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醫認爲,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機是氣虛血瘀。2.鍋中倒入適量水燒沸,下入鯽魚、黃豆、銀耳、銀杏和薑片,待水再次燒滾,改用小火煲90分鐘左右,加鹽調味即成。

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總髮病率和死亡率已經接近或超過許多發達國家,而且仍呈上升趨勢,形式非常嚴峻。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4)提供的數據,目前,估計全國有心血管病患者2.9億,其中高血壓患者2.7億,心肌梗死患者250萬,心力衰竭患者450萬,肺心病患者500萬。每5個成人中有1名患心血管病。中西醫都對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見解,中醫仍以身體內部調養爲主。

基本病機是氣虛血瘀

中醫認爲,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機是氣虛血瘀。

氣血理論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可以生血、行血、統血;血可以載氣運行。《素問·痿論》謂:“心主血脈”,《素問·五臟生成》則謂:“諸血者皆屬於心”。脈爲血府,與心相連,使血暢流脈中,環周不休。若外感寒熱,邪傷氣血;或情志不和,氣滯血阻;或生活失節,痰淤內生阻脈,或久病氣弱,均可致使氣血失衡。脈中血行受阻,淤阻脈道,則發胸痹心痛;血不養心,心神不寧,則發驚悸。

“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心居胸中,主陽氣,主血脈,今陽氣虛虧,而致血脈瘀阻作痛。已故名醫蒲輔周也認爲:“冠心病屬虛者多,而實者少。”因此,冠心病的基本病機是氣虛血瘀,氣虛爲本,血瘀爲標。

“益氣活血”藥材及藥膳推薦

多數冠心病心絞痛病例可以把“益氣活血”作爲基本治則,以補爲通,以通爲補,通補並用。在組方時可選用二三味補氣藥如黨蔘、黃芪、黃精,三四味活血藥如丹蔘、赤芍、川芎、紅花等組方,以此爲基本方,再根據兼證不同加減選用其他藥物。

因爲要根據病症詳情開方,這裏就不做方子推薦,如有需要可諮詢當地醫師。但一些藥膳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通用的,如木耳燉豆腐、山楂桂花飲、綠茶粥、海帶決明湯等等,這裏就詳細介紹一種。

黃豆銀耳鯽魚湯

配方:鯽魚1條,黃豆75克,水發銀耳20克,銀杏10克,薑片、鹽適量。

製作:1.鯽魚處理乾淨,入油鍋略煎;黃豆、銀杏分別洗淨;銀耳洗淨,撕碎。2.鍋中倒入適量水燒沸,下入鯽魚、黃豆、銀耳、銀杏和薑片,待水再次燒滾,改用小火煲90分鐘左右,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此藥膳不僅可日常食用,更是血管僵化患者的“良藥”,黃豆含鈣量豐富,輔助鯽魚進行食療,可補鈣壯骨、清熱潤腸、軟化血管等。

禁忌事項

相比藥膳調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禁忌的食物更多。心腦血管患者要少食酸、少攝鹽、忌高糖、忌高鉀、忌過量飲酒、忌高脂。

相關文章