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天過海:美人計》電影海報

6月19日報道 隨着女權主義風潮在全球的興起,每年好萊塢都會推出幾部完全以女性作爲主要角色的商業大片,然而同樣是展示新時代女性的力量,這些電影的票房表現卻是天差地別:2016年的《超能敢死隊》以全女性陣容重拍昔日科幻經典,結果票房和口碑統統慘敗,成爲2016年最賠錢電影;2017年的《神奇女俠》卻是好評如潮,賺的盆滿鉢滿。相比之下,2018年夏天的《瞞天過海:美人計》卻成爲一部尷尬異常的妥協之作,差強人意的票房和口碑背後,也折射出如今女性題材商業大片在好萊塢的窘境。

《神奇女俠》憑藉女權定位成爲2017年度“爆款”

製作精良的爆米花商業片

如果從一般好萊塢商業片的標準來衡量,這部《瞞天過海:美人計》絕對是部水準上乘的良心之作。兩大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和凱特·布蘭切特領銜的“大盜娘子軍”,所有人都演技在線魅力爆表,安妮·海瑟薇更是貢獻了一次徹底顛覆自己過往戲路的表演,將一位“傻白甜”“玻璃心”的女明星演繹的入木三分。

從故事情節上看,這部《瞞天過海:美人計》其實是多年前由喬治·克魯尼,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犯罪片《十一羅漢》的“姊妹篇”——沒錯,是真正意義上的“姊妹”篇:本片桑德拉·布洛克扮演的角色就是喬治·克魯尼的妹妹——只不過把原來的全男星陣容換成了現在的娘子軍陣容,所以在故事上基本是照搬了《十一羅漢》的情節,講述了主角拉攏各位身懷絕技的“女漢子”,在年度時尚盛典——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舞會上策劃了一場驚天大劫案的故事。

《十一羅漢》電影海報

影片整體節奏緊湊,張弛有度。導演蓋瑞·羅斯雖然不是位才華橫溢的“作家”導演,但二十多年的執導履歷上也有着《奔騰年代》、《飢餓遊戲》這樣叫好又叫座的佳作,在本片中,他很好地借鑑了《十一羅漢》導演索德伯格的特色手法,比如大幅度推拉的變焦鏡頭,分屏畫面表現等等,讓本片在視覺上也頗有幾分新意。

可以說整部影片,直到90分鐘左右,主角團隊成功執行完盜竊計劃時,都是一部水準之上,娛樂性十足的爆米花大片。然而,之後20多分鐘電影的發展,簡直讓人跌破眼鏡,各種生硬的反轉和牽強的人物邏輯,讓人開始質疑編導的腦子究竟是在想些什麼?不過冷靜之後客觀分析,本片的導演編劇和製片公司,也的確有着太多說不出口的苦衷。

左右爲難的女性電影

本片最後20分鐘的“謎之操作”,歸根結底還要追溯到2016年那部票房雪崩的《超能敢死隊》,該片是好萊塢近幾年來興起的“更換性別重啓經典”的開山之作。編導將1984年經典科幻驚悚片《捉鬼敢死隊》中的幾位男主角全部替換爲女性,希望藉助女性主義的潮流重啓30多年前的老經典。沒想到,這一看似充滿創新的舉動卻激起了原版粉絲的強烈反彈,認爲這是對他們童年回憶的褻瀆。美國的一些保守主義勢力更是藉此機會宣稱,這是好萊塢對於男性的一次“割勢”。結果雖然影評人普遍認爲2016年《超能敢死隊》影片質量尚可,但卻因爲粉絲和影迷的堅決抵制而慘淡收場。

2016年的《超能敢死隊》改變了1984年原版經典的人物性別。

《超能敢死隊》大敗虧輸的時候,以同樣思路翻拍經典的《瞞天過海:美人計》已經開始了前期製作。開工沒有回頭箭,取消項目是不可能的。那麼作爲製片公司,華納兄弟只好用盡各種手段以避免《超能敢死隊》的悲劇,儘量說服原作粉絲接受該片的性別轉換。爲此,電影請《十一羅漢》的多位角色友情客串,表明本片只是原版的“外傳”、“續集”,而並非替代關係的“重啓”。而爲了彌補全女星陣容男性角色缺失的弱點,不給男權主義保守派攻擊的把柄,電影最後尷尬無比的20多分鐘,就是專門爲一位男星的“私人訂製”,以提升男性在本片中的存在感。

然而這位男性角色的人選和設定,顯然是一個讓製作方頭痛無比的抉擇:他不能是個慈眉善目的大好人,這就等於將男性定義爲正面勢力,否定了全片的女性視角,背離了影片初衷;又不能是個大反派,這又會有醜化男性的嫌疑。他不能是個顏值“爆表”的大帥哥,因爲這又會激發觀衆羅曼蒂克的聯想,讓女權主義抱怨:“電影中女性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談戀愛。”;可也不能是個醜男,否則又會激起男觀衆的反感,也拉低了影片整體顏值;他不能能力超羣,否則就是宣揚男性優勢;又不能太一無是處,否則又成了對於男性的“割勢”。

在如此種種限制和考量之下,最終編導選擇了英國籍脫口秀詹姆斯·柯登扮演一位“雙商”在線、與主角團隊亦敵亦友的偵查人員。這個角色是原本《十一羅漢》系列電影從未出現的,純粹是因爲製片方患得患失的心態,才硬生生加入了這個人物和最後20分鐘畫蛇添足的情節,這個“政治上正確”的人物,卻對影片的整體性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詹姆斯-柯登的角色,不好不壞,不強不弱,不帥也不醜。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美國好萊塢電影都不可避免的與社會話題產生了聯繫,爲了迎合社會輿論的壓力而對影片本身做出或大或小的改變。《瞞天過海:美人計》裏身懷絕技的女俠盜們,無論面對任何高級嚴密的安保措施都能來去自如,然而在電影幕後,編導和製片公司只能在各派社會思潮的左右夾擊中艱難地走着鋼絲。當電影的成敗,不在於本身的娛樂性或者藝術性,而在於其政治傾向是否能讓各派勢力滿意,這或許也是當下好萊塢的一種悲哀吧?(文/李婷 劉宇凡 發自紐約)

【延伸閱讀】一手青春愛情,一手懲腐倡廉,這部聚焦當代留學生的劇集到底現實嗎?

電視劇《歸去來》海報

6月16日報道 近日,電視劇《歸去來》收官,這部受到廣電總局和北京市委宣傳部高度重視的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獻禮劇,受到廣大觀衆的熱烈歡迎——在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播出分別以1.378和1.024的收視率排名第一、第二,該劇亦在四個網絡平臺上同步播放,網絡點擊量高超76億。

著名導演劉江搭檔金牌編劇高璇、任寶茹共同打造了這部聚焦當代留學生的現實主義題材劇。劉江曾執導過不少令人耳熟能詳的電視劇,例如《媳婦的美好時代》、《咱們結婚吧》。有媒體評價道:“現實主義是劉江的大本營,現實主義手法是劉江的看家本領。”他最熱衷也最擅長的,便是讓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產生強烈的共鳴,因而其作品往往能在觀衆的心中激起強烈反響。

而高璇、任寶茹這對黃金搭檔曾創作過《我的青春誰做主》、《婚姻保衛戰》等熱門電視劇,他們對留學題材亦不陌生,也正是2004年推出的電視劇《別了,溫哥華》的幕後編劇。

《歸去來》通過刻畫鮮活多樣的人物形象,以現實主義筆觸,腳踩青春與反腐兩條大船——不僅展現當代海外留學生羣體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入關於中國當下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的思考,紮根現實,反映社會潮流,體察當下青年的人生觀、愛情觀、價值觀。

衆生相刻畫得淋漓盡致

羅晉飾演的書澈出身優越

劇中男一號羅晉飾演的書澈出身優越,是別人眼裏的“天之驕子”,但他不想一直成長在父親的光環下,於是決定出國讀書,自力更生。書澈的父親、身爲市長的書望,做出的種種抉擇令人唏噓,他希望極盡一切爲子女鋪好路,但利用職務便利官商勾結的行爲背棄了一個政府官員應有的操守。

可以說,書澈與書望有着截然不同的價值取向。當年還在學車的書澈,無證駕駛撞傷了一位背書包的年輕女孩,雖然他想承擔責任,但書望擔心這件事會影響其前途,於是讓司機幫他頂罪。當書澈質疑父親的決定時,書望告訴他:“自由和錢受損,毀不了一個人;但名望受損,會輸掉整個人生。” 書澈雖然覺得自己應當承擔責任,但總是被強調現實利益至上的書望所打壓,從那之後,書澈與書望矛盾漸深、越行越遠。

許齡月飾演繆盈

許齡月飾演的繆盈是書澈青梅竹馬的戀人。從片頭,男二號寧鳴的自白中,我們得知繆盈是校花級的人物,向她表白的人無數,但她完全不爲所動,坦然告訴大家她已經有男朋友了。繆盈出生在一個富商家庭,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白富美”,她卻並沒有公主病。她從小父母離異,跟着母親生活,父親成偉除了給她經濟上的支持外,對她的生活幾乎不聞不問。然而,繆盈的出色使得父親打算把她當做偉業集團未來的掌舵者來培養。

女一號唐嫣飾演蕭清

女一號唐嫣飾演的蕭清,是燕州市反貪局處長的女兒,過着勤工儉學的留學生活。她與繆盈同坐一班飛機來到美國留學,繆盈在飛機上突發疾病,作爲同鄉的蕭清施以援手。繆盈讓前來接機的書澈送蕭清回家,後者卻因超速被巡警盯上,擔心無證違規後果嚴重,衝動之下想要蕭清幫他“頂包”,不料懂中文的巡警立馬將其識破,書澈被帶到了警察局。這件事情也反映出大家不同的價值取向——

不同價值觀引向不同人生

六年前的頂包事件成爲書澈揮之不去的心魔,這次他決心不再逃避、勇於承擔責任,繆盈認爲脫罪是當下最重要的事、向蕭清求情希望幫書澈開脫,蕭清雖然理解書澈是爲了見女友心急如焚才超速駕駛,但在作證詞時依舊堅持真相。

劇情早已埋下伏筆,各自的價值觀——書澈痛恨依附權貴,繆盈接受動用私人關係解決問題,蕭清追求的則是正義感和法理——在不經意間將他們引向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於濟瑋飾演寧鳴

跟其他三位家世顯赫的主角相比,於濟瑋飾演的寧鳴雖是清華大學高材生,但四線城市工薪階層的出身似乎已框住了他的命運:如果選擇留在北京工作,看得見的未來也就是做一名平凡的碼農。不甘如此的寧鳴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到美國,既爲了求學深造,也爲了給四年來深藏於心的暗戀一份交代,他對繆盈不以佔有爲目的愛令人感動,最後兩人亦修成正果,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或許是寧鳴那句“我爲什麼不能去做一件沒有目的、沒有利益的事?”

王天辰飾演“紈絝子弟”成然

而王天辰飾演的成然和馬程程飾演的綠卡,與上述四位精英有些不同。成然是繆盈的弟弟,一開始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性格叛逆的富二代,高中就和同學一道販賣大麻,通過“假結婚”牟利,是父親的人脈關係將其運作進了大學,對他來說,找槍手代考更是家常便飯。他在美國揮金如土,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但成然爲此付出了沉重代價,並最終實現了涅槃重生。而爲了愛情與成然“假結婚”的綠卡,在度過了以“買買買”爲主業的前半生後,同樣受到身邊青年才俊的感召,開始主動積極地去改變自己。

這對情侶的成長蛻變使得這部劇更具正能量。

人物蛻變充滿正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懲腐倡廉”元素的融入並不刻意,更多是悄然滲入,一邊是留學生們的愛恨糾葛,另一邊是父輩們的利益關係,一明一暗雙線並行、相互影響。最典型的便是書澈與繆盈這對外界眼中的“金童玉女”最終分手:當他們決定結婚時,雙方父母卻反對,緣由是他們的父親有着見不得光的利益牽扯,希望兩人分手避嫌,他們的感情成了現實利益的犧牲品。父輩間的權商交易,就像一張無形的網將他們的生活籠罩在闇火中,但這些年輕人亦始終有着一顆想要衝破束縛的心,最強大的驅動力就是對公平正義的堅守。

施京明飾演蕭清的父親何晏

劇中最正面的父輩形象或許是蕭清的父親何晏(出於保護的目的不讓女兒跟他姓),他身爲燕州市反貪局的處長,作風清廉。雖然由於觀念的分歧,父女之間也有很多爭吵,但不可否認的是,蕭清對法律的信仰與父親的影響密不可分。結尾處,在蕭清的作證下,書望被判了無期徒刑,書澈雖然理解蕭清對公平正義的堅持,但心中始終無法釋懷,不能接受跟一個將父親送進監獄的女孩在一起,最後出走柬埔寨。

電視劇刻畫了留學生在海外所經歷的酸甜苦辣、所體會的喜怒哀樂,直面兩代人之間的衝突,也融合了反腐、律政等社會現實熱點,所以更加真實。然而,還是有不少令人詬病的細節,讓情節走向不夠令人信服。

最勵志的角色寧鳴

劇中最勵志的角色莫過於寧鳴,他成功實現了人生逆襲,因爲研發出一個軟件獲得300萬美金(1美元約合6.4元人民幣——本網注)的風投資金,教授推薦他到硅谷科技公司工作,說年薪八萬美元日後能在美國過上中產階級生活。這一設定有點太過理想化,首先他發明的東西算不上高科技產品,不少網友評論那隻能算小打小鬧。但凡在美國灣區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八萬美元年薪差不多就是“月光族”的水平,更別提中產了。

此外,劇中“巧合”接連不斷,僅在伊始就出現了飛機上突發疾病、美國交警聽得懂漢語,不禁讓人感慨編劇和剪輯的“金手指”真是無處不在,這些反而削弱了敘事合理性,這些爲營造戲劇衝突而塑造的橋段,使得劇集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歸去來》雖然反映了社會現實,但核心人物還是高官富商們的子女,距離一般民衆的生活依然遙遠。但在這個不少中產階層家庭也有能力將孩子送出國讀書的時代,大家也需要一些更接地氣、更具普適性的留學故事。儘管仍有不足,《歸去來》依舊是一部成功的現實主義劇,其精髓是青年對人生的價值判斷與選擇,在大義與小愛之間,毅然決然地選擇堅持公平正義原則,相信法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鄭雅鈺)

【延伸閱讀】這部“有味道”的電影,反映了印度的“廁所革命”

《廁所英雄》中文海報

6月8日報道印度電影《廁所英雄》於今日(6月8日)在中國內地公映。這部“印度神片”2017年就在印度公映,引發了民衆的熱烈探討。這部以“廁所革命”爲題材的影片,也是繼《摔跤吧!爸爸》和《神祕巨星》後又一部聚焦印度性別平權的電影。而且,它還講述了一個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

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2012年,印度的新娘安妮塔結婚第四天就從夫家出逃,只因爲不能忍受農村的如廁條件。她的行動產生了社會效應:一家慈善機構爲她修建了一間廁所,她也開心地回到家中。

女人在家如廁,在印度是奢望

說起印度人的衛生習慣,很多人都會皺起眉頭:他們習慣如廁後用手擦洗,用餐的時候也喜歡用手抓取食物……這些可不是外國人對印度的刻板印象,事實上,印度的衛生習慣着實令人擔憂:根據《印度時報》近日報道,超過56%的印度人無法使用基本的衛生設施,很多人都習慣隨地便溺。

爲了改變“隨地大小便”的現狀,印度有些地方甚至把廁所和工資掛鉤:在印度北部的城市西達布爾日前規定,政府官員在5月底之前必須上交“證明家中有廁所”的文件,還有一張自己和家裏廁所的合影!否則,官員們就領不到當月的薪水…….

2014年印度的室內廁所革命(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早在2014年5月,印度總理莫迪就發起了“清潔印度”的運動,其目標就是希冀於2019年消除露天便溺的惡習。這場運動規模不小,光是新的廁所就修建了1.1萬所。但在2018年的印度社會,廁所的衛生情況還是不容樂觀。

這樣的衛生情況很大程度上與印度的宗教有關:在印度教教徒心中,廁所是“不潔之物”,在家裏上廁所甚至會觸犯到神靈。所以在很多傳統印度家庭中,都是不允許修建廁所的。這對男性來說似乎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對女性來說就艱難許多。

據報道,電影主創就這一問題調查後表示:“野外上廁所不僅危害健康而且非常危險,在我們調研的時候就曾聽說三起性侵事件。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數據,印度50%的強姦案發生於女性野外如廁時。

《廁所英雄》把這一印度問題活靈活現地從現實搬上銀幕。先別提“腦補”一下電影的畫面,光是聽到這個名字,似乎就有味道溢出銀幕了。

即便困難重重,也要給心愛的人修個廁所

就是這樣一部名字聽起來並不浪漫的影片,卻講述了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從該片的非正式中文譯名《愛她就給她修個廁所》和《沒廁所就離婚》就可以初見端倪。

《廁所英雄》電影劇照。圖爲凱沙夫和賈瓦夫妻倆。

《廁所英雄》的主人公是一對相愛的新婚夫妻:凱沙夫和賈瓦。和大多數愛情故事的伊始一樣,他們幾乎毫無共同點:凱沙夫是傳統的印度教徒的兒子,封建到聽信算命師傅和一頭母牛結了婚;賈瓦是個家庭條件良好開放、上過大學的姑娘。兩個人的結合,在婚姻的前幾天就矛盾叢生:賈瓦因爲如廁環境太差作出決定:在家中修間廁所,不然我就走人!

影片把女性遇到的如廁困難描繪得幽默生動,但細細想來確實十分無助:只能趁火車停車間隙遛上去蹭個廁所,或者在凌晨四五點結伴去方便,又或像個小偷那樣悄悄潛入奶奶家只爲上個廁所。

此外,家中的男性(男主父親)不支持也就算了,女性(男主奶奶)也因爲“妥協是女人的傳統美德”而反對修廁所。難怪片中有一句話點出了女性的生存現狀:你們這些女人是自己的敵人。

很快,修建廁所這件事就成了“衆矢之的”。但凱沙夫並沒有放棄,他信守着對妻子的承諾:“我決定爲你抵抗全世界!” 女人們也同樣沒有向現實低頭:她們不再沉默忍受,而走上街大聲喊出:我們要廁所!甚至不惜以離婚爲代價。

凱沙夫最後做到了,爲愛人建立起一所廁所,以愛的名義。從覺得妻子要求廁所是“受過教育女人的脾氣”,到後來對記者說出:“必須爲婦女們準備廁所。”賈瓦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宣告成功。

而這場“廁所戰爭”的戰果僅僅是一個廁所嗎?核心是女性自由意志的解放。她們開始不向命運妥協,大聲喊出自己對生存自由的需求。

故事的轉折在於男主的奶奶摔倒無法去田野方便,男主父親因此屈尊讓母親使用兒子建造的廁所。很多印度男性對妻子和兒媳的要求都很苛刻,但一旦面對生養自己的母親,就區別對待。

事實上,每個人類生命,都是由女性來孕育的。男性對於女性的尊重,應該是一種本能。

誰是真正的“廁所英雄”?

比起歐美的漫威復聯“超級英雄”,中國的齊天大聖,印度本土的巴利霍利王,“廁所英雄”這個名號聽起來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很多媒體說那些爲自己爭取“在家如廁權”的女性纔是真正的廁所英雄。但難道像沙凱夫一樣的男性不是英雄嗎?他們修建廁所只爲了滿足女性嗎?印度每年都有超過100萬的兒童死於痢疾和其他因爲惡劣的衛生情況而產生的疾病,他的行動也同樣滿足了自己和後代的衛生需求。

一位印度男子在觀察《廁所英雄》的印度海報 (圖片來自《獨立報》網站)

修建一個廁所是小事,但卻毫無疑問的改變了自己、女性和兒童的現狀,這些人都是真正的英雄。他們雖然平凡,但用一己之力改變身邊人的未來。

《廁所英雄》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都是一部“有味道”的影片。觀衆們觀看時有笑有淚,看後又能被現實意義所敲打,產生渴望改變世界的決心,這纔是深層意義上的“有味道”吧。(文/孫之冰)

【延伸閱讀】《遊俠索羅》:票房失意之作的連鎖反應

電影《遊俠索羅》美國版海報

5月31日報道 上週末,星球大戰系列的最新作品《遊俠索羅》上映後,票房表現讓人大跌眼鏡,儘管適逢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的小長假,本片也僅僅收穫了1億美元(1美元約合6.4元人民幣——本網注)左右的週末票房,比上映前1億7千萬的預測相去甚遠,這也是迪士尼自2012年買下星戰系列版權後推出的,票房表現最慘淡的一部作品。

不出意外,《遊俠索羅》很可能成爲自1977年《星球大戰》系列誕生以來票房最差的星戰電影,尤其是考慮到《遊俠索羅》超過3億美元的鉅額成本,星戰系列似乎已經從曾經的搖錢樹變成了現在的票房毒藥。這個曾經的影史最大IP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之中,它的未來將何去何從,也成爲無數粉影迷最爲關心的問題。

受到《遊俠索羅》票房大崩盤的影響,自5月29日小長假剛一結束的第一個交易日,迪士尼股票就應聲大跌。形勢所迫,迪士尼自上而下地開展了一場反思,得出的第一個結論就是目前星戰系列電影的出品速度太過頻繁,畢竟,上一部飽受爭議的《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2017年12月份才上映,而這部《遊俠索羅》的故事卻偏偏設定在《星戰8》的幾十年前,敘事順序這般顛三倒四的轉換,似乎連星戰迷都有點跟不上節奏了。

針對這種情況,星戰的製作團隊正在考慮未來放緩製作新電影的頻率,一年內只上映一部新的星戰電影。對於星戰這塊金字招牌來說,這頗有些認輸妥協的意思,畢竟當初迪士尼買下星戰系列之時,是打算將其打造爲如同漫威系列電影宇宙一樣的超級電影IP,能保證每年出品三部以上的票房大片,可如今看來,星戰的製作團隊沒有像漫威製作人凱文·費吉一樣對於系列整體規劃的把控力,頻繁出擊的結果是品牌價值的飛速貶值。

春風得意的漫威掌門人凱文·費吉

總製作人凱瑟琳·肯尼迪

很自然地,星戰的影迷們一邊羨慕漫威“別人家的孩子”費吉的精明強幹,一邊把怒火指向星戰系列的總製作人凱瑟琳·肯尼迪。公平地說,肯尼迪絕不是無能之輩,從1980年至今,她擔任了諸如《ET外星人》《奪寶奇兵》等傳世大片的製片人,並且是在斯皮爾伯格和“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兩位名導的聯合舉薦之下出任星戰系列的總製片。

然而,相比於本身就是漫畫死忠粉的凱文·費吉,肯尼迪本人並不是星戰系列的忠實鐵桿。某種程度上說,肯尼迪很像是一位空降到不同領域公司的職業經理人,雖然履歷光鮮,態度敬業,執行力超高,但因爲沒有發自內心對於公司產品的熱愛,不知道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在哪裏,在這種情況下,她超強的執行力有時起到了反作用。就拿這部《遊俠索羅》來說,當影片拍攝中,肯尼迪發現原定的導演羅德和米勒並沒有遵循她所認可的劇本來拍攝時,立刻解僱了這對年輕導演,重拍了影片將近70%的內容。

羅德和米勒曾是《遊俠索羅》原定的導演

然而經歷瞭如此波折的本片,其製作完成度依然相當之高,幾乎毫無補拍重拍的痕跡。只不過本片表現最平淡的恰恰是劇本本身,這個肯尼迪不惜開除導演,花天價重拍也要誓死遵循的故事劇本,不管從何種角度看都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好萊塢商業片的模式化劇本,值得如此大費周章嗎?

此外,因爲肯尼迪缺乏對於星戰電影宇宙的深刻理解,對於系列的經典角色的處理也是讓人費解,比如這部《遊俠索羅》雖然是基於漢索羅這位超人氣角色,但是粉絲普遍覺得他的情感歷程在原本的星戰電影中已然交代得非常清楚,再拍外傳頗有畫蛇添足之感。而且原本的漢索羅扮演者哈里森·福特的熒幕形象堪稱不朽,另選演員來扮演這個角色,粉絲紛紛表示難以接受。

粉絲認爲哈里森福特塑造的漢·索羅已經足夠完美

與之相反,粉絲一直渴望看到星戰的另一經典形象歐比旺·克諾比的外傳影片,其扮演者伊恩·麥克格雷格也多次表示願意繼續,並且演員年齡和片中角色年齡完美重合,如此堪稱天作之合的衆望所歸之作,肯尼迪就是拖拖拉拉不肯啓動。粉絲想要的你不給拍,粉絲不想看的你偏要拍,那麼粉絲翻臉又怪得了誰呢?

粉絲自制的《歐比旺·克諾比》電影海報

《遊俠索羅》的入不敷出,將粉絲要求更換星戰掌門人的呼聲推向了新的高峯。就在不久前,漫威電影的大當家凱文·費吉出人意料地接受了星戰專題電視節目的採訪,大談自己的星戰情懷,這不禁讓粉絲浮想聯翩。衆所周知,費吉與漫威的合約2019年就即將到期,迄今爲止費吉和漫威都沒有明確表示任何的續約計劃,這也讓人對他的未來充滿了猜測。而在接受採訪中,費吉表現出的對於星戰系列的熱愛和了解,都讓粉絲認定這纔是拯救星戰於水火的真命天子。

凱文·費吉接受星戰電視節目專訪

可是一旦費吉真的“轉會”到星戰宇宙,那麼積累了十年的漫威系列,其未來走向又會是個大大的問號。再加上,如果迪士尼對於福克斯的收購成真,大批原本屬於福克斯的漫畫英雄也將歸到漫威旗下,到時候誰能管理好這麼一支空前的超級英雄戰隊?讓人深思極恐的還不止這些,原定《星球大戰9》的導演是執導過《侏羅紀世界》的科林·特雷沃羅,在《星戰9》的劇本編寫階段,特雷沃羅和星戰系列經典角色扮演者們打得火熱,深受各位長者喜愛,卻與意在革新的肯尼迪看法相左——雷厲風行的肯尼迪,在特雷沃羅寫完劇本第一稿後就將其無情解僱。

好在《侏羅紀世界》的出品公司張開雙臂歡迎特雷沃羅“下崗再就業”擔任《侏羅紀世界》的總製片人。如果《星戰》未來轉變戰略重新面向老粉絲,特雷沃羅會不會喫回頭草華麗迴歸?如果這樣,《侏羅紀世界》的未來發展的重任又會落到哪位電影人的肩上?

科林·特雷沃羅擔任製片人的《侏羅紀世界2》6月15日上映

仔細看一下全球電影的歷史票房排行榜,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泰坦尼克》佔據前二之後,《星戰8》《復仇者聯盟3》《侏羅紀世界》三部分列3至5位,說星戰、漫威、侏羅紀是當今世界影壇的三大IP,毫不爲過。電影裏的漢·索羅,原本是個普通士兵,最終卻捲入了決定全宇宙命運的大決戰。沒想到現實中這部《遊俠索羅》,同樣可能最終決定影史三大IP的未來命運,這或許就是星戰中一直提到的,冥冥之中存在的“原力”的威力所在吧。(文/李婷 劉宇凡 發自紐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