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凯的奶奶说:“我孙子最近迷上了“臭老头”“滚蛋”等话,不分场合,张嘴就来!”有一次,奶奶的老同事摸凯凯的小脸,他当即瞪起眼睛就说:“混蛋,别摸我!”把对方弄个大红脸,奶奶也很尴尬,打也不是,骂也不是,连连给人家道歉,他却像没事儿人一样跑着玩儿去了。

妈妈要懂得:宝宝嘴里没脏话,当我们成人眼里的脏话从宝宝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如果我们给孩子定性为说脏话,那么就错怪宝宝了。3岁甚至是四五岁的宝宝,如果我们不告诉他那些话是骂人、对人不礼貌的脏话,孩子可能会把这些话同你好、晚安、出去玩儿一样看待。两三岁的孩子处于学习语言阶段,处理语言的正负信息的能力还不够强,对语言概念的识别能力较弱。

当孩子鹦鹉学舌样习得了这些话的时候,其实他并不懂这些话的意思,即使成人有特别的反应,他只是觉得好玩儿。宝宝习得脏话的时候,也习得了说脏话的时机。心情不好的时候、被别人打扰的时候、被同伴欺负的时候,就用脏话、粗话来防御和反击,在发泄了情绪的同时感受到了自身力量对他人带来的冲击和震慑。真过瘾啊!

有一次,我曾经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对着手里的玩具熊饶有兴致地重复:“浑蛋!浑蛋!”看那神情,大有一副在享受逃过了父母监督、过了一把洶气的瘾的刺激感。说粗话,脏话可能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一种为了满足模仿心理而需要犯的一个错误。当孩子真正明白了什么是骂人的话、脏话、文明话,就没有了兴致。

这个过程,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提示。妈妈要告诉宝宝,骂人的宝宝不文明,没有人喜欢。当听到别人骂人时,告诉宝宝,这些话不文明,小孩子不可以说。当宝宝骂人时,问宝宝:“骂人好不好?”宝宝一定回答:“不好!”这时,妈妈继续说:“那以后还骂不骂?宝宝说:“不骂!”这样,伴随着妈妈的引导,宝宝度过了语言诅咒敏感期,就不会骂人了。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