和针灸师资格。她所在的街道,也是“京城活雷锋”孙茂芳居住的街道。还在孩提时代,李颖就听过“孙政委”学雷锋的事迹,也听过关于“孙政委”事迹的报告会,知道他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当时她就觉得,“孙政委”学雷锋做好事,肯定不是为了自己出名,而是想通过自身行为,来影响更多的人学雷锋做好事。

可不是,受到孙茂芳这种“爱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2008年奥运会期间,她看到辖区内安保志愿者们工作辛苦,就想到了为志愿者提供免费按摩服务。2009年,她又将盲人按摩志愿服务开进了孙茂芳志愿服务岗亭。同时,还发展了5名小志愿者,成立了京城小雷锋志愿者团队,她的儿子也是其中的一员。从此,每周六早上9点,孙茂芳志愿岗亭里都会出现李颖和小志愿者们的身影:给自行车打气、义务指路、为老人测血压、发放宣传品……小志愿者们在李颖的带领下,一点一滴地做着志愿服务。李颖认为,学雷锋志愿服务要有榜样,她和她的小雷锋志愿者团队,就是受到了“孙政委”这种爱心孵化的影响而做起来的,“孙政委”就是他们的榜样。

正因为孙茂芳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组织发起爱心公益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雷锋精神,实践了雷锋精神,传播了雷锋精神,赢得社会广泛赞誉,2014年3月,中央文明委授予他“当代雷锋”的光荣称号。孙茂芳成为继郭明义、庄仕华之后全国第三位获此殊荣的道德楷模,也是北京市获得该荣誉的第一人。

“我的志愿服务要做向全国”

孙茂芳不仅仅是一个“当代雷锋”、全国道德模范,他不局限于自己学雷锋做好事,他有“战略思维”,他想把自己这么多年从事志愿服务的经验输出去,培养更多的志愿者,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我的志愿服务要做向全国”,孙茂芳说。这事儿,也算新鲜吧。

近几年来,孙茂芳老人多次回到他的老家浙江等地指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据宁波市学雷锋联合会会长吴在明介绍,在孙茂芳老人的带动下,宁波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宁波81890志愿服务中心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孙茂芳志愿服务工作室,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成立了浙江省首个高校孙茂芳志愿服务团,宁波大红鹰学院也成立了孙茂芳志愿服务团,最近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学院又成立了孙茂芳志愿服务团……

吴在明说,孙老每年不定期来宁波作志愿服务讲座和报告,带领孙茂芳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到车站、学校、社区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孙茂芳老人的老家浙江象山还成立了象山孙茂芳道德学校,针对中小学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教育活动。一是看,观看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图文和影像资料;二是听,听孙茂芳讲述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故事;三是带,由孙茂芳本人带领中小学生到附近敬老院开展助老活动,先观看孙老是怎么服务老人、怎么跟老人交流的,然后由中小学生一对一服务老人,孙老从中辅导。

不止浙江,在天津、杭州、西安、广州等好多地方都有孙茂芳志愿服务队。现在,孙茂芳工作室在全国就有50多个。据不完全统计,退休10余年来,孙茂芳累计行程近百万公里,作报告1000多场,听众达上百万人。孙老希望,通过全国各地的孙茂芳工作室,来发挥联络、服务的枢纽作用,指导志愿服务工作,交流志愿服务经验,培养志愿服务人才。

现在,“孙茂芳”这个品牌已经开花结果,走出北京,走向了全国。各地很多地方的孙茂芳工作室或孙茂芳志愿服务队,邀请他去传经送宝、指导志愿服务的络绎不绝。对此,孙茂芳从不拒绝,只要有时间,能够安排得过来,他都要赶赴外地,指导、交流、传授志愿服务经验。

他的志愿服务经验,也从过去倡导的“五小”升华为现在的“五个一”。“五小”即倡导大家做空巢老人的“小棉袄”、做残疾人的“小拐杖”、做有困难人的“小油灯”、做雷锋精神的“小广播”、做青少年成长的“小雨滴”。现在的“五个一”即要求每一个孙茂芳志愿服务队要有一个工作室,建立一支队伍,推出一个典型,上好一堂志愿服务课,出版一本志愿服务宣传图书。如果说,之前的“五小”经验偏重于如何做好志愿服务工作,那么,现在的“五个一”则更侧重于指导如何打造志愿服务队。

孙茂芳老人说:“我一个人学雷锋,仅能发挥一滴水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学雷锋,就能发挥百川归海的作用,使社会风气得到根本好转。”孙茂芳工作室走向全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了传帮带作用,激励着志愿者们发挥社会正能量,传承雷锋精神优良传统,让志愿服务常态化,使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

在孙老看来,以前的“邻里守望”已经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现在要从“邻里守望”到“邻省守望”,甚至“邻国守望”,守望天下苍生。志愿服务也是文化,也需要走出去,要在“扩大影响上下功夫”,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为此,他乐此不疲。他也不忌讳宣传自己,中影集团投拍的十九大献礼电影《孙茂芳》等影视作品,他都支持。这些影视作品将很快和观众见面。

爱心日记收获快乐

孙茂芳认为,爱是志愿服务的根本,学雷锋不是一下子,而是一辈子。直到今天,孙老还在坚持写爱心日记,记录自己每天学雷锋做好事的足迹和感悟。在日记中,孙茂芳这样朴素地记录着他的人生感悟:

——毛主席讲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很难。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永远没有终点。我曾经作出承诺,要学一辈子雷锋,做一辈子好事,这既是我的动力,也是我的追求。在学雷锋做好事的道路上,只有起步,没有终点。学雷锋是一项为党树碑、为人民造福的工程,我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当代雷锋的“活广告”。

——学雷锋做好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爱是有限的,只有组成学雷锋联队网,通过更多人来献爱心,凝聚在一起,爱就成了洪流,成了一种坚固不摇的无形的力量。所以我在大中小学、部队等成立了“孙茂芳志愿队”,让他们都成为“雷锋”,让雷锋精神星火相传。

——让全国人民都来参观我的展览,让更多的人知道我,让更多的人与我一起学雷锋做好事,让学雷锋事迹成为美德教育基地,这是我的心愿。我每场报告两小时,听众觉得听不够、掌声几十次,不是我演讲水平高,而是我讲的是真话,句句是真话,怎么做就怎么说。

——不怕灾害、就怕人无情。今天我给张家口尚义县桃卜小学捐一月工资(1200元),后勤出资8万元,只要人有情,灾区就会现光明,灾区人民才能记党恩。看到灾区人民露笑脸,看到灾区人民的儿子背起书包上学了,有了新希望,我也发自内心的高兴。

——人间最宝贵的是爱心,爱心是衡量生命的尺度,爱心是人类最美好的表现;奉献爱心是人类的天职,回报社会是我们的本分。真正的爱,就是要爱孩子、爱不幸之人、爱病人、爱残疾人、爱最需要帮助的人。爱不是名词是动词,爱不是爱一次、爱一下子,而要爱一辈子,让人民找到爱的感觉,爱不分青丝与白发。

——一个人付出爱才能得到爱。爱是营养素,当人们施爱或被别人爱时,“营养素”就会有效提高人的免疫力,不生病或少生病。爱使别人变得幸福、健康,也使自己变得年轻、快乐。爱别人是德,被别人爱是福。

——帮助别人,为别人解决燃眉之急,也是助人为乐,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帮助别人,可以得到别人的感激和喜爱,带来的是温暖,有益于免除精神紧张。科学家发现,多做好事有益于免疫系统,心情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做好事心情舒畅,促进身心健康,特别是和年轻人一起学雷锋,感觉自己也年轻了好多。收获最大的是快乐。精神追求是人生最初的追求,世界上能让人快乐的东西很多,但一切快乐,归根究底,都是由精神感知。精神高尚会给人带来无比幸福。

……

“像雷锋那样立身做人,像雷锋那样立志为人”,这就是孙茂芳的格言。孙茂芳像一枚火种,走一处就点燃一片“爱的火焰”。他几十年如一日弘扬雷锋精神的感人故事,打动了一个又一个人。

70多岁的孙茂芳,仍然神采奕奕,精力充沛,忙着筹划志愿服务的各项工作。本想问一句:老爷子准备啥时候退休哇?这话却没问出口,看样子,他是要干一辈子了。

编辑:江义君HYY

素材来源:《中国志愿》杂志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