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是朝廷主管編修國史、編纂記載皇帝言行起居注,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制誥等的官署。在清代,殿試朝考後,新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的,稱爲點翰林。順治、康熙年間,桐鄉“俞氏父子三翰林”,當時稱爲佳話。

俞氏原籍中州(今河南),宋室南渡後遷至仁和(今杭州),至俞之炎始遷桐鄉縣城(今梧桐街道)。

俞之炎(1623-1674),一作俞之琰,字以除。光緒《桐鄉縣誌》說他年輕時“高才博學,名噪一黌”。順治十一年(1654),以仁和籍參加鄉試,中舉人。原先擬定解元(第一名),後改第二名。十五年(1658),以桐鄉籍,“之琰”之名,參加會試,考中進士(二甲第四名),任翰林院庶吉士。十八年(1661)任給事中,康熙二年(1663)以戶部給事中充任湖廣副考官,後外派廣西桂林道參議。十三年(1674),大學士李文勤認爲之炎“才堪大用”,推薦他隨徵四川,未行而病逝。俞之炎在朝廷任職時,屢次對朝事有所建言。

俞之炎爲官清廉,家貧而無積餘錢帛糧食,財產唯圖書數卷。他教子極嚴正有道,長策、長城都考中進士,任職翰林院。桐鄉一門父子三翰林,爲邑中少有,在科舉考試時代傳爲佳話。子炎事蹟,入《光緒桐鄉縣誌》。

俞長策,字御世,號檀溪,生卒年不詳。之炎長子。自幼力學,爲人醇厚謹慎,不善言笑。遍覽羣書,尤喜談兵法。謂有文事者必兼武備。教人以貫穿經義爲先。康熙四十一年(1702)參加順天鄉試,作《五經》文二十三篇,因違例不得謄錄。監察御史爲他的文才感到驚異,爲之奏聞,康熙皇帝下詔賞爲舉人,參加會試。翌年,康熙南巡,長策獻《天縱多能頌》,奉詔入都,賜金五百爲行資。四十五年(1706)參加會試,未被錄取。康熙對大學士李光地說:“舉人俞長策會榜無名,主司(主管官員)之不明也。”次日下旨,總裁官李祿予、胡會淇削職,命長策參加殿試。閱卷時皇上拆第一卷,問:“是俞長策麼?”其受特達之知,真是特殊禮遇。故承恩及第進士,授翰林編修,充講官。充任四川、陝西考官,得士稱盛。爲講官時,康熙時常召對,長策總是有“獻替”(獻可替否,即進獻可行者,廢去不可行者,是對皇上進諫,議論國事興革)。所以逝世後他的女婿錢陳羣有哭長策詩記其事:“箴規論密勿,稽首曾拜陳。召見賜顏色,嘉納荷皇仁。”長策在京任職數十年,清正廉潔,身後無長物,亦如其父,僅圖書數卷而已。著有《檀溪詩文集》六卷,事蹟編入《光緒桐鄉縣誌》。

俞長城(1668-1722),字寧世,一字桐川,號碩園。之炎少子。幼年時接受庭訓,謂“讀書以明道,作文以載道”,授以經史性理古文,而不許他學習程墨(科舉時代刊行的可作範例的試文),所以俞長城學有淵源,文章簡勁,自成一家。他品行高尚純潔,年輕時遊學松江,與孫西文、金仞直諸名士朝夕互相鼓勵,有“西郊十三子”之稱。康熙二十二年(1684)中舉人,次年聯捷考中進士。授編修。入朝做官後,以翰林職掌文書、國史。與父之炎、兄長策,均博學鴻才,當時有人說:“才藻不減眉山蘇氏(蘇洵、蘇轍、蘇軾)。

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南巡,經過桐鄉與崇德(縣治在今崇福鎮),當時俞長城請假在家,至行在朝謁,康熙詔諭慰勞,詳細詢其祖父官職及回鄉情況,囑左右記下他的姓名。長城不久假滿回京城,翌年春舉行會試,命長城擔任校閱試卷的房官,得士稱盛。可正當他獲得康熙帝的好印象時,俞長城卻因病要求歸家。李元度在《國朝先正事略·俞長城事略》說他:“工古文,論古尤有識,四書文獨闢畦町,嘗選制義百二十家,始王荊公,迄國初諸老,每家各爲小序,允爲大觀。”長城的父兄都曾充任主考官,掌握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權力,而他卻因病乞假回家,但無屋居住,僑寓揚州其妹家,貧居從事著述,所以其文名又處在他的父兄之上。其詩文稿罕傳於世,唯前輩吳省蘭(字泉之)錄其中數十篇刊於《藝海珠塵金集》。朱彝尊認爲俞長城的文章記注條對,近於宋代曾鞏,非虛譽也。長城所著《俞寧世文集》,當時爲海內所推崇,而其所選《百廿名家稿》,窮原竟委,實具知人論世之識。學者無不奉爲規矩法度。他在其中一篇稿中說:“古人重科名而輕爵位,重科名所以驗其學,輕爵位所以勵其守。”

《光緒桐鄉縣誌》的主編嚴辰,在擔任桐溪書院山長時,在書院中建立三賢堂,將俞長城作爲三賢之一,與張履祥、馮景夏同列祠祀。嚴辰《桐溪書院三賢堂記》說,“用以仰止前賢,矜式後進。”每逢歲時,他率諸生奉祀,“寧世先生所作所選所論,讀之固根抵槃深,不可剽竊者……特購求先生選本列於院中,俾肄業者有所觀法,則亦先生之沾丐後人也。”把俞長城視作千秋鄉里典型。俞長城有《俞寧世文集》四卷,清康熙時曾有刻本,他所選《春秋三傳》、《國語》、《戰國策》、《吳越春秋》、《越絕書》七種也風行海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