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張楊導演,我愛你”

昨天被《張楊導演,我愛你》這篇文章刷屏。朋友在轉發的留言中說道:

因爲作者小二姐和導演張楊的相遇,一開口的話題就是“你信佛嗎?”

然後纔是接來下的故事。

再來看網友的評論。

網友也多是調侃,認爲這個女生太危險,唯恐避之不及。那作者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作者小二姐,是一名製片人,她形容自己,是一位喜歡浪漫,文學的文藝女青年。

在美國遇到張揚導演後,對其愛得一發不可收拾。

回國後,小二姐追到大理,最終在酒精與激情的刺激下,兩人發生了一夜情。

文章中說道,自己知道張楊有老婆和孩子。自己會默默守護張楊,不求回報,不求得到。

但是事實呢,這篇“文藝”的文章中,3段視頻,3段音樂,文末還有大量自拍照。並不像是“默默守護”的樣子。

連作者的朋友都說,你寫得“太滿了”。作者回應:

可是我不管,

因爲我這一次不說,

我真的真的就不知道下次還有什麼時候,

把我想說的一切都可以告訴你。

嗯,張楊導演是看到了,張楊導演的老婆,還有成百上千萬的網友,也看到了。

能看得出來,小二姐確實愛張楊導演,但是這種愛的方式,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毀掉所愛的人。

也許,這種毀滅式的愛,背後,藏着自戀和操控。

02 

爲什麼說小二姐的愛是自戀的?

小二姐篤定自己就是轉世的三毛,沒有半點玩笑或者比喻的意思。而張楊導演就是轉世的荷西。

她的證據是這樣的:

第六感甚至直覺告訴我,好像我和三毛有一些緣分。引起了我去看三毛出生與離世的日期,這時,所有的巧合均在你和我的出生年月上吻合與巧合,我驚訝不已。可是,我依然不相信我的前世是她,可是此生延續的行爲舉止,又讓我不得不一直思考這件事。直到1月6日,我在網絡上看到三毛的黑白照片,我莫名其妙的坐在家裏窗前哭了一個上午,哭完之後又狂笑不止。這時我再回過頭來看,原來1月4日那天是三毛離開的日子。我所猜測的一切,上天又安排我真正相信了。……我根本控制不住的愛你,讓我不斷的深化了我就是三毛這個事實。……

荷西出生於1951年,逝世於1979年。

三毛出生於1943年,逝世於1991年。

你出生於1967年,我出生於1992年。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讓認爲自己就是三毛的小二姐篤定自己和張楊導演的愛情有一種更深邃的連接。

但是,戀愛對象的另一方,張楊導演認爲自己是荷西嗎?認爲這種更深邃的連接是存在的嗎?我們不得而知。

“我愛的你就是我想象中的樣子”,這是典型的自戀的愛的特徵。


以爲自己想的,就是對方想的。自己想要的,就是對方想要的。

但是,你想象出來的那個人,可能只是你自戀感覺的載體,並不是真實的他。


而只有當將關注點,真正離開“我”,去關心你所愛的那個人,他的需要和願望時,自戀的愛才會結束,也纔可能真正建立起一段良性的戀愛關係。


再就是小二姐對張楊的家庭,或者說是對張楊太太的看法。總給人一種在暗暗叫板的感覺。

在視頻中說,小二姐說,謝謝張楊老婆一直以來對張楊的照顧,認爲她爲張楊付出了很多,非常感謝她等等。就像一位感謝自己孩子在別人家寄養了很久的母親。

在回答記者的採訪中,她又說道:

《無問西東》,它裏邊就是有一個老師,他在沒考上大學之前是他老婆一直供養着他,可是當他考上大學之後,他就變心了,其實不是他變了,而是一直進步,而他的老婆沒有進步。所以就是當你不斷努力、不斷努力的時候,你會遇到更多優秀的人,在這個優秀的同時就會有性的吸引力出現,所以不論你結婚也好,不結婚也好,這個吸引力它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對吧?你看爲什麼很多人會出軌,很多男的他對於漂亮的女孩、性感的女孩就會忍不住去看,這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慾望,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去理解這些慾望的存在。……其實就是當你在努力的時候,地球上幾十億人口,你在不斷努力工作當中你去接觸這些人的時候,你難免會產生吸引力,如果你不產生吸引力,那你這個人的定力實在是太強大了,不可能的,沒有一個人的定力強大到只愛他的老婆。

(採訪來源於鳳凰網娛樂)

大意就是說,張楊導演我對你更有吸引力,更優秀,可以和你共同進步,如果你不愛你的老婆了,沒有必要勉強。你要忠於自我,和我在一起。

在視頻中,小二姐表示,錄製這段視頻是希望鼓勵大家在找到“真實的自己”。

但是好像在小二姐那裏,找到“真實的自己”,就意味着,我想怎樣就怎樣。

不管我的行爲會對別人,別人的家庭,老婆、孩子造成怎麼樣的傷害。我釋放自我就好,我開心就好。

而公開叫板,大聲對張楊導演說“愛”,是否考慮對導演的影響呢?

這到底是愛一個人,還是毀一個人呢?



03 

自戀的愛如何摧毀一個人

之前看過張楊導演的一篇採訪。文章中說,張楊導演,是一個有野心,希望可以在電影史留名的導演。

內心是希望拍些純粹的東西,於是偏好藝術片。但是藝術片掙不到錢,於是他去拍了商業片《無人駕駛》。但是在拍攝過程中受制於明星和演員,又不得不加入大量的廣告植入,讓他很懊惱。最終電影上映,票房也不高。

這一系列的挫敗,導致他有段時間處於低迷、焦灼的狀態。

“我處於極度彷徨和迷茫中,開始厭倦電影,厭倦這個圈子”。

他說。

多年後,他決定去到拉薩,拍一部純粹的片子。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岡仁波齊》。

張楊在離開北京前往拉薩前,朋友給他踐行。那天他喝醉了,喝醉後他痛哭流涕,罵在場的人:“你們不關心我!”

朋友形容張楊,“沉着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顆豐富敏感的心”。

他憋在心裏的情緒太多了。

藝術和商業的衝突如何解決?該怎麼定位自己?該拍什麼樣的電影?如何才能既留名又掙到錢?

他多希望有個人去“關心”他,理解他。

然後就遇到了小二姐。

去大理呢,那個下午就一塊兒聊天,聊了很多的話題,關於影視圈,關於娛樂圈,關於很多的感情,還有關於很多人的生活狀態,生活意義,這個時候可能就彼此產生了一些欣賞吧,感情這東西嘛,自然而然就發生了。

小二姐對記者說。

也許,這樣的志趣相投和崇拜,對張楊導演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安慰。

但是,後來爲愛失控的小二姐,也許對於張楊導演來說,卻是一劑毒藥。

轉發自己微信文章時,小二姐再次重申,不想破壞他的家庭,只是想告訴張楊導演,我愛他。

“我愛你,但與你無關。”


可能小二姐認爲自己的行爲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她把這種昭告天下的告白當成是一種“與你無關”的大愛,因此不需要和當事人商量。


但是愛情是兩個人事,不只是一個人的事。

小二姐的愛就像飛蛾撲火一樣,勇敢,絕望,無他。愛一個人就要昭告全天下,不管這個人是否有家庭,是否有他自己的困境。


但是終有一天,她也許會意識到,這種無他的,自戀的愛會對別人造成多大的傷害。

而這種傷害,也勢必會反過來,傷害到自己。


——


如果我們對愛情抱有不切實際的願望,在多次受挫之後,必然會面臨一場重大的哀悼。

愛情中的眼淚往往意味着幻想的破滅,但幻想的破滅也許意味着,可以看清自己,看清他人,可以重新去調整過去的戀愛模式。而之後,一段重新發現自我的旅程,即將開始。

作家蘇岑在她的文章中寫道:

“但凡死纏爛打的人,大都不是真的深愛你,那只是在跟自己賽跑。

真正愛你的人,做不到死纏爛打。因爲自尊不允許。

我們一直深信,愛就是把最好的一切給予對方,包括尊嚴。”

那麼什麼叫“我愛你,但與你無關”呢?

我愛你,也希望你愛我,但是,如果你不愛我,我也會理解,並且不去打擾。

真正的愛,包含着理解與尊重,而不是操控。

“不打擾,是我的溫柔”。希望小二姐能夠明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