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次出現是童年時代的小貓、小猴與英子一起玩耍,子英要小貓唱歌,三人關係融洽,心情也是愉快的,因此,《漁光曲》也唱得優美動聽。【電影賞析6】《漁光曲》(1934)。

【電影賞析6】《漁光曲》(1934)

1

劇情介紹

東海漁民徐福被漁霸何仁齋逼租,慘死海上後,其妻又被迫當奶媽抵債。十年之後,何仁齋之子子英由徐媽哺育長大;徐媽的孿生子女小貓小猴兄妹倆也由祖母撫養到十歲。

一天,徐媽聞知婆婆病危,失手打破何家一件古董,被逐回家。又過了八年,小貓小猴已經成人,繼承父業,仍租何家漁船出海捕魚。子英則秉承父命出洋攻讀漁業。他與徐家兄妹從小在村裏長大,臨行到海邊告別,小貓小猴唱《漁光曲》相送。

徐媽夜間補漁網,漸漸發現自己看不清東西,雙目失明。不久,東海漁村遭海匪洗劫,徐家兄妹偕盲母流落上海,兄妹倆找不到工作,出去拾垃圾。

偶然發現傻傻的哥哥有喜劇臉,妹妹唱歌也很好,於是跟舅父賣唱度日。何仁齋也遷居上海,與梁月波合辦華洋漁業公司,續娶交際花薛綺雲爲妻。

兩年以後,子英學成回國,遇見徐家姐弟,正巧他們剛被無罪釋放,買了肉準備給媽媽補補,誰知道回家發現一片廢墟,媽媽和舅舅都死了,子英掏出百元鈔票相助,妹妹不要,於是他把他們帶回自己家。

何父回來,把他們趕了出去,子英和他大吵。何父上樓後,想着梁月波串通薛綺雲席捲何家資財潛逃,又怕被問責,又氣又急,拿出手槍自殺了。

子英深悟自己改良漁業的主張無法實現,決定與徐家姐弟同到漁船勞動。不幸的是,小猴因捕魚受重傷致死,臨死,他央求姐姐唱《漁光曲》訣別。

2

影片賞析

《漁光曲》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三十年前的票房冠軍。它曾創下連映84天的記錄,由此可見當時觀衆的熱情。這部電影不僅在商業上獲得巨大的成功,同時它也是第一部在國外獲得獎項的劇情長片。真可謂是一個“影壇神話”。

在《漁光曲》中,蔡楚生以兩個漁家孩子經歷爲線索,展現了舊中國農村和城市非常廣泛的社會生活圖景。這裏既有貧苦漁民和富裕海主之間的對立,又有畸形繁榮的城市和徹底破產的農村之間的反差,既有落後的民族經濟和強大的外國勢力之間的衝突,又有剝削成性的船主與其具有改良主義思想的兒子之間的矛盾。這一系列盤根錯節的矛盾和對立,深刻的反映了包括鄉村和都市在內的30年代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

片中有一組對比蒙太奇是小貓小猴兄妹倆被人追趕至一所大房子的窗戶下,接下來是房子裏何仁齋的情人身着睡衣化妝撲粉的鏡頭,而窗外是已經上工頗久的小貓小猴雙手往臉上抹泥巴的畫面。窗內窗外儼然兩個世界,一個是西化的地主資本家的尋歡作樂、貪圖享受的圖景,一個是受壓迫剝削的勞苦大衆貧苦生活的真實寫照。這直接的生活環境對比凸顯了階級矛盾的不可調和性。

《漁光曲》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關注,同時影片的視覺形象和歌曲的音樂形象也是其中的閃光點。

《漁光曲》在視覺上追求一種環境空間的真實,它的場景開闊真實。無論是東海千里漁場,還是上海十里洋場,均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處處給人以生活的質感,少了人雕琢的匠氣。波光粼粼、風景秀麗的東海,更加襯托出捕魚人生活的艱辛。大量的山水、漁船的鏡頭,很有中國水墨畫的味道,尤其是經歷了時間的斑駁,影像更有一種不設不施的樸素美。

片尾小猴死去,鏡頭轉到廣闊的水面和遠處的青山,讓青山綠水去消解內心的苦痛,可謂情景交融。片中有一處的隱喻蒙太奇詩味濃郁,婆婆死去,接着的鏡頭是一棵枯樹和一羣嘰喳的烏鴉,無法不讓人想到馬致遠的“古藤老樹昏鴉”,只是這裏的斷腸人不是一個。

而在聲音藝術方面,影片的主題歌《漁光曲》共出現了三次,它曲調優美,歌詞質樸,每次出現的情景不同,因此帶給觀衆的審美感受也不同。

第一次出現是童年時代的小貓、小猴與英子一起玩耍,子英要小貓唱歌,三人關係融洽,心情也是愉快的,因此,《漁光曲》也唱得優美動聽。

第二次是上海舅舅家,徐媽讓小貓唱歌舅舅聽,看能否隨舅舅上街賣藝。生活的艱辛,使雖然小貓的歌聲婉轉、動聽,但多了一份悲苦和惆悵。

最後一次唱這首歌是在影片的結尾,小猴已奄奄一息,他求小貓再唱一遍《漁光曲》,小貓歌聲悲苦淒厲,催人淚下。在有些影片中,歌聲插入時,敘事經常被中斷,抒情成爲了主要目的。

但在影片中《漁光曲》的出現卻不僅僅是爲了抒情,渲染情感,更是爲了介入敘事,推動情節的發展。抒情介入敘事,這一段敘述變成爲有意指含義的插敘,敘述者的敘述是抒情性的敘述,因此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漁光曲》技術純熟、思想深刻,把真實細膩的情感和曲折動人的故事成功的結合在了一起,對鏡頭語言及造型美感的探索和創新使其在中國電影史上留名,成爲經典之作。

END

目前PP視頻可以免費觀看此片,雖然電影聲音修復並不到位,但還是值得大家一看~

*資料整理來自網絡

【名作賞析】系列

【電影賞析1】《難夫難妻》(1913)

【名畫賞析1】:走進“橋派畫家”——愛德華·蒙克

【名曲賞析1】有人奉爲神曲,有人視作鬧劇,他的前奏曲爲何頗受爭議?

【西方音樂史賞析】迷倒萬千少女的鋼琴之王——李斯特

【西方美學賞析】巴赫丨德國版“蘇明玉”的成功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