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呢?相信在所有答案中,都会出现“记忆力”这一项。的确,孩子所要掌握、考试所考的知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纯记忆性的,而另外一部分需要理解的知识,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记忆基础之上。由此可见,记忆对于孩子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记忆力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无比重要的,我们常见很多学子,都在为了记住更多的知识而埋头苦读、掩耳苦背。但残酷的是,很多东西孩子觉得当时记住了,转眼却又忘记,以至于给孩子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记忆力也是有“脾气”的,它需要你不断地去“拜访”它,如果你不反复为之,它就会将原本已经储存下来的东西丢掉。这就是著名的“遗忘曲线规律”。

打个比方,假如你第一天背了50个单词,不管你记得多么深刻,第二天一定要再去看一遍。否则,你就会遗忘其中的一部分。而当你有过两次记忆过程之后,就无须再每天背,但要在隔两天之后再去温习一次,否则还是会忘掉部分。而下一次温习,则可以再把时拉长一些,比如一周后再背一遍…当你这样反复背数次之后,那么即使你长久不回顾这些单词,遗忘率也将是很低的。这时,说明它们已经基本固定在你的脑海中,成为你记忆的一部分。

父母了解了遗忘曲线规律之后,就要有计划地指导孩子进行记忆,让孩子能够以更高的效率记住更多的东西。另外,父母也可以在孩子7~12岁的时候注重培养他的“前瞻性记忆”,也就是人们对即将要做的事情的记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7~12岁的儿童,前瞻性记忆开始明显增强,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这个时期,父母可以让孩子每天完成一两件任务,来锻炼他们的记忆力。

比如,早上出门前,告诉孩子晚上回来擦一下桌子;或者给孩子打个电话,让他记得在某个时段提醒自己做某件事。总之,只要父母了解孩子的记忆规律、遗忘规律,细心引导,就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记忆力。你还有什么培养孩子记忆力的好方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