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小说选刊》特地推出青年作家专号,并设“90后作家小辑”栏目,头题就是22岁的新人、文山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学生李司平的中篇小说《猪嗷嗷叫》。《小说选刊》主编徐坤把李司平的处女作《猪嗷嗷叫》定为头题,既是对青年作家的鼓励,也是对新人新作的肯定。

22岁

你也许还在熬夜“吃鸡”

还在挂科重考

22岁他就已经

乘着“文学巨匠”号

追逐理想

准备远航

李司平今年22岁,在文山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念大三,看上去有些腼腆。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蓝孩纸”,被评为文山州2018年优秀共青团员,其处女作小说一经发表便惊艳四座,还获得了文学泰斗王蒙的赞赏,这其中的故事团团讲给你听。

文学泰斗王蒙

首先我们来科普一下,夸文山学院这位学生的人是谁?王蒙,1934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北南皮,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著有《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百部小说。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等荣衔。作品被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

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10年11月15日,登上“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王蒙在国内首开新时期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李司平与王蒙的渊源

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小说选刊》特地推出青年作家专号,并设“90后作家小辑”栏目,头题就是22岁的新人、文山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学生李司平的中篇小说《猪嗷嗷叫》。该作品由《小说选刊》和《中国作家》同时刊发在2019年第5期。

这篇小说故事幽默诙谐,跌宕起伏,波澜横生。对现实正面强攻,对政策准确理解把握,对人性洞幽烛微,对底层悲悯宽怀。《小说选刊》主编徐坤把李司平的处女作《猪嗷嗷叫》定为头题,既是对青年作家的鼓励,也是对新人新作的肯定。这正好契合了茅盾先生在给《小说选刊》撰写发刊词时倡导的精神:“披沙拣金,功归无名英雄;名标金榜,尽是后起之秀”。

王蒙先生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但青春依旧,敏锐依旧,对青年作家的关心依旧,他刚从《小说选刊》读完这篇小说,就给予了充分肯定,他给徐坤写了如下留言:“徐坤文友安好,如你们所说嗷嗷叫是奇文,李司平是怪杰也。告诉我们,脱贫不但是民生工程,更是人心人性文化大举动,尤其是神秘的女主人公玉旺,一个嘴巴煽得万民欢呼,一群猪都名叫李发康,并且出来个‘我’,管发康叫爸。我都想找个主儿哭爹了……祝贺你才主选刊之政,便如此精彩。天助徐坤,俺们都嗷嗷叫咧!”

“一等奖专业户”:李司平

李司平的家在普洱市镇沅县振太镇兴隆村,那里交通闭塞,穷困无奇。李司平父母在家务农,有个正在念高二的弟弟。由于家庭贫困,李司平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几乎没有穿过鞋,在他的记忆里,家里栽种的都是玉米、水稻等粮食,刚好够吃,他和弟弟每年的学费都来源于年底卖掉的那几头猪。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思茅一中念高一,李司平就开启了“养活自己模式”,白天上课,晚上下了自习就到普洱市红旗广场摆地摊,卖些耳机、花生、核桃之类的小物品。忙碌艰辛的生活中,书成了李司平最大的慰籍,他花60元在广场旁的图书馆办了借书证,边看摊子边看书,边看书边写作,他说:每一本书都是一个老师,每一本书都是一条路。

为了省钱,李司平选择了师范院校,上了大学的他有了更多创作时间,其诗歌散文多次刊发于:《中国作家》、《小说选刊》、《中国诗歌》、《陕西诗歌》等刊物,获得“第五、六届野草文学奖散文一等奖”、“第四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散文一等奖”、“第九届包商杯小说一等奖”、“中国校园十佳诗人”、“十佳诗歌奖”、“樱花诗歌奖”等荣誉,被同学们冠以“一等奖专业户”称号。

李司平说,自己的偶像是王蒙,第一次创作小说《猪嗷嗷叫》就得到了王老的赞赏,实在愧不敢当。他要向王老学习,扎根于人民,用云南的方式写云南的故事。目前,已经有导演来和李司平洽谈《猪嗷嗷叫》这部作品的影视版权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目睹到这个故事的影视版本。

文山学院学生 李司平:“王蒙是我的偶像,我最早接触他的小说就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青春万岁》,很感谢老先生的鼓励。云南可以写的东西太多了,缺少一种独特的语言把他推向全国,我们年轻一代的写作者,会继承老一辈作家的优秀品质,接过中国文学创作的火炬,写好中国的故事,做真正的自己。”

《猪嗷嗷叫》精彩节选……。

发顺家再传出猪嗷嗷叫声,发顺揪着猪耳朵,李发康拿着打孔器,二人在院子里又跟猪搅作一团。此猪换彼猪的主意出自发顺,而落实自李发康,假戏做成真戏。借来的打孔器要在赶回来的猪耳朵上打孔戴上建档立卡猪特有的标识耳牌。而这标识耳牌是杀建档立卡猪的时候发顺从猪耳朵上扯下来扔在院子里的。打孔戴牌比杀猪容易,二人很快就在猪耳朵叶上装上标识牌,把猪放回猪圈里。

李发康嘱咐:“明天领导下来检查工作你知道怎么说的,不要大口马牙的乱嚼。”

李发康威逼或是利诱:“这次检查应付了,这猪你继续养,给你了。出了岔子谁都不好受!”

失而复得的发顺自然高兴,眦着嘴咧着牙:“李书记你放心吧!你交代的话我都快背得了!”“支持扶贫干部工作是贫困户的义务和责任,坚决摘掉贫困帽子是每个建档立卡户应持有的想法和态度……”

“莫要在这给我耍贫嘴,明天去领导面前耍去。”说完,李发康夹上摩托车离开,为明天迎检做其他准备。此猪换彼猪的确是个好办法,李发康悬着的心得以放下。

绝无雀占鸠巢之嫌,此猪本就是为了填补空窝而来。猪圈里刚进新家的猪卸下一路奔走的躁动后,在猪圈一角挪了一个窝躺下。耳朵叶子上刚打下的孔流血不止,耳朵叶没过多的神经,微疼。只不过耳朵叶上带了一块身份标识牌,扑棱扇呼着耳朵。猪有灵敏的嗅觉,毕竟标识牌是别猪的,还有别猪的气味。

看着李发康走远,发顺把视线转向玉旺身上来。猪失而复得确实能让发顺欣喜。发顺拉过玉旺的手,久违的,玉旺猛地缩回,发顺继续拉过来:“媳妇啊!特困户的帽子好啊!上头照顾咱照顾得这么周到。”发顺点了根烟叼着,摇晃着小脑袋盘算着:“这顶帽子可千万别被摘掉。”

玉旺并不懂发顺口中所谓的帽子,咿呀着从发顺手中挣逃。又有猪可喂了,玉旺要去砍芭蕉。喂猪。

- THE END -

来源:视听文山

编辑:文山青年新媒体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